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战"后期,德国曾经出现过一支震惊世界的陆军少年师.其作战之勇猛、伤亡之惨重、结局之凄凉,在孩子兵参与战争的历史上绝无仅有.但这支部队在"二战"以后很少被人提及.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晚清末代皇帝溥仪连同他的王朝已被历史尘封在故纸堆中.而他鲜为人知的"私塾"轶闻,却让我们见识了少年溥仪的可爱天性.他宛如邻家一位很"淘"的孩子,顽皮中透着率真,嬉闹中常惹事端.  相似文献   

3.
"少年中国"是梁启超在他的著名政论《少年中国说》中创造一个富有活力的修辞。这个生动的意象有利于提振中国人对于国家前途的信心,因此广为流传。本文通过对梁启超当年所接受的西方思想资源的考察,认为"少年中国"这一创造性修辞的学理背景是当时他所接受的一种西方国家理论——国家有机体论,并由此探讨创造性语汇产生、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少年中国"是梁启超在他的著名政论《少年中国说》中创造一个富有活力的修辞。这个生动的意象有利于提振中国人对于国家前途的信心,因此广为流传。本文通过对梁启超当年所接受的西方思想资源的考察,认为"少年中国"这一创造性修辞的学理背景是当时他所接受的一种西方国家理论——国家有机体论,并由此探讨创造性语汇产生、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法国历史学家阿利耶斯发现,在18世纪以前,人们还没有对现代意义上的青春期进行划分,没有形成青春、青年的概念:童年、少年、青年这些概念,不仅没有形成,青年人也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性的存在群体参与历史.而恰恰是法国大革命的那个年代,“青年”才诞生了.  相似文献   

6.
"小万,你年轻一点,你说我们浦东多少年能赶上日本?""我说50年,领导们哈哈大笑,其中一位说你太乐观了,我看100年差不多。"上世纪90年代初,在浦东新区综合规划土地局工作的万曾炜陪领导去日本考察,回来时有了这一番对话。如今已成"老万"的万曾炜仍然不能忘记当年在机场的那个场景。  相似文献   

7.
1897年康同薇成为中国第一位女记者,她也是那个时代少有的不缠足的女性先锋."不缠足"与"女记者"共同成为开启女性"走出家门、进入社会"新时代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油画《你追我赶》谣言风波——这个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奇特事件,成为那个"怀疑一切"年代的历史见证。那个时候,"革命群众"凭敏感的"政治嗅觉"主动"发现问题",常常从香烟盒、包装纸、报纸杂志的装饰花纹、鞋底纹……中发现"反动标语"  相似文献   

9.
摆动着羽毛未丰的翅膀,承载着"白天鹅"的梦想,九只"丑小鸭"在《大漫画》中起飞了。虽然是第一部《大漫画》,但却依稀可见集英社《周刊少年跳跃》的影子、讲谈社《周刊少年杂志》的构思以及小学馆《周刊少年星期日》的做派。  相似文献   

10.
"演员"必须在舞台上演出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才能使观众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公平的评价.不管是那个行当的,演"生旦净末丑"也好,跑"龙套"也好,"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都会招来观众的喝彩或"嘘声".  相似文献   

11.
《少年文摘》在新加坡发行的短短6年时间内,期发行量由800册上升至1.1万多册,在新加坡华文期刊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约为80%。在马来西亚,其首年总销售量也超过了3万册。《少年文摘》海外发行成功的秘密,一是其成功的定位和高品质的内容;二是适宜的市场条件及全球中文热的兴起;三是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在国家鼓励出版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少年文摘》"走出去"的成功实践与探索对于业界极具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九儒十丐"的恶谥,但中国人却自来爱"雅",因此也崇尚斯文.斯文即不俗,高尚之谓也.比如斯文人有雅致,斯文谈吐称雅言,连戴披肩风帽勾腰驼背走路,也叫雅步.而雅,莫过于读书写作;书生文人自然成了斯文人.也许是这个缘故,从前有些斯文人失斯文,还不失其"雅".最有趣的是那个穿长衫站在柜台前喝酒的孔乙己,潦倒到偷书度日被打断腿,仍以"窃书不算偷"自慰.那是由于偷而属雅,至多算作"雅贼"而已,和俗贼毕竟有别.由此而及彼,从别人的文章或著作中进行抄袭剽窃,还是应该叫做"雅偷";这斯斯文文的勾当,不以为耻者似已成俗.不过偷书到底是实实在在的偷,有赃则成罪,很难因其雅而改其偷的性质.而剽窃抄袭只不过是  相似文献   

13.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梁启超传递震区灾情的惨绝人寰,追踪军队救援的金戈铁马,讴歌民众赈灾的义无返顾……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报道中,媒体拉开了前所未有的全景式展示,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基于这样的观感,笔者认为其中还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把许多镜头和篇幅留给了少年儿童,把关注点投向了大量个性鲜明的少年儿童:稚嫩而坚强、无助而无畏、孤独而友爱、恐惧而率真,  相似文献   

14.
"少年"是针对10岁到14岁的少年儿童,及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是个青涩而且有些尴尬的年龄,容易藐视权威,也很容易树立自己的偶像,而单独针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节目,在少儿电视这个领域里少之又少,这是作为少儿电视节目制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少年"电视节目去除教化味制作电视节目时,"少年"电视节目制作者常常考虑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由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已经揭晓,明天出版社出版的"笑猫日记"系列之《那个黑色的下午》获文学类图书奖,这也是继明天社的"小肚兜幼儿情感启蒙故事"丛书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以来,明天出版社第二次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未来掌握在年轻人手中,而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贡献于中国社会。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在他脍炙人口的《少年中国说》中,深刻指出了青少年的成长与国家前途命运的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江城,[美]彼得·海斯勒著,李雪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1996年至1998年间,那个叫彼得·海斯勒的"蓝眼睛"美国人,来到了中国重庆附近、长江边上的小城涪陵,在那儿的涪  相似文献   

18.
陈建华1967年12月出生,其父是中国市场经济早期的探索者.少年历经磨难的陈建华续写了父亲的创业梦,也成为了中国最早一批的"创二代"的代表人物. 1985年,陈建华白手起家创业,搞起货运、客运,靠着勤劳和智慧,完成了资本积累,1996年起转向实业,创办了环保食品纸容器包装企业,并用17年时间,形成了涵盖食品纸容器包装、食品机械制造、印刷、造纸等产业链和农村连锁超市,在全国拥有16家分子公司,成为全国食品纸容器包装行业的龙头企业,2012年实现产值26亿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日新月异,但在英语小说世界里看到的中国,还是那个停留在旧上海以及"文革"中的中国,这一方面与外籍作者迎合英语读者口味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国内出版者一厢情愿,在国际图书展或版权交易时的"倾销"有关。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所有关于"胡"的界定,均是以"汉"作为中心或主流的,比如"胡服"。本文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代流行的服饰形制,并尝试分析流行原因,描绘出那个时代服饰风尚的总体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