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第一人,其哲学著作影响了整整几代人,其中,对毛泽东的哲学叙述方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艾思奇哲学著作对当代出版工作的启示主要体现为:出版工作者要高度重视通俗著作的出版;要善于发现和培育有潜力的青年作者;要敢于进行编辑体例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艾思奇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把哲学学术生涯和革命生涯联系在一起,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反动哲学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1933年,为避日伪凌辱,梅兰芳先生举家南下迁沪,中间曾一度赴港居住,香港沦陷后又被迫返沪,之后便蓄须明志,息影舞台,在上海当起了寓公.梅兰芳在上海所度过的这一段寓公生活,既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更可见其人格之光辉,所谓"躬履艰难而节乃见",是后人研究梅兰芳生平所尤应重视的.  相似文献   

4.
近百年来 ,上海一直是中国的商贸之都和最重要的现代化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中 ,在东西文化碰撞及交融的过程中 ,在传统和现代的交凑及变化中 ,上海皆占著中心位置 ,可供地方史、移民史、城市史、文化史以及各种史学的实践研究和理论发挥。国人及外人对上海的兴趣 ,一直都存在著。旅行者的记录、地理家的观察、方志作者的描述 ,早已有之。但引用现代学术方法治上海史而蔚为热潮的 ,过去百年来 ,仅有两次而已。这是有意识、有规模、有计划、有队伍的集体性的学术文化活动。第一次的“上海研究热”,起于二十世纪初二、三十年代 ,以“上…  相似文献   

5.
自行车进人上海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中叶,距今已近一个半世纪,也就是说,上海是中国最早出现自行车的城市.它不仅是摩登、时尚的都市新元素,它还使这个城市的生活节奏和市民生活状态变得与以往有所不同,它同时还代表着先进和富有.……  相似文献   

6.
1941年:一位上海青年的闲暇娱乐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本民国三十年,即1941年的袖珍日记本,主人是一位上海中上之家的少爷。可能因肺部有病(但似并不严重)之故,更加上处于抗战期间,时局动荡的原因,他高中毕业以后,未升大学,留在了家里,也因此就变得十分空闲。于是他开始学跳舞、学吉他,又去报名在“国际无线电学校”读书。这种私立学校,在当时的上海比比皆是,这位青年在里面读电学、数学、日文等,学会了装收音机,后者在当时属于一项时髦的技术,对此他非常热衷和用心。由于国际无线电学校并不须每天整日的上课,管理似也不严,这样,这位青年有很多的闲暇时间可以去玩。玩的内容主要是和他的…  相似文献   

7.
赖晨 《湖南档案》2013,(9):37-40
从1931年2月至1936年6月,毛岸英兄弟在上海生活了将近5年时间,那么,毛岸英兄弟是怎样到上海的?在上海有过怎样的经历?后来又是怎样赴苏联的?  相似文献   

8.
余佐赞 《出版广角》2013,(16):41-43
上海书展坚持用十年的时间去播撒读书的种子,到如今得到读者的认可,不容易。在众多的城市书展中,上海的"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尤其是最近几年,一场书展下来,总是能收获到很多掌声,除其零售额越来越大以外,还有它这种面向市民、播撒读书种子的做法,深得业界的青睐。如果图书展览只是在图书出版和图书经销商之间唱戏看戏,其他人门都进不去的话,那么只能把书展弄成圈子里的自娱自乐,而图书的最后归  相似文献   

9.
日前,上海首家“职工书屋”在长宁工人俱乐部挂牌。揭牌仪式上,职工代表宣读了“长宁区职工读书倡议书”,市、区总工会及新华传媒等单位的领导还向企业工会和职工代表赠书。据了解,位于长宁工人俱乐部的“职工书屋”挂牌后,全区20余万职工都可以在这个职工书屋里借阅图书。今后,长宁将以上海振兴读书活动为载体,  相似文献   

10.
赖晨 《档案时空》2013,(9):37-40
从1931年2月至1936年6月,毛岸英兄弟在上海生活了将近5年时间,那么,毛岸英兄弟是怎样到上海的?在上海有过怎样的经历?后来又是怎样赴苏联的?赴上海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就义,8岁的毛岸英、7岁的毛岸青、3岁的毛岸龙,分别改名为杨永福、杨永寿、杨永泰,寄居于长沙板仓外婆家,改称舅妈李崇德妈妈。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读书生活研究数字化,一是要建立毛泽东读书生活数字图书馆,二是要采用数字化的方法剖析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毛泽东读书生活研究数字化,不仅能够创新方法本身,而且还能够让我们在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果,挖掘出更多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学问在题     
上期强调在出版学研究中应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来观察分析问题,这是明确出版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从本期开始,我们再来探讨出版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毛泽东一生是终身学习、酷爱读书的典范,在长达七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几乎天天离不开书本.他总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抓紧时间读书.正是因为毛泽东博览群书,才成为受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尊敬和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相似文献   

15.
大凡前辈作文到一定境界之后,不会循章守法。大抵信笔所至,落墨纸面皆为文章也。日前福州一明百清斋主人林公武先生有短信来,为贾植芳先生(1915—1998年,山西襄汾人)去世而发老成凋零之叹,于是检书橱得《不能忘却的纪念:我的朋友们》(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6月版),开卷读之,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16.
商豫 《湖北档案》2014,(7):44-46
1932年4月29日,一条大快人心的消息传遍了中国和朝鲜,同时也震动了整个世界:朝鲜爱同义士尹奉吉,在中国上海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日军召开的“淞沪战役祝捷大会”上,投掷一颗水壶形炸弹,主席台上7个日军要员2个被炸死,5个被炸伤。  相似文献   

17.
在创建校园精神文明活动的过程中,为了激励大学生读书的积极性,2008年,上海师大图书馆决定建立毕业生“阅读档案”,记录他们阅读图书的册数和种数,并为阅读数量最多的前30名毕业生制作了装帧精美、永久纪念的《大学时代的阅读档案》。该馆认识到图书馆是学校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担负着“服务育人”的重要任务,因此积极营造大学生读书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徐涛 《档案与史学》2011,(10):11-13
革命不在金钱,而全在热心.吾此次回国,未带金钱,所带者精神而已.1911年12月25日,闻知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后,匆匆赶回中国的孙中山,在上海接受英文《大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孙中山的回答,乍听之下,很是豪迈,但细细品读,其中透着苦涩.革命精神虽可振奋人心,但仅有精神又是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28日,谢智肯在美国书展上作了一个主题发言,题为“Stay Ahead of the Shift: What Publishers Can Do to Flourish in a Community--Centric Web World”,观点前瞻,令人深思。经谢智肯先生同意,现将演讲译出,与中国出版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20.
在前进中鲁迅也还不免摸索着.步步为营地走着。现在,我试从他阅览的书籍中找些思想的线索.也许这是我自己的一种极初步的学习、工作方法,未必准确能够说明问题,姑且试试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