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捕捉匠心独运、简洁实在的表达细节——一个“端午”、一条“鱼”、一座“城”,以点带面,循次渐进,促成师生对话,咀嚼与体悟小说中的蔼蔼人伦情,并有机地渗透规律性鉴赏知识,做到“得法于课内”,以一知十.尝试与学生探究作者寄予“原乡”小说的深意.  相似文献   

2.
翠翠父母的故事,好像一条极淡的线索,断续在《边城》之中。 很少很少的文字,却是十分精心的安排,分别出现在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全是虚写,或者出自作者的叙述,或者出自故事中人物的讲述或者回忆。  相似文献   

3.
黑板上写着"经典在文本细读中诞生",教室里回荡着黄磊演唱的《等等等等》低沉、忧伤的音乐.(音乐渐停)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经典小说--沈从文的《边城》.这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教材节选的是原作的第13、14、15部分,我想知道大家阅读后的感受. 生1:我觉得有一种朦胧、感伤的意味,不知道为什么要写成悲剧.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精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了解什么是石头书、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揭题:(略)2.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读了《石头书》这篇课文,知道了石头就像一本厚厚的书。3.置疑:(1)关于“石头书”,这节课你还想进一步了解些什么?(2)初步感知“刨根问底”:问个明白,探个究竟。二、精读课文学习第6-14自然段1.自由读读课文6—14自然段,选择课文中的问句或回答的句子,多读几遍。2.学习问句,相机指导朗读。(1)川川不禁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张锋 《中小学电教》2003,(11):45-46
一、教学目标初步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提高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在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并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分享集体的劳动成果,共享资  相似文献   

6.
7.
《电磁铁》课例评析执教:胡生玉评析:李秀才师:老师这有一块条形磁铁,用它的一端接近大头针,看有什么现象发生?生:磁铁把大头针吸起来了。师:磁铁为什么能吸引大头针?生:因为磁铁有磁性。师:老师这还有一根铁钉。我把它接近大头针,看它能不能吸引大头针?(师...  相似文献   

8.
磨婷婷 《广西教育》2006,(1A):40-42
教学目标 1.了解《唱山歌》是壮族民歌以及有关刘三姐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9.
【执教者:苏胜全】【教学设想】鉴于《雨巷》特殊的文体,本课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们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力求给学生更多的真切感、参与感、获得感。【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意象,分析"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2.把握诗歌情感,探究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孙存香 《广西教育》2013,(13):46-4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五课《灰椋鸟》。【教学目标】一、理解排空而至的意思、想象灰椋鸟归林后互相倾诉的画面,并练习说话。二、抓住关键词句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三、渗透爱鸟、护鸟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1:鸟儿归林的视频。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对国民王权意识、奴才思想的深刻认识和无情批判。2.理解本文用假想虚拟、反证推理进行说理的方式,感受杂文寓庄于谐的情趣。3.品味生动、诙谐、犀利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幽默调侃的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把握否定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说理方式。1.诵读与品味。2.讨论与探究。一、诗歌导入,激发兴趣唐代的黄巢有首诗《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黄巢有朝一日为王后的梦想。著名现代作家聂绀弩先生也曾经作过一次“帝王梦”,让我们一起走进他…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教师为主导”,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钱梦龙指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可见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什么,怎么学,能学到什么等全凭教师的“导”。以下,我想就阅读教学的案例谈谈教师“导”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本节课老师经历:创设情境——引导探索——师生互动——启发诱导——知识拓展——归纳总结六个阶段;学生经历的是:感受情境——实验探索——成果展示——理性思考——运用拓展——归纳反思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背景介绍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事物的组合数和排列数,教师运用书中的素材,加以组合,以教师参加聚会,需要搭配服装的情境创设,使每一位学生融入其中,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轻轻松松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社会四级下册46~49页。二、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3.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4.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相似文献   

17.
小学文言文多以串讲的方式教学,学生学习比较被动,效果欠佳。《杨氏之子》(人教新课标版五年下)的教学,老师在尊重学生自主阅读过程的基础上,大胆改变了串讲的方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对文言文教学有所启示,对现代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边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分析人物形象,体味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2.鉴赏细腻生动的心理刻画和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学习侧重点体味人性美和人情美,鉴赏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解说: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写于20世纪30年代,小说以湘西偏远的小城为背景,讴歌自然化的人性美,语言风格清新淡远。学生对课文内容可能有隔膜,再加上节选部分篇幅较长,这些都给自读增添了难度。因此自读要求不宜过高。小说最主要的特色在于表现普通生活中普通人的爱,展示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所以应据此确定感知和…  相似文献   

19.
《边城》     
<正>推荐者语《边城》的结构异常完美。21节,一气呵成;而各节又自成起讫,是一首一首圆满的散文长诗。这不是长卷,是21开连续性的册页。《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那样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选自《又读<边城>》  相似文献   

20.
《边城》病句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用词不当1.就决定了同茶峒地方离开。(27页第29行)这里“同”字很明显应改为“从”,这是介词使用不当。2.靠近了祖父身边去。(26页第10行)“了”与后面的“去”搭配不当,此处应为“到”。3.在职务上毫不儿戏的老船夫。(25页第23行)“职务”一词,从语言习惯看,它与政治权力地位有关,此语言环境不适合用这个词,将它改为“岗位”更恰当一些。二、顺序不当二、顺序1.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24页第10行)这个句子的主语是“生命”,谓语是“觉得”,很明显主谓搭配不当。可将它改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