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从个人道德需要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起源于社会的道德需要,亦即起源于社会存在发展之需要;个人道德需要——亦即完善自我品德的需要——则起源于道德,是道德被遵守从而得到实现的途径和手段。因此,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只能是他律的,只能是为了道德之外的他物,亦即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增进每个人利益;而不可能是自律的,不可能是为了道德自身、为了完善每个人的品德。这就是被道德的最为深刻的本质——道德和美德是一种必要恶——所决定的道德起源和目的之客观定律。  相似文献   

2.
言教是提高受教育者个人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的方法,因而可以使受教育者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有美德的人,却不足以使受教育者实际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身教是引导受教育者将道德认识付诸实行的方法,因而可以使受教育者将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认识付诸行动,从而实际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这样一来,只有就道德的实行来说,言教不如身教,身教贵于言教;而就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来说,身教则不如言教,言教贵于身教.  相似文献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中华新美德。中华新美德应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中华传统美德;二、马克思主义美德;三、一切人类美德。  相似文献   

4.
所谓"宪政民主",就是遵循名副其实的宪法之指导原则——自由与平等以及人道与公正诸社会治理道德原则——而受其限制的民主,因而也就是保障政治清明和德福一致而防止政治腐败和德福背离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政治清明和德福一致的普遍的必然的根源。这样一来,如果一个国家实现了宪政民主,那么,该国的政治必定清明,国民的德福必定一致,他们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动力和愿望必定强大,最终形成国民品德的普遍提高。因此,宪政民主是提高国民总体品德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美德作为知识存在具有普遍性,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知识,所以,它作为知识可教是有边界和条件的。只有理解美德作为知识存在的实质以及美德知识的属性,才能领会"美德作为知识可教"的边界和条件。道德教育可以采取灌输、叙事、反思等方式。在道德教育中,当道德的概念和要求与主体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并在实践中统一起来时,这种道德知识的传授方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美德是具有正道道德价值的善的品德。对学校管理者而言,只有具备各种美德,才能实施道德领导。博爱、贵生的美德可以促使学校管理者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价值理念;谦虚、奉献的美德可以力促学校管理者更好地实现为师生服务的管理宗旨;节制、审慎的美德可以令学校管理者不断地反思与调控学校管理过程;公正、诚信的美德可以保证学校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讲究民主,注重合作;慷慨、宽容的美德可以敦促学校管理者在教育评价时保持弹性,避免极端。  相似文献   

7.
美德是具有正道道德价值的善的品德。对学校管理者而言,只有具备各种美德,才能实施道德领导。博爱、贵生的美德可以促使学校管理者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价值理念:谦虚、奉献的美德可以力促学校管理者更好地实现为师生服务的管理宗旨;节制、审慎的美德可以令学校管理者不断地反思与调控学校管理过程;公正、诚信的美德可以保证学校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讲究民主,注重合作;慷慨、宽容的美德可以敦促学校管理者在教育评价时保持弹性,避免极端。  相似文献   

8.
良心和名誉都是使人遵守道德的极其巨大的力量。名誉是人的外在名声.因而是使人遵守道德的外在力量:良心是人的内心信念,因而是使人遵守道德的内在力量。但是,良心使人遵守道德的力量是纯粹的、无负作用的,它只会使人遵守道德而不会使人背离道德。反之,名誉使人遵守道德的力量是不纯粹的、有负作用的.它使人遵守道德往往以使人陷于恶德——假仁假义和自我异化为代价。名誉的负作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只有依靠良心来消解:如果一个人遭受了不该得的谴责,如果他因为追求自由、创新、自我实现而遭受轻蔑,他的良心便应该自豪,从而化解这种错误评价的压力;如果他得到了不该得的荣誉,如果他因为屈己从众、追赶时髦而赢得赞誉,他的良心便应该惭愧,从而改弦易辄追求自由、创新和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美德概念实在性、结构独立性和其行动的指导三方面的论战分析,可以确定,美德伦理学具备作为一种道德类型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是有限度的。我们应确立美德伦理学在伦理学体系中的正确位置,正确看待美德与规则的对立,并促进美德与规则的协同,以便道德理论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美德伦理以美德和人格为基础的道德评价理论是难以令人满意的,这是与其强调主体而忽视行为、强调美德而忽视规范的理论特点分不开的。规范伦理能够在西方社会统治如此长的时间,其重要原因在于它们是建立在对现代社会空前复杂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特征的深刻洞察之上的。因此,合理的选择应当是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的有机整合或统一,最终走上建立规范美德伦理学之路。  相似文献   

