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这就意味着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输出。伴随着大批农民工加入到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中,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情况也逐渐引起社会关注和重视。由于考虑到外来务工子女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等一系列问题的极大改变,如何帮助外来务工子女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城市的文化中去,就该问题论述了通过美术教育来实现的具体过程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56):164-165
本文以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为例,对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讨解决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对策,通过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意识,改变思想态度;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实施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资助奖励制度;重视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等举措,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在全社会、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外来务工子女的安全事故还常有发生呢?原因何在?我们通过学校管理过程、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认为关键在于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忽视安全教育。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安全教育薄弱,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深思。  相似文献   

4.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出现的教育问题,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刚融人到城市,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忙于生计,生活、工作压力较大,对子女的教育往往疏忽、简单、粗暴。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工作稍有失误就可能增加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5.
外来务工子女普遍存在着接受城市教育的适应性问题,本文旨在解构外来务工子女在接受城市教育中出现的适应性问题及影响因素,提供社会支持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塘区在2003年就已有11万左右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随父母到我区各学校就读的学生有6765名。"微笑给他人和谐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关注外来务工家庭,让他们的子女和本地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学习、生活、成长,引导本地少先队员以大、中、小队和外来务工子女"手拉手"的形式给他们以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在全社会、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外来务工子女的安全事故还常有发生呢?原因何在?我们通过学校管理过程、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认为关键在于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忽视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8.
北塘区在2003年就已有11万左右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随父母到我区各学校就读的学生有6765名。“微笑给他人和谐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关注外来务工家庭,让他们的子女和本地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学习、生活、成长,引导本地少先队员以大、中、小队和外来务工子女“手拉手”的形式给他们以切实的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经济飞速发展,地域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而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开始成为学校教育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这些学生的文化背景、地域特征以及生活习惯等都不同,心理发展状态也不一致,为了实现对外来务工子女学生的正面引导,使学生尽快地转变心理状态,就需要对此类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针对外来工子女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何实施个别教育。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外来务人员工子女学校生活语言以及教育语言标准的定性分析,总结了外来务工子女"语言习性"的特征及其与学校所要培养的"语言习性"之间"质"的差异,揭示了学校教育通过语言"再制"不平等的机制,展现了外来务工子女在学校教育微观处的"不平等"遭遇.  相似文献   

11.
外来务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推进的。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外来务  相似文献   

12.
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自身视野,增长见识,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帮助其对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最近几年,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不断增长,而相比较城市地区的孩子,外来务工子女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保证外来务工子女都能够接受良好教育,是国家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外来务工子女课外阅读现状及形成原因着眼,就其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调查背景 目前浦东新区初中阶段外省市借读生占学生总数的19.3%%,达一万三千多人,在公办学校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尤其突出,在目前浦东农村中学起始年级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数的50%上下,其中最多的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总数的70%,他们外来务工人子女群体的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外来务工子女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样的发展和浦东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刘光珍 《亚太教育》2024,(2):101-103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提出,德育成为各个阶段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随迁子女的教育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校内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现状,对随迁子女的德育给予有效的关注,通过营造和谐德育环境、强化德育管理、优化德育模式、完善德育评价机制,进一步增强随迁子女的归属感,促进随迁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及家长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发现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习惯与本地儿童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外来务工人员对子女学习的关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要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应在学生行为习惯纠偏上着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应加强外来务工人员与学校的联系,提高他们的综合教育素养,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6.
在流入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外来务工子女,在受关注程度、参与教学过程、接受教师评价等方面普遍面临着不公平的问题.为改善这一状况,实现教育过程公平,幼儿园应建立公平的教育管理体制,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与氛围,探索公平的教育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外来务工子女出现了,作为一位英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如何使外来务工子女享受亲情,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牢牢掌握初中英语基础知识,成为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生活语言以及学校语言标准的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城市中上层家庭的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习性”具有以下特征:语言词汇拮据,语言思维现实化和散点化,语言构思平直,与学校教育所要求的语言词汇的“标准”与“优美”、语言思维的“清晰”与“生动”,以及语言构思的“新颖”与“独特”等“语言习性”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进而造成外来务工子女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加剧.如何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制定语言教育政策,如何从政策上保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过程的平等,应成为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理论研究者引起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日,在威海市北竹岛小学校园里,发生了感人的一幕:当外来务工子女于志强接过同学们为他捐助的新衣服、书包和文具盒时,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新学期,面对超过学生半数的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大队部实施了"人文关爱,发展为本——为外来务工子女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校本德育工程:建立了中队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档案和生活档案,重点对单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此带来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已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因此,做好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的文化融合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市接收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时在黑板上写下的这句话意味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