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虹 《兰台世界》2011,(10):6-7
陈骙的《文则》一书一直作为修辞学研究的重要范本而广为流传,书中《辛凡八条》一章对《左传》的解读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开创了《左传》文体学研究的先河,而在《文则》创作的背后又隐含了陈骙深层次的文体理念,值得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2.
陈(騤)的《文则》一书一直作为修辞学研究的重要范本而广为流传,书中《辛凡八条》一章对《左传》的解读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开创了《左传》文体学研究的先河,而在《文则》创作的背后又隐含了陈暌深层次的文体理念,值得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3.
《档案管理》2007,(4):83-84
《春秋左传》,简称《左传》,是编年体春秋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左传》是对鲁国官修史书《春秋》的解释,记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间二百七十年史事,也保存了一些古史传说.  相似文献   

4.
在《汉书·艺文志》中,数术、方技略与六艺、诸子、诗赋、兵书诸略并列,是汉以前的学术大宗,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占有突出的地位。近几十年来,考古发掘中方术类简帛佚籍和实物的不断出现,为古代思想研究带来了挑战和刺激。学者以出土材料结合传世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5.
高一雅 《大观周刊》2012,(45):40-41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代词是汉语虚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古汉语代词的继承和发展情况在本书中有着较为全面的体现。本文对《左传》经典篇目(参考《古文观止》中所选篇目)代词的研究,结合了训诂学和语法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训诂学的方法训释虚词的意义,以语法学的方法说明其具体性质和语法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左传》经典篇日中代词和代词数量比较多,类别全面,为今后语法学和代词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羹隐公元年:“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杜预曰:“食而不啜羹,欲以发问也。”杨伯峻曰:“羹,肉汁也。《尔雅·释器》及《仪礼》郑《注》并云:‘肉谓之羹。’此即指上文所舍之肉,盖熟肉必有汁,故亦可日羹。”按:“羹”即肉。上言“肉”,此云“羹”,《传》变其文耳。《尔雅·释器》:“肉谓之羹。”《说文·(?)部》: “(?),鼎实。”段玉裁注:“肉谓之羹,菜谓之芼,皆主谓孰物实于鼎者。”《说文》又云:“(?),五味和羹也。从(?),从羔……羹,小篆从羔,从美。”古代食肉,用鬲、鼎之类的器具烹煮,食用时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左传》杜预注、孔颖达疏,以及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竹添光鸿《左传会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等《左传》重要文献在训释、校勘中存在的疑误之处,进行较为详细的考辨。提出不同的看法,以助研讨。  相似文献   

8.
孙锡芳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5):140-122
为深化对阮元《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的认识,运用历史学和文献学的相关知识,采用微观分析和宏观概括的方法,从背景、内容和特点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梳理和剖析。阮元不但从异文和讹误两个方面对《左传》及其注疏进行校勘,而且将其原因进行归纳;其中体现了阮元校勘《左传》及其注疏的三大特点:高度注视不同版本的利用,条理井然、善于归纳,不分门户、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9.
《左传》是我国首部以编年为次序、以鲁国十二公为传主,系统记述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文史作品。文章在概述《左传》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梳理了两千多年来关于《左传》文本与作者的主要学术争论,甄别《左传》流变过程中的22个关键文本。  相似文献   

10.
历来论述左传辞令者,涉及行人、大夫颇多,关照俘虏这一特定群体的辞令的专篇很少。文章就俘虏辞令这一点展开讨论.指出俘虏辞令在语言方面不仅具有春秋辞令共同的特点如委婉含蓄、刚柔相济、诙谐有趣、雄辞辩言,还有对尊严的格外关注。《左传》俘虏辞令多样的语言风格与其特定的道德文化背景休戚相关,在利义抉择时,道德向善对于人类实现自身存在,以及指导言语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三公僖公五年:“初,晋侯使士■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夷吾诉之。公使让之。士■稽首而对曰:‘……《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相似文献   

12.
《春秋左传》又称之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活动,同时又反应了当时的婚姻观念。本文针对《春秋左传》中的婚姻观作出具体的研究,若有不当之处,望加以斧正。  相似文献   

13.
刘宇  陈文国 《兰台世界》2013,(10):48-49
《春秋左传》又称之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活动,同时又反应了当时的婚姻观念.本文针对《春秋左传》中的婚姻观作出具体的研究,若有不当之处,望加以斧正.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书局影印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是文史研究者常备的重要文献,其中的《春秋左传正义》更是研究相关文化史实的必备之书。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中华书局影印之阮刻本为底本,出版了《十三经注疏》的标点本,并以简繁两种字体先后于1999年和2000年印行,为研习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其中的《春秋左传正义》存在诸多不当之处,现予以考校以资研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左传》描写外交使臣优美传神的辞令令人称道。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左传》优美的外交辞令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春秋礼的要求、诗赋美文的影响、行人的出现及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刘师培是刘氏家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左传>学多承自家传.文章从清代<左传>学面临的挑战这一大背景下探讨刘师培<左传>学的动力与成就,指出他不仅理清了<左传>学史上许多疑案,进而论证<左传>传经的合法地位;而且吸取今文经学的义例方法,为<左传>学建立了完整的理论构架.刘师培在<左传>学史上的建树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7.
吕祖谦在当时学界名誉甚著,于《左传》著述颇多,其中渗透了他对《春秋》经传的理解,这是我们了解吕祖谦经学观的重要方面。也是我们研究《左传》学史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裴骃《史记集解》保存了数目可观的汉魏古注,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它最早大规模引用了《左传》杜预注,因此,《史记集解》对于研究早期杜注的接受乃至杜注的校勘都有重要的意义.经过考校可知,裴骃所引杜预注既有《春秋经传集解》,又包括杜氏的《春秋释例》,这些内容对于校勘中古史书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荐羞僖公十七年:“雍巫有宠于卫共姬,因寺人貂以荐羞于公,亦有宠。”竹添光鸿曰:“羞,食味也。”①杨伯峻曰:“荐羞同义连绵词。……雍巫职在烹割,故进所食之品物。”②按:《说文.丑部》:“羞,进献也。”“荐羞”同义连文。隐公三年《传》:“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僖公三十年《传》:“荐五味,羞嘉谷。”皆以“荐”、“羞”相对。《史记.齐太公世家》作“因宦者竖刀以厚献于桓公”,正以“献”释“荐羞”。既曰“厚献”,则所献未必为肴馔可知。欲鞭之僖公二十三年:“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王叔岷曰:“案《国…  相似文献   

20.
艳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杜预曰:“色美曰艳。”孔颖达曰:“美者,言其形貌美;艳者,言其颜色好。”①竹添光鸿曰:“凡女子称美者言颜色,则艳者其光也。美之尤者, 必有光气动人。”②按:《方言》卷二:“艳,美也……宋、卫、晋、郑之间曰艳……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美状为窕,美色为艳。”以“色美”释“艳”,不为无据,然与“美”字并列,终嫌意义重复。“艳”当指身材高大。《说文》:“(?),好而长也。从(?),(?),大也。盇声。《春秋传》曰:‘美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