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把一块石头捆绑在一块轻质木板上,放入水中后漂浮起来,如图所示。当石头在木板上面时,木板恰好有一半浸入水中。如果把木板翻过来,使木板下面的石头完全浸没于水,这时木板浸没水中的体积应为: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第九册《水的浮力》一课,有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水的浮力”的实验。实验步骤是:1.取一根橡皮筋,用直尺量出它的长度;2.将50克重0.5牛顿的钩码挂在皮筋下,观察橡筋的长度有什么变化,然后再用直尺量出这时橡筋的长度;3.用手轻轻向上托起重物,观察橡筋的长度有什么变化;4.把重物放入水中,观察橡筋又有什么变化。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重物没入水中后测量皮筋是否缩短,探究物体在水中是否受到水的浮力。由于重0.5牛顿的钩码放入水中后,重力远远大于水的浮力,水的浮力将其托起时,测得的皮筋长度与没入水中后测得的皮筋长…  相似文献   

3.
例1一艘船在流动水和静水往返相同距离,若船在整个过程中动力不变,且不计船调头时间,则:()A.在动水和静水中所需时间相等;B.在船速大于水速的条件下所用时间相等;C.在动水中所用时间短一些;D.在静水中所用时间短一些.想当然思考:在静水中船速不受水(速)影响.在动水中顺流而下时,速度快、用时间短;在逆水中,由于受到流水影响速度慢、用时间长,与顺水时间短正好互相补偿.因此选A。解法1极端法设水速等于船速或大于船速,船从下游逆流而上时,船就回不去了.可见船在动水中要用长一点的时间.正确答案为D.解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研,生产的不断发展,非水溶剂的使用越显其重要性,许多无机化学反应都是在水中进行的,然而,当以其它溶剂代替水时,却可得到与水中不同的反应结果,采用非水溶剂可以使那些不能在水溶剂中发生反应,或很难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进行反应,以及改善在水溶剂中的某些化学反应,本文从常见非水溶剂等方面简介非水溶剂体系及其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非水溶剂和非水溶剂化学的特性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水溶剂具有水所没有的特性.在非水溶剂中可以得到与在水中不同的反应结果.许多不能够在水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在非水溶剂中却可以发生或者向相反的方向进行;非水溶剂在制备无水盐,制备某些异常氧化态的特殊配合物,改变某些反应的速度,改进工艺,提高产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蜻蜓的幼虫生活在水里,因为蜻蜓的受精卵在水中才能孵化。为了繁衍后代,蜻蜓必须将卵产在有水的地方,于是便用尾巴点水的方法,把受精卵排到水中。卵到了水中附着在水草上,不久便孵出幼虫,幼虫在水中生活一段时间后,便沿水生植物的枝条爬出水面,变成展翅飞翔的蜻蜓。  相似文献   

7.
一、诱导学生产生顿悟教师在进行小学自然实验教学时,诱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悟出实验现象反映出的科学道理。例如《水的浮力》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悟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同样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科学道理,在学生已经有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认识基础上,提问: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  相似文献   

8.
要重视教育的隐蔽性怀柔县第一中学杨启华明朝时有个人在外喝醉了酒,半夜口渴难忍却找不到水喝,只好饮院内一木槽中的水解渴。早晨起来再看木槽时,见水中有许多小红虫在游动,陡然而惊,认定自己昨晚喝进肚里不少小虫。从此感到身体不适,总觉腹内有蛆虫爬动,吃东西便...  相似文献   

9.
李本华 《师道》2006,(10):39-39
一次,物理学家朗之万给科学家的孩子们上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浸入水中必将排除相同体积的水.为什么金鱼放到水中却不会排除水呢?孩子们个个绞尽脑汁想找到问题的答案.居里夫人的女儿琦瑞娜独辟蹊径地找来一条鱼,放进水里,结论出来了:原来金鱼在水里也要排除水的。  相似文献   

