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希德及其高校管理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希德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兼科学家、教育家于一身.从"科学救国"到"科学建国"的理想是她对科学事业执著追求背后强劲的动力之源,正是这一强劲动力使她在现实生活中,铸就了坚强、执著、坚定的品格.作为校长,对复旦大学的改革,既体现着她高校管理思想的睿智,又显示出她过人的敢于实践的胆识以及开放的心态.她的高校管理思想和勤奋敬业的精神今天依然激励着后学.  相似文献   

2.
廉春雷 《辅导员》2009,(4):29-29
2006年春天,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校实行了通过面试自主招生的尝试,成为高校改革的一个亮点。两校通过对上海若干所重点高中优秀学生的面试,在经过双向选择、考生确认环节之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各自确定了291名,共582名考生,约占复旦大学2006年总招生比例的10%。  相似文献   

3.
她有很多名字,她的粉丝“芝麻”们昵称她为小三、三儿(32)、尚呆呆……她有很多种身份,2006年超女总冠军、复旦大学才女、法语同声翻译……她不漂亮但有种独特的人格魅力,粉丝们一致认同湖南卫视对她的评价:尚雯婕与众不同之处,恰恰在于她把所有的苦都埋在心里,把所有的理想都付诸行动中,像一棵长在岩石缝中的倔强的树,让那些曾经的凄风苦雨和土壤的贫瘠,成为一种忘却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在名师云集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校图书馆馆长阎衡秋的知名度也不小。在她不懈的努力和开创性的工作下,复旦附中图书馆成为了沪上最好的中学图书馆之一,而她本人也以人性化的服务深受师生的尊敬。再有一年即将退休的她却有了更高的目标,就是朝着国际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的方向,让图书馆成为又一个教育教学中心,为学校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从2015年开始,复旦大学面向沪苏浙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方案将会做一些改变。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考制度改革的部署,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逐步成为国家级考试。因此复旦大学认为应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替代"复旦水平测试"的条件已成熟,"复旦水平测试"是考察高中文化课程综合知识的笔试,其基本出发点是:要求每个中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完整、充分地掌握中学阶段的知识。现在各省市  相似文献   

6.
杨杰文 《高中生》2013,(10):52-53
639分,她来到了上海,来到了复旦。上课时,她喜欢坐第一排,尽可能离老师近一些。她叫张萌。她说:"我以前没出过大荔县,没想到一出大荔,就来到了上海。"12岁,她双耳失聪。2009年,张萌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做了人工耳蜗移植手术,恢复部分听力。后来,她以陕西省第86名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文博系。  相似文献   

7.
复旦大学作为一所全国重点大学,近年来坚持以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分制建设为龙头,对本科教育与教学进行了务实的、有前瞻性的全面改革,以创建一流本科教育。“2003年复旦大学将进一步稳定本科招生规模,推进学分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就是复旦大学招办主任郑方贤对今年招生情况的总体概括。  相似文献   

8.
谢希德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科学家,也是卓越的教育家。她早年去美国留学,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毅然回国参加建设,先后参与创办了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复旦大学表面物理实验室,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对中国的半导体物理学和表面物理学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谢先生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曾担任过复旦大学校长,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她一贯坚持从严治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她的领导下,复旦大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谢先生也深具国际眼光,她通过各种途径,多方奔走,积极开展中国与国际科技界的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杨文博 《文教资料》2011,(19):173-174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在制度结构上经历了较大规模的改革。本文选取在这两次调整合并中具有代表性的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为个案,通过深入剖析和比较研究,叙述了50年代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两所学校各自的调整过程,以及调整对两所大学的影响并揭示了院系调整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考察两次高校改革,对于我们制定今后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钟河 《今日教育》2006,(7S):62-62
综合新华社、文汇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报道,4月1日至2日,1208名上海高三学生参加了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的面试.这次面试,能否成为高考改革的破冰之旅,成为各大媒体普遍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复旦大学获奖学者谈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复旦大学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的访谈,探究了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系,并由此引出多方面的经验、启迪和思考,进而探求了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三百余正副教授岗位全球招聘随着"985工程"的启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许多高校努力追求的目标。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打造一流的学科,创造一流的具有开创性的科研成果成为建设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高水平人才显然是实现该工程的“重中之重”,人才问题开始被各高校更加重视。2003年,复旦大学推出了102个教授岗位和200余个副教授岗位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此举的背后,显然不单是一个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而是也蕴含着复旦大学在学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对引进人才问题的深刻认识和独到眼光。在复旦人看来,引进骨干人才是复旦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从2006年3月初向社会公布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到4月中旬宣布预录取名单,两校的改革如同巨石击水,激起层层波浪,引发了各种评论。本期特组织“高校招考制度改革”专题相关文章。其中,上海市教科院高教所副所长孙崇文从研究者的角度分析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此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做法和意义,进而对上海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整体思路进行了阐述,并提供了相应的改革举措。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则以此次自主招生组织者的身份畅谈了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意义和复旦的具体实践。同时,本刊还以访谈或笔谈形式,约请了四位不同层面的人士对这一问题发表见解,希望能引发您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52年院系调整,复旦大学成为直属教育部领导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2000年4月,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如今的复旦大学,学科门类更齐整,综合实力更强大。 历经复旦人百年来的不懈努力和建设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通过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以及"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的重点建设,复旦大学现已成为一所多科性综合大学,目前拥有17个全日制学院,  相似文献   

15.
<正>9月18日,数学与统计学院在学术二厅举行了2015—2016学年度赴复旦大学访学、课程进修教师学习汇报会。数学与统计学院全体教师和部分学生约2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马统一教授主持。在复旦大学访学的郭育红教授首先同与会师生分享了她在复旦大学访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的感受,让师生深切感受到了复旦大学校园的开放、包容,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以及复旦学者、专家求真务实、追求  相似文献   

16.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改革实践中,复旦大学2006年的自主选拔招生却背离了改革的方向。在此对这一现象所暗含的危机、所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及改进策略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与优化成为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拟从研究生奖助体系入手,通过对复旦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分析,指出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中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完善资助体系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骁 《上海教育》2003,(11B):18-20
2003年8月,复旦大学在学校主页上发布了2003年教授招聘启事:经过复旦大学高级职务设置委员会的全面论证,面向国内外招聘102名全职教授。如此大规模的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教授,无论是全国还是上海都不多见。据悉,从今年起,复旦大学还将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可以说,这次招聘是复旦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前奏。  相似文献   

19.
2011年5月24日晚,相辉堂灯火通明。复旦大学心舞舞蹈团为庆祝复旦大学106周年校庆,举办201 1年首场公开演出。谢幕时分,人头攒动,舞台上的沈黎英潸然落泪。她是心舞舞蹈团的团员,即将攻读哈佛理学博士。坚忍的心:走进哈佛  相似文献   

20.
何庄 《高教研究》2007,23(2):9-12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改革实践中,复旦大学2006年的自主选拔招生却背离了改革的方向。在此对这一现象所暗含的危机、所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及改进策略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