11.
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现实世界,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规范、德性和善行实际上构成了作为社会现象的道德的具体存在方式。道德教育要完整地体现其实践意义,必须全面把握道德的存在方式,将受教育者持守规范、提升德性、追求善行作为自身的价值目标。只有从道德存在的三个层面入手开展道德教育,才能使道德的主体性与规范性、实然与应然、他律与自律在价值中获得统一。道德教育的三个价值向度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道德系统,不断促进道德实践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德性与德行的一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方伦理思想中,德性与德行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重要概念。然而,自古以来中西方伦理学界对德性与德行的具体使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却始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传统伦理学家们一般用"德性"这个概念,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才出现了"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等说法。而中国传统伦理学家们一般则用"德"这个概念,但也出现了"德性"和"德行"等说法并存的现象。名词术语上的这种差别不是没有原因的,它集中体现着中西方伦理思维方式的根本性问题。在西方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性"(理智德性)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终极目的本身,"德行"(道德德性)则只是完成这种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和手段而已。在中国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或"德性"(理智德性)只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或手段;而"德行"(道德德性)才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目的本身。一个人只知道"德性"不等于他有道德;同样,一个人也不是先成为道德的人然后再去做有"德行"的活动。"德性"是人的内在品质;而"德行"则是人的外在品行。内在品质要通过外在品行来表现;外在品行是内在品质的影像。因此,人们获得德性与德行的具体途径是不同的。我们只有在理论上弄清楚德性与德行的联系及区别,才能够充分认识和找到获得德性与德行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Epistemologists have long worried that the willingness of open‐minded people to reconsider their beliefs in light of new evidence is both a condition of improving their beliefs and a risk factor for losing their grip on what they already know. In this article, Matt Ferkany introduces and attempts to resolve a moral variation of this puzzle: a willingness to engage people whose moral ideas are strange or repugnant (to us) looks like both a condition of broadening our moral horizons, and a risk factor for doing the wrong thing or becoming bad. Ferkany pursues a contractualist line of argument according to which such hazardous engagement is a virtue only when it matters to our interlocutors whether they can justify themselves to us on terms we can accept — for our sake or for the sake of their own virtue, not instrumentally or to get something out of us. When it does not so matter, openness can be unintelligent or gullible — in other words, not virtuous.  相似文献   

14.
Most children's books assume a moral framework in which their characters live and grow, but in most cases, morality remains extrinsic to the characters themselves: it is what happens to them and what they do, rather than what they believe and who they become. Kevin Crossley-Holland's novel Gatty's Tale , is unusual in that it presents a protagonist for whom being good matters for its own sake. This article explores Gatty's developing goodness, and shows how Crossley-Holland helps young readers understand what virtue is.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although the Aristotelian ideal of leading a virtuous life for its own sake is admirable, conventional Aristotelian and neo‐Aristotelian accounts of how it might be realised are empirically inadequate: Habituation is unlikely to produce ‘a love of virtue’, practical experience cannot then produce practical judgement or phronesis, and Aristotle's conception of a virtuous life excludes all but an idealised elite. Instead, I argue that two conceptually distinct aspects of moral development can be identified: the ‘Aristotelian’ and the ‘Humean’. In the former, the desire to lead a virtuous life for its own sake is produced through certain forms of challenging experience which, by disturbing and decentring the egoistic self, evoke a personal mor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latter, the capacity to act well in specific social situations is the outcome of a process of socialisation, first in upbringing and later through initiation into the practices of adult life. Both aspects should be promoted in moral education for together they produce something akin to full virtue in the Aristotelian sense: Practical wisdom and practical judgement—or phronesis. Moreover, ‘the good life’ is best conceived as encompassing a variety of transcendent goods. To live a virtuous life for its own sake constitutes one good or form of human flourishing; but it is not the only one.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不仅尊道而且贵德,老子曾在《道德经》中提及下德、常德、上德、玄德等多种德性,这些"德"都深具微言大义。他主张世人效仿内圣外王的贤德之士,通过建德活动,改造升华仁、义、礼、智等世俗强制规范型的下德,使之逐渐趋近地之常德、天之上德、道之玄德。正是基于大道生而不有之玄德的胜义谛,老子批判了普罗大众的世俗性贤德。为此,他提议不尚贤,并激励民众超越世俗的下德,建构真正的贤德,进而藉由立功济世、功成不居、名遂身退的方式契合玄德返归大道。很显然,在当前运用新媒体广泛传播老子贤德观的精髓,启发民众的智慧,涵养世俗的德行,无疑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儒家为主干之传统教育思想具体表现为“尊德性”和“道问学”,前者主要是指“发乎本心”、对性善的发挥与坚守,具体表现便是孝悌之道,由此推广开来便是仁民爱物的实现;后者虽然与向内反省之“尊德性”不同而表现为“格物穷理”,但这只是对本心的穷理、对性善的探究、对诚敬的融会,可谓修养学问的他种途径。对于师德楷模的种种说法只是传统“圣人理想”的现代演化。近现代以来,传统思想遭遇了前所未有之重创与反省,其具体出路在于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为学问而学问”的态度,德性要体现于德行中,公私德分明并尊重私德,研究高深学问为大学之根本宗旨,探究学理并引导学生生发对学问之兴趣进而培养学问人格,为首要之师德。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表明道德建设对我们这个社会至关重要。要搞好道德建设,就必须澄清以下五个基本问题:德治并不一定比法治重要,德治必须跟法治结合起来;观念道德并不等于现实道德,观念道德要转化为现实道德需要一个过程;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道德进步,离开了道德教化,经济发展就有可能成为新一轮道德堕落的罪恶渊薮,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将经济与道德统一起来;道德并不能最终制导权力,在一个权力本位社会里,伦理道德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权力的帮凶;道德与知识需要融合,无论以道德代替知识,还是以知识代替道德,都是不科学的,只有将知识与道德有机融合,才有利于"四有"新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