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Universities are at a pivotal point in their history and are undergoing dramatic changes. One of the more significant of these changes is the move towards instrumental programmes of learning, as manifest for instance in workplace and work-based learning.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is trend threatens the existence of the liberal university, where knowledge is pursued predominantly for its own sake. The paper identifies four dominant discourses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suggests that these discourses co-exist with one another, and are sometimes dominant, at other times recessive. It argues that the trend to a post-industrialised labour market has seen the emergence of a vocationalised discourse in higher education, which stresses the instrumental at the expense of the liberal.  相似文献   

2.
Since the early 1990s, there has been discussion about the need for the curriculum of universitie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 Over the decade this discussion has evolved from thinking about how to green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rough to proposals for our students to be environmentally literate and to receive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or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Internationally, there have been many instances of universities taking this discussion seriously and introducing curriculum change. A variety of declarations and action plans have enabled universities to share ideas and support this change. Given a dearth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gree to which universities in Australia were part of this discussion and change, we sought to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of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in these institutions. Responses from approximately a quarter of these institutions indicated that a handful of universities are engaged in this education for a wide range of their students, and in some universities more students of particular disciplines are gaining the exposure. However, there are clear barriers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expansion of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相似文献   

3.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被认为是国际间交流、国家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世界银行的"知识银行"战略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起步阶段、停滞阶段、发展阶段和新阶段。目前"知识银行"战略正在以建立知识传播者的形象而展开,主要通过知识生产、知识管理以及知识传输三种方式实施。世界银行实施的"知识银行"战略在其全球教育治理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在知识来源以及知识服务对象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4.
工作知识:职业教育课程的“新鲜血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是近代化的产物,伴随着工业革命对古代学徒制的瓦解而形成.它同时也是制度化教育时代的要求,效率是其追求的目标.而这种制度化了的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在瓦解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同一性的同时,也瓦解了学徒与师傅的亲密关系;在给学生提供大量标准化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在远离工作情境的学校情境中难以建构知识的职业意义".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学问化.职业教育要走出误区,开展真正富有成效的工作本位的课程就需要深入理解工作知识的内涵.对工作知识内涵的深入解读,将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职业教育课程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目前高职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毕业生的去向,认为与房地产经纪企业进行合作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杭州我爱我家公司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的分析,选定该公司作为合作企业实施工学交替教学;在提出了方案设计的思路和原则后,从学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企业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定期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学生成绩的评定办法进行了设计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WTO:中国教育的真正世界舞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贸组织不仅仅是一种国际经济组织,而且是当代全球社会的基本组织框架、模式和系统,是中国教育走进国际社会的真正世界舞台。这是一彻底开放的、高度趋同的、丰富多样的和激烈竞争的舞台。中国教育工作者要在这个全新的世界舞台上,作为“世界型教育剧编、导、演”,以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为范例,优选剧目、建构剧情、编写剧本,协调剧务和演出话剧,创造性地编写演出立体综合化的中国教育当代剧:塑造和培养能为世界社会理解、欣赏、接纳和仿效的世界公民和国际新人角色,全面反映人类当代丰富多彩的新生产新生活,为全球各类教育“观众”和消费者提供各种规格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与“终身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进入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 ,在这个时代的教育是终身教育 ,而终身教育的重点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8.
教授只能让学生掌握关于道德的理性知识 ,并且主要是理智理性的知识。学生对道德的实践理性知识的掌握 ,以及他的德性的真正形成 ,须仰赖于包括课堂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只有建立在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与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相统一的基础上 ,亦即向道德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基础回溯 ,我们的道德教育才能找回它的价值和效能  相似文献   

9.
乡土教育作为一种传承乡土文化的教育,它是多元文化整合的有效途径,也是国民教育的有益补充。乡土和天下不只是一种特指的地理空间,也是一系列符号象征。从乡土到天下,既意味着地理空间的变化,也意味着人的变化,而链接乡土与天下的纽带则是乡土教育。通过开展乡土教育,可以让个体在感知乡土的基础上,逐步培养他们对乡土和天下的认同,从而真正成长为适应社会变迁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如今开口闭口谈“德育”,似乎显示出对德育异乎寻常的重视,其实倒是纷纷指责学校对德育的忽视,而教师们未必都服气:“我们一年忙到头,何尝忽视德育啊?”自然,在这方面倒也不乏共识,这就是我们所实施的德育缺乏实效。欲问如此兴师动众、辛苦劳碌实施的德育,其效果何以成问题,客观上由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在变  相似文献   

11.
人的独特性表现在具有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即物性与心性的双重属性,人的精神属性是其本质属性;大学世界的主体构成是师生两类人,由此决定了大学世界的“属人”性,既然大学世界是一个有别于自然世界的属人世界,那么便可推断出大学世界的根本属性,即大学世界的精神属性,因此,大学的精神世界在大学世界中就具有了根本性、决定性的意义。大学世界是人的世界、精神世界,人的精神属性决定了大学精神世界的构成;大学中人之为人的精神是大学精神世界的根本构成,大学科学(求真)精神与人文(求善求美)精神为大学精神世界的支柱,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应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大学精神教育便在相应的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精心构筑净化大学精神世界的人为环境,二是突显大学中人之为人的精神教育,三是强化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2.
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后,我国出现了“知识失业”现象,目前的“知识失业”从本质上讲属于结构性失业。造成“知识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本身的原因,又有学生和社会方面的原因。用“教育过度”来解释当前的“知识失业”问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忽视了这种过度是一种结构性过度。解决“知识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进行教育结构调整,其核心是面向市场调整教育布局,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目前教育结构调整应主要考虑政府政策导向、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以及克服教育惯性影响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工作过程知识是指在灵活且不断更新的企业环境下工作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具有整体性、有效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融合理论知识与经验知识等特点。因此,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职教课程开发中,要把工作过程作为一个整体,使工作场所与培训提供者密切合作,使课堂讲授与工作场所经验指导相整合,强调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世界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爱国情怀、独立思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通贯达观的人生态度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是实现通识教育目的的重要方式和必要手段。因此,高校应该转变观念,通过理念、制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进行相关通识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与高校创造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高校强化创造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创造教育是在基础知识教育过程中,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影响和制约高校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发展的基本因素应包括环境因素,教学因素,知识因素,管理因素和个性因素等。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世界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省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方哲学“生活世界”理论进行马克思主义解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生活世界理念的启示下,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的关切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强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形式,不仅是精心组织的生活世界,而是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相统一的生活,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化生活形式。这种理念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17.
18.
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主要采用专业模式、普及模式和培训模式三种方式进行。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特色鲜明,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等方面都颇具独到之处。澳大利亚高校发展创业教育的许多理念和措施都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育研究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以建立理论体系为目标,另一是以研究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建立体系为目标的数学教育研究,表现为在研究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科体系的基本概念、范畴本身的确实性,更多地关注概念与概念之间,范畴与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多地关注这门学科体系的严谨、完整和包含性.以问题为导向的数学教育研究表现为在研究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现实数学教育问题,把解决现实数学教育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任务.问题研究和构建体系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截然对应的.问题研究有助于建构体系,建构体系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入认识、理解、解决.为此,必须改变我们的研究思路:少谈论一点理论体系,多研究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回归生活德育的实践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艳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1):108-110
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传统德育已暴露出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德育本应源于社会生活,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应是建构德育大厦的基石.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有利于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