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效应较好地解释了有机物的酸碱性,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它只是定性而不是定量地解释有机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利用酸碱质子理论可分析分子结构对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及强弱的影响.有机化合物酸碱性的定性比较受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场效应、主要元素电负性、主要原子杂化状态及分子内氢键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某些有机物与无机物一样,也具有酸碱性.中学常见有机物的酸碱性小结如下:   1具有酸性的有机物   (1)某些有机物具有较强的酸性,并具有酸的通性.中学常见的有:……  相似文献   

4.
某些有机物与无机物一样,也具有酸碱性.中学常见有机物的酸碱性小结如下.一、具有酸性的有机物1.常见的有机酸某些有机物具有较强的酸性,并具有酸的  相似文献   

5.
某些有机物与无机物一样,也具有酸碱性。中学常见有机物的酸碱性小结如下; 1 具有酸性的有机物 (1)某些有机物具有较强的酸性,并具有酸的通性。中学常见的有: ①甲酸:HCOOH+H2O(?)HCOO-+H3O+,Ka=1.77×10-4 ②乙酸:CH3COOH+H2O(?)OH3COO-+H3O+,  相似文献   

6.
一、长期以来,在中学甚至大学的化学实验课程中,最常使用判别盐类水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是:1.由组成的盐来判别,即是粗略地、一般性地界定,凡是强酸强碱组成的盐,其水溶液呈中性;凡是强酸弱碱组成的盐,其水溶液呈酸性;凡是弱酸强碱组成的盐,其水溶液呈碱性。2.通过使用某些化学试剂进行判别。实践证明,上述的两种方法,只能对一般性盐类水溶液作出定性分析,而对如何准确判定一些特殊盐(弱酸弱碱组成的盐,酸式盐,多元酸或多元碱组成的盐)水溶液的酸碱性,特别是定量分析其酸碱度则无能为力。为此,笔者曾对盐类水溶液酸碱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并总结…  相似文献   

7.
高中化学中有对无机盐的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其依据是该盐是否发生水解 ,水解后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大小来决定溶液的酸碱性。强碱强酸盐(NaNO3 )不发生水解 ,溶液显中性 ;强碱弱酸盐(Na2 CO3 ) ,由于CO3 2 -+H2 OHCO3 -+OH-、HCO3 -+H2 OH2 CO3 +OH-,溶液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 (NH4NO3 ) ,由于NH4++H2 ONH3 ·H2 O +H+,溶液显酸性 ;弱酸弱碱盐是据水解生成的弱酸、弱减的电离程度的大小来判定的。这些知识对中学生物学中的无机盐生理酸碱性的判断会引起误导 ,从而造成学生的判断错误。因中学生物…  相似文献   

8.
有机物完全燃烧的通式: 烃:CxHy (x y/4)O2→xCO2 y/2H2O 烃的衍生物:CxHyOz (x y/4-z/2)O2→xCO2 y/2H2O 有关有机物燃烧的计算是中学有机化学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热点和难点之一,许多同学容易混淆这些知识点,要快速而准确地解决此类问题,应熟悉以下四方面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依据有机物的水溶性、互溶性以及酸碱性等,可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在进行分离操作时,通常根据有机物的沸点不同进行蒸馏或分馏;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采取萃取、结晶或过滤的方法.有时也可以用水洗、酸洗或碱洗的方法进行提纯操作.下面就有机物提纯中常见的错误操作进行分析.(括号中物质为杂质)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不同有机结构基团吸电子或排斥电子的功能和物理学电荷越分散,体系越稳定原理,论述不同种类有机正离子或负离子的稳定性大小并由此推测相应有机结构对应的有机酸或碱的酸碱性强弱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从场效应、氢键、立体效应、杂化、溶剂、温度等因素分析讨论影响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强弱问题,为学生自学、拓宽思路、分析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对于常见的某些有机物和无机物,常常会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记住这些常见的例子,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判断规律,对于我们解答某些综合型的有机推断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发现,多吃碱性食物可保持血液呈弱碱性,使得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质减少,并能防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积,因而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称碱性食物为“血液和血管的清清剂”.一般地说,大米、面粉、肉类、鱼类、蛋类等食物几乎都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山芋、  相似文献   

14.
15.
官能团是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有机物性质是由官能团决定的,对有机物性质的考察,实际上就是对官能团性质的考察,单一官能团的性质(如—x,-OH,C=C,-(O=C)-OH等),学生容易掌握,但一种物质中同时含有多种官能团,  相似文献   

16.
汪习雄 《新高考》2008,(5):66-67
有机提纯操作原则“不增、不减、简单、环保”。有机提纯原理 依据有机物的水溶性、互溶性以及酸碱性等,可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余玉亭 《教师》2008,(2):122-123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与无机氧化还原反应不同,把加氧或去氢叫氧化,加氢或去氧叫还原。  相似文献   

18.
诱导效应可使羧酸中羧基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发生改变。(-I)使电子云密度降低,酸性增强,碱性减弱,(+I)使电子云密度升高,酸性减弱,碱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刘启成  周超 《新高考》2005,(1):106-108
有机物分子式的求解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现介绍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几种常见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0.
元素的金属性和元素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应是两个不同的性质,二者之间并无直接的和本质的联系.长期以来,一些中学和大学无机化学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中对元素这两个基本性质之间关系阐述的不够确切,造成了教学过程中概念上的一些偏误.因此,本文对这两个性质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