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生娟 《考试周刊》2012,(80):50-50
兴趣是习作的动力。小学生习作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情实感。习作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写作目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写得轻松愉快、富于情趣.习作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学生作文的热情高了,也就不感到困难了。作文。神秘的面纱也就自然揭开了。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在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作为习作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再结合习作技巧教学,辅以适当的习作练习,相信这个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
习作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从口语表达到书面表达的训练和提高的过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也就是说习作教学因让学生多留心观察、在思考的基础上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学习状态,方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如何才能做到呢?  相似文献   

4.
<正>观察是习作的前提和基础。在三年级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让深度思维实现真实表达,有效呈现观察所得,助力学生切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习作表达也将更真实感人。观察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被称为思维的知觉。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整册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独立习作单元,语文要素为: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从单元整体编排出发,合理安排习作任务,激发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感悟中表达,笔者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教学为例,设计以下三个任务,谈谈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在“变亦不变”的生活中发现新颖、独特、有个性、有价值的习作素材,始终是值得语文教师关注的课题。只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精心选择,在“以小见大”中捕捉生活中新颖、真实的习作素材,许多生活中的人和事就会跃入学生眼帘,促进学生思考,唤醒学生习作灵感。  相似文献   

6.
正写作是生命意识、生命感觉的自然表达,也是生命创造本能的喷发窗口。面对一个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个体,习作教学应如何唤醒学生的生命激情,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丰富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生活积累,提高学生认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师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游览、  相似文献   

7.
认真研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让学生在一次次实践中,学会如何写作文。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语道破了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体验生活,抒写生活的真情实感,点燃学生的习作激情。一、留心生活,积累生活之源学生的作文应来源于生活,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为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写作多积累素材,这样写作就有话可说,写得真实感人,提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这是新课标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引导学生勤做观察笔记,这对促进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积累材料、夯实作文根基大有裨益。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才会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一手的写作素材,使得习作言之有物。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富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因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各方面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丰富、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三学段的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如今习作练习多元化的情况下,让学生借助教育博客进行习作练笔,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试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指导发博文、点评激兴趣、引导树典型、评优鼓士气和展示共分享等几个方面,简单阐述借助扬州教育博客,演绎学生精彩习作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3.
深化作文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流程的初步探究:留心生活,捕捉素材,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万事万物,将所见、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就为自己习作搜集到了好的素材;加强阅读,积累素材;勤写多练,用好素材;重视作后修改,引导探究精神,提高修改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浅谈作文如何选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平时要“留心周围事物”,“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此“积累习作素材”,表达个人“独特感受”,写出内容“新奇”、“有趣”、“具体”、“印象深刻”、“感情真实”的习作。但在现实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学工作者会发现学生的习作常常达不到课标要求。这与我们部分教师平时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了解学生生活有关。教师备课,注重备教材,轻视备学生.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3阶段(5-6年级)学生在习作方面应达到的要求有:"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灵活地丰富自己的思闻,积累写作素材",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经验,在日常学习和阅读中也积累了不少词汇,这阶段的语文教师要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素材,创新选材,为今后的语言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除了语文教材中指定的习作,日记和剧本创作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教师应从平时的创作入手,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6.
汪虎 《安徽教育》2013,(3):31-32
<正>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我们注意到,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习作题目,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但往往不知选材和剪裁,很容易记成流水账。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选材能力为突破口,进而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小学习作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目标与内容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由此可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从留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习作的先决条件是有东西可写,学生习作的那些东西所能获取的方法需要教师做深刻的思考和广泛意义上的研究。留心观察独特感受是积累素材确定题材的最先步骤。  相似文献   

18.
冯兰婷 《小学生》2012,(11):44-44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可见,丰富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是积累写作素材、提高习作能力的关键。一、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观察和写作著名作家孙犁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这部"无字"的大书。还要引导学生积级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有目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育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让学生提高作文写作兴趣,以及对作文书写的探索欲望,这是教育工作者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让学生乐于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在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作为习作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再结合习作技巧教学,辅以适当的习作练习,相信这个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本文就如何让学生乐于作文提出自己的想法,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谢永培 《新教师》2019,(8):40-4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合理的建议,鼓励学生自由、灵动、创意地表达.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感悟,形成个性习作的新局面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