10.
《水的压力》教学设计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施敏景裕辉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压力——水对容器的底和壁都有压力;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压力,压力是来自各个方向的,水越深压力越大。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水对容器和对水中的物...  相似文献   

11.
认识水的内部压力,虽然不是第十四课的教学重点,但是通过实验让儿童直接感知到水的内部压力,对于儿童形象地理解大气压力很有帮助。水的内部压力与大气压力有相似的地方:物体在水中受到的压力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大气对处于大气中的物体,压力也是向着四面八方;物体在水中受到的压力是随水的深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智慧境界     
无歌 《教育文汇》2005,(3):59-59
一个能够把诗意般的智慧带进僻静之处的人,不是隐上就是渔翁隐士的智慧是钓人,真真假假,虚实难辨。渔翁的情怀是逐水,水中有鱼,鱼里有象?东篱陶翁饮酒,非关酒事,只因雾里好看人间花。  相似文献   

13.
由于对V排的误解而出现解题错误.例如下面的一道计算题:原题:某圆柱体的底而积为S,放入圆筒形容器的水中(水足够深),该圆柱体浸入水中深h=0.1米,而浮于液面,圆筒容器的底面积S’=5S.问: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增加多少?甲同学解法如下:设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为AP、圆柱体侵入后水增加的深度为3h,圆柱体侵入的体积为巴(图1),甲同学认为VI应等于圆柱体排汗水的体积V。,因而列式如F:已同学解法如1二:圆柱体侵入原水面A411下的深度为人介p图2、图3.排开的水使容器水面上升高度为3if,从而圆柱体浸在水中的深度…  相似文献   

14.
不沉底的针     
把绣花针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可能你的直觉告诉你针会沉入水中,其实也有例外哦!工具百宝箱1一枚绣花针2一个玻璃杯3一支滴管4水游戏DIY1在玻璃杯中注入满满的水。2把滴管吸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小心地慢慢向杯中加水。注意,不要让水溢出杯外。从侧面观察杯中水的上表面,可以发现水的表面呈弧形。  相似文献   

15.
证明空气的存在:先抽出注射器的活塞,说明注射器内存在空气。然后将注射器的尖嘴放入水中,推动活塞,空气进入水中,产生许多气泡冒出水面。靠水的帮助“看”到了空气。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脍炙人口的课文——《乌鸦喝水》。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但“聪明”的乌鸦真的能喝到水吗?我们创编了一节科学课,就这个问题在课堂上展开研究——在水中投入石子和沙子,就能让水升到瓶口吗?  相似文献   

17.
宋伟 《初中生辅导》2013,(36):26-27
12年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四单元课题2介绍了沉淀、过滤、吸附等水的净化处理,混浊的水变澄清了。但所得水仍然不是纯水,除去的主要是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相似文献   

18.
例1(题目略)如图1.如何捡查该装置的气密性?解析将导管的出口浸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浸入试管,表明装置不漏气.  相似文献   

19.
题目:如图所示,在粗细均匀的盛水容器中,将一个均匀的圆柱体A放入水中静止时,圆柱体有五分之一的长度露出水面,这时容器内B处的压强增大了58.8Pa,求:(1)圆柱体A的密度.(2)如果将圆柱体A全部压入水中和全部拿出相比较,B处水面的压强增大了多少?本题是某校初三模拟考试中的一道题,从考试情况看,这道题的正确率很低,全校312名初三学生中,只有6人全部做对,但却出现了几种错误和正确地解法,归纳如下:错解一:(1)由于圆柱体A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则有:F浮=G,ρ水gv排=ρAgSh,故ρA=ρ水h排/h=1/…  相似文献   

20.
从倍数入手     
[题目]在一只底面半径是30厘米的圆柱形储水桶里,有一段半径为1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浸没在水中。当钢材从储水桶中取出时,桶里的水下降了5厘米,这段钢材有多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