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雪     
春雪.春雪……思绪沿着记忆的河流漂浮,径自上溯至源头,那片片落白便竞相浮现在眼前.悠悠然……一春日里的第一片雪飘来.牵动了一个季节的缠绵,恍若五月满城的柳絮,漫天漫地的, 从那遥远深邃的苍穹中,飘飞,逸落……  相似文献   

2.
希望永存     
我喜欢雪,以北方人对雪的那种特有的挚爱热烈地喜欢着雪。整整一个冬天,我盼望着雪。然而,一个没有雪的冬季,一个真正空白的冬季,就在我无限的遗憾当中过去了。残冬将尽,天气变暖,我心中对雪仅存的那份希望也随着时光的流逝日渐消失了。就在我不再对雪有丝毫希望的时候,一夜之间,一场厚及半尺的春雪竟惹得我泪流满面。那遍地的银白分明在蔑视我对她过早地失去信心,失去希望。是啊!雪也同样挚爱着北方的每一个人,我又怎么可以失去等候的信心呢?望着山间厚厚的春雪,我不禁想:人生中诸多追求亦如等雪一样,你经历千去希望。山穷…  相似文献   

3.
对不起,雪     
下雪了,下雪了,终于下雪了。期盼了好久的雪,终于下了。 雪,压弯了竹枝;雪,覆盖了田野;雪,淹没了草地,好一场春雪!望着窗外纷纷扬扬飞舞的雪花,我情不自禁地想问问你:美丽的雪花,你为何姗姗来迟?你可知道,整个冬天,你让我们满怀期盼,最后又伤心失望,天天想你来,你却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久久不出现。  相似文献   

4.
春雪的个性     
我喜欢雪,因为它纯洁。但在雪的家族里,我更钟爱春雪,这,不仅由于它具备了雪共同的品质,更在于春雪还拥有自己独特的优良个性。春雪是不招摇的。它下起来不像冬雪那样扭着身躯,摇头晃脑,大摇大摆跳着芭蕾,极力地表现自己优美,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婀娜。而春雪,你看不到这样悠然自得的表现自己的场景,相反,它下起来,给人们一种百米赛跑渴望早点到达终点的个性,仿佛有一种加速度,身姿是那  相似文献   

5.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题记为何引韩愈的《春雪》呢?这个星期六也下了雪,四月之雪,叫做《春雪》。不过今日之雪,煞是寒冷。早晨起来,发现被窝里尽是冷风,身体不由得哆嗦起来。母亲去上班,电话中说让我多加些衣服,免得冷到自身。我照办了。  相似文献   

6.
《第一场雪》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讲读课文。叙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表达了作者预见到小麦丰收的喜悦心情。教学重点、难点是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怎样借写雪景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的,又是怎样凭借具体事物产生联想的。在指导...  相似文献   

7.
《第一场雪》描绘了胶东半岛入冬以来第一场雪的自然美,以及作者由这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的情感美,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理想教材。一、突出词语教学,图文结合,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 (一) 教学开始,我就让学生思考:下雪时的情景怎样?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1—5节。读完后我用投影仪放映出“瑞雪图”.让学生图文结合观察想象。  相似文献   

8.
春雪的个性     
我喜欢雪,因为它纯洁.但在雪的家族里,我更钟爱春雪,这,不仅由于它具备了雪共同的品质,更在于春雪还拥有自己独特的优良个性. 春雪是不招摇的.它下起来不像冬雪那样扭着身躯,摇头晃脑,大摇大摆跳着芭蕾,极力地表现自己优美,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婀娜.而春雪,你看不到这样悠然自得的表现自己的场景,相反,它下起来,给人们一种百米赛跑渴望早点到达终点的个性,仿佛有一种加速度,身姿是那样的矫健,每一步似乎蕴含着全力拼搏、一直向前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9.
《伞》阅读     
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它们似乎知道自己的美丽,不像冬天的雪往往在夜里下,它们喜欢白天时从天庭下来,安抚着人们渴慕的眼神。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的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  相似文献   

