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奔赴湖北一线的抗疫护士们用生命诠释着护理职业精神。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传承抗疫精神,需要深入认识到护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探索护理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通过顶层设计,健全护理课程思政的组织机制,协同育人,构建护理课程思政的育人圈层,分门别类地挖掘护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因生施教,有序开展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坚持思创融合,创新疫情防控期间的实践育人体系,培养有温度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本文通过整理"抗疫精神"中的价值内涵,充分挖掘抗疫精神的实践育人价值,研究抗疫精神融入实践教育的路径,从而不断提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前期开展方剂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上,方剂学教学团队从“抗疫”主题方向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文章明确了“统一行动,学生参与,考核评定,拓展延伸”的课程思政运行机制,提出了针对“抗疫”主题修订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并重点论述了“抗疫”主题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情况,即课程思政主渠道建设、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抗疫”主题系列活动以及在对外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同时探讨了课程思政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全面介绍了方剂学“抗疫”主题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4.
在前期开展方剂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上,方剂学教学团队从“抗疫”主题方向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文章明确了“统一行动,学生参与,考核评定,拓展延伸”的课程思政运行机制,提出了针对“抗疫”主题修订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并重点论述了“抗疫”主题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情况,即课程思政主渠道建设、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抗疫”主题系列活动以及在对外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同时探讨了课程思政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全面介绍了方剂学“抗疫”主题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5.
史小娟 《科教文汇》2023,(1):103-106
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培育学生政治认同、强化思政学科价值支撑和巩固意识形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增强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的重要举措。针对党史教育融入青年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把握党史教育的科学内涵、确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深化网络实践教学和提高思政教师党史育人能力等多种途径,增强青年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王乐 《科教文汇》2024,(1):44-47
近几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一直在积极推动信息化线上教学,而过去三年抗疫时期更为课程信息化提供了实践契机。未来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将会是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并举的混合教学模式。和传统课堂相比,线上教学在推动课程教学理念改革、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检测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然而,就当前线上教学的实践来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解决当前思政课线上教学的问题,将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有机融合,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全国掀起了一场抗击疫情的狙击战,这场战“疫”,使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引起了大学生在崇拜对象、活动场域、责任意识、家庭关系等领域的行为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后疫情时代,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真梳理疫情防控下大学生行为模式发生的转变,深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事关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性质。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向高质量发展,客观上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丰富思政理论课的输出形式,使思政课变得"有滋有味"。手抄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有利于丰富传统的教学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党中央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视,高校教师在不断探索如何将思政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作者针对大学物理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和实践,本文以动量定理为例,介绍如何将大学物理课程与大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相结合,从而发挥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核心要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作为新时代高校加强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对二者的概念与价值内涵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对其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教学目标的必要前提.由傅畅梅等编著、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一书,在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现状有全面理解的前提下,从多维度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了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政理沦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思政教学成效不足提出针对性的解决路径,从而促进高校思政教学的完善发展,激发高校思政课堂的内在创新活力,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1.
胡静 《科教文汇》2020,(7):38-39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学生智慧的开发、科学精神的培养以及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的提升等任务。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运用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手段,通过思政工作者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实现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沈洪波 《科教文汇》2014,(31):11-12
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也通过相关的文件和政策不断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要做到知情意行相互协调发展,但是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育人时间不足的问题,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相分割,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强以实践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促进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3.
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探索,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以及在实践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探索工科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青 《科教文汇》2012,(1):19-20,55
为实现党和国家的高等教育目标,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做了学科重点化、课程精品化、教法现代化、考评多样化等多种改革。但教学实践中学术内涵常常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技术化"、"结论化"或"单科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洞、形式浮夸、实效性低下。在倡导优良学术氛围的大学校园里,以改进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方法、关注学科动态等学术内涵建设,无疑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良方。  相似文献   

15.
理想信念是人们奋斗路上的风帆,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境界,理想信念教育也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涌现出了许多拥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战“疫”英雄,产生了强大的正能量。疫情防控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抗疫事件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活教材”,用好这本教材,能够在以往的基础上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信度、温度、效度,引导广大青年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祖国共成长。  相似文献   

16.
周帆  刘芳  钱博 《科教文汇》2021,(13):95-96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基础课堂向专业课堂的延展,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热点。为了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该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通过挖掘扩频通信技术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映射关系,融合课程军事应用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7.
衣永红 《科教文汇》2013,(25):18-19
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情怀为价值旨趣的,而总体看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情怀体现在实践性、人本性和历史性上。这样的价值旨趣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目标要求,那就是从社会现实需求出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并将自身的目标置于整个国家发展的目标体系中。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中级德语"课程的课堂教学为例,重点阐述了在"中级德语"课程的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思政元素的具体内容。高校外语教学同样要顺应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将立德树人的思想精髓要义融入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高校在提高德语专业学生外语知识水平的同时,还需要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真善美的人生追求和思想政治意识,从而充分发挥"中级德语"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