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可以从创造性思维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原则出发,注重在习题的编排上能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系统安排。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在本刊2001年第6期上发表了题为《“一题多解”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文章,文中就发散思维的思维方式、思维形式、思维的展开方式和思维的特点,以及如何过从一题多解来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激情、增强学生积极思维与自主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形成创新意识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或辐射思维,它不拘泥于常规,能突破思维定势,打破固定模式,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而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议、一题多解的训练正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最佳方式。一、一题多变一题多变是指每一组题中,每道题的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在条件或问  相似文献   

4.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相似文献   

5.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侧重学生思路的开阔,启发他们联想,使学生全面考虑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变通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文章从加强逆向思维训练、精心设计练习、鼓励创造思维、倡导一题多解与多变和教会学生求异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作为在数学课程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研究性学习的质量与档次。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创新素材,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解题中以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以一题多问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相似文献   

8.
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拓型的创造性思维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宋月英 《甘肃教育》2003,(11):39-39
在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点燃思维的火花,帮助学生克服思维上的求同性。倡导求异思维,通过一题多解。能使学生思维开阔,对发展创新意识起着铺架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实例说明在《量子力学》习题课上如何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答、逆向思维、创新设计及计算技巧等多种途径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物理人才。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思维的工具,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载体.培养学生多元性数学思维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一、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就是以不同的思维方法探索问题的多种解决途径,它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数学教学中,设计一题多解问题,寻求多种途径的解法,促使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分析,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慧娟 《考试周刊》2015,(43):59-60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一题多解可使学生学透,一题多变可使学生学活.因此,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摆脱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束缚,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李勇 《学科教育》2001,(11):29-32
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运用一题多解、一解多题、一题多变等教学策略,在习题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求异思维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求异思维的训练方法主要是通过一题多解、变换角度、变换图形、语言叙述变式等训练来引导求异。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不受陈规约束,标新立异,不断追求新知,不而培养一代创造形人才。  相似文献   

16.
求异思维是一种新颖的、超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计互逆问题,注重课堂的游戏活动,及时抓住学生顺向和多向问题的联系,开展一题多解的训练,开拓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和解法,这是发散思维的表现。尽管小学生的发散思维从总体上看是处于低层次的,但它却蕴育着未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教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方式。一道题目的基本结构,是由条件和问题两大部分组成,一般情况下,可以提出已知条件,让学生补上各种问题,也可提出问题,让学生补上已知条件。例如“一块圆纸板,———,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可以很快提出诸如半径…  相似文献   

18.
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或者是辐射思维,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这是一种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它不拘泥于常规,能突破思维定式、冲破固定模式,在解决问题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议、一题多解的训练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一、用“一题多解”的解题模式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培育学生的基础研究思考的习惯 培养小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最简单的办法是为同一答案寻找小同的解决路径。在找寻路径的过程中,必然有复杂路径的产生,不能因为复杂路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轻易地将其舍弃,最为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模式,最终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小学数学教学要适应数学教学的实际,提高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解变型和恒等变型的能力..以一题多解为例,从各种规律中找出规律,便能举一反三。作为教师要精选例题,按类型、深度编选适量的习题,再按深度分成几套,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想,进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对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使用的新方法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予以鼓励,由此来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在几何教学中,教师不能就题论题,要有意识地拓宽思路。以一题多解激发学生学习心向,培养学生“独出心裁”地解题,培养思维独创性,以一题多变,在加深知识理解基础上,培养思维灵活性,挖掘题目内在联系;以一题多用,形成知识网络,培养思维多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