10.
苹果树     
1.1965年那一年冬天,刚刚下过第一场雪 也是我记忆中的第一场雪 傍晚来得很早。在去电影院的路上  相似文献   

11.
念玲 《陕西教育》2006,(6):39-39
一、导入 1962年冬天,正值我国自然灾害时期,作家峻青先生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了一场及时的大雪,心里无比喜悦,写下了一篇散文——《第一场雪》。我们今天学习课文《第一场雪》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入冬的第一场雪,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的。板题。  相似文献   

12.
开学前一天的晚上,听着雪珠噼里啪啦地敲击着窗户,我不禁对第一天的开学工作生出几许担心:已经习惯了早晨赖被窝的孩子们能准时踏雪来校吗?升旗仪式还能如期举行吗…… 第二天,当我推开窗户看到一个白茫茫的世界时,心中更多的是一份惊喜:羊年的第一场春雪给我们送来了一分厚礼,我何不打破常规,重组这开学第一天的工作!我迫不及待地来到学校,竟有好几位同事也在议论这场雪:“多美的雪景呀!我们这儿已经有几年没下雪了。”“要是孩子们  相似文献   

13.
弦上春雪     
<正>春寒料峭,一场初春的飘飘细雪降下。无数欢快的雪精灵争先奔向那抹亘古不化的碧绿与那张古典素雅的古琴。冰冷弦上的那抹春雪,如同一只钢铁之手攫住了琴弦,击散那竹林上悠扬的琴音……树影婆娑之间,他一袭白衣,在他那灵巧的手指下,琴音如流水般泻下。那指尖突然一顿,琴"铮"的一声清鸣,琴音  相似文献   

14.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克服问答式的程式化的教学,再教《第一场雪》(第九册)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设问要利于课文思路的理清 《第一场雪》写的是某年“入冬以来,胶东半岛上第一场雪”的情景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联想。课文的题目很有意思。理解课题不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清课文思路,而且有助于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思维准确性的训练。 1.“ 一场雪”是什么意思?“第一场雪”呢? 2.“一场雪”和“第一场雪”意思有什么不同? 3.根据课题,按你的想法应该怎么写? 然后要学生自学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并按顺序排列。 2.找出各时间中作者所叙述的内容,并按顺序  相似文献   

15.
龙眼与伞     
迟子建 《初中生》2015,(7):22-23
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16.
一、理出文章主线。 每篇课文均有一条或明或暗的主线。理清主线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第一场雪》的主线较隐秘。如何理出主线,教师必须设计一些问题巧妙地启发学生找出来。根据课文内容,可以这样设计提问:第一场雪下得怎样?(大)“大”体现在哪些方面?指导学生对照课文分析:文首写“强大的冷空气”、“凛冽的寒风”、“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得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自教科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设计意图】《第一场雪》描写了胶东半岛第一场雪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第一场雪的美丽壮观的景象。难点是让学生学习动静结合描写景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作为老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作适度的巧妙的超常教学,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六年制教材第十一册的《第一场雪》时,对此课的题目板书就作了超常的艺术处理。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 1、改变传统的一字不漏的板题方式,故意将“第一场雪”错写成“一场雪”。 2、等待学生吃惊地指出老师的板题“错误”。 3、引导学生区别“第一场雪”与“一场雪”在写作  相似文献   

19.
一、平时见机多引导,写作之际有材料 作文不是到了课堂才去想怎么写,作文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有趣的发现,是一种生活积累,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学生写作中的素材其实很多,关键是教师是否留心了、及时引导了。如:开学后不久下了一场大雪,我及时抓住下雪之际,引导学生观察“下午——傍晚——第二天早上——中午”雪中、雪后情形,最后以“春雪”命题写了一次作文。学生都有话可说,也能写清楚不同时间春雪的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20.
师:在今天这个大热天儿里,我们学习一篇能让人体会到凉爽的课文,《第一场雪》。(板书:第一场雪)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生:课文为什么叫第一场雪?生:作者为什么联想到瑞雪兆丰年?生:什么叫瑞雪?生:既然冬天的夜晚格外寂静,为什么还要写些声音呢?〔学生把预习中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这是一次集中反馈,这样设计,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师: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说明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这节课我就和大家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还要解决同学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