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国际新闻圈     
苏部长会议设新闻局提供经济发展新闻苏外交部发言人瓦季姆·佩尔菲利耶夫八月二日宣布,苏联部长会议新设立新闻局,提供苏联的经济发展新闻。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新闻局的设立,标志着承认公开性在国家各个管理部门,包括最高层机构运转中的极端重要性。新闻局长由列夫·沃兹涅先斯基担任,他是目前苏联电视台国内经济问题的专题评论员,拥有多种经济专著。  相似文献   

2.
美国政府中,新闻发言人是一个相当风光和重要的岗位。据笔者查到的资料,白宫新闻发言人起源要比白宫定期新闻发布会早一些。它诞生在19世纪中期政治改革、经济增长、传媒大众化的年代。最初以总统私人秘书的身份出现,可以称之为总统新闻发言人。安德鲁·杰克逊是最早聘用新闻发言人的总统。后面几位总统的新闻发言人也都以私人  相似文献   

3.
美国前白宫发言人阿里·弗莱舍曾经提到"白宫记者团是任何人所能遇到的最难缠、最尖利、最多疑的一票人马,他们是这个行业的精英."[1]而白宫的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则是白宫记者们和发言人斗志斗勇、互相博弈的最佳平台.笔者拟结合奥巴马执政以来召开的若干场总统记者招待会实例对白宫记者的提问技巧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刚刚起步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毛泽东曾称他为“中共第一位新闻发言人”,但梅益老人自己说:“我记得毛主席当时只提我是发言人。我决不能算是第一位发言人。当年王炳南也是发言人,负责对外的。廖承志和范长江也是发言人。主要是对内的。而召开大型中外记者招待会发布新闻时。都是周恩来亲自主持。周恩来无论面对多么古怪、刁钻的问题都回答得非常好。让听的人。其中包括一些我们的敌人。都不得不口服心服。而且他从不拿稿子或笔记本之类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白宫首席发言人的工作,是件绝妙无比的工作,任凭什么诱惑也不能让我放弃这段经历。——白宫前发言人拉里·斯皮克斯 1981年3月30日。里根入主白宫刚满10个星期。午饭后,白宫副发言人拉里·斯皮克斯请示他的顶头上司吉姆·布雷迪:“是你随总统去呢?还是要我去?”原来,里根总统定于当天下午在劳联——产联建筑业工会全国会议上发表演讲,地点是华盛顿希尔顿饭店。“还是我去吧,”布雷迪告诉斯皮克斯。就在这一天,一位名叫辛克利的青年在希尔顿饭店开枪行刺,里根负伤入院,但不久便痊愈,而他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总统特朗普新闻发言人禁止《纽约时报》和其他一些媒体参加白宫新闻发言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这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和美国媒体之间的关系开始破裂. 在一个经常标榜新闻自由的国家,出现这样的事件不同寻常.对于美国总统来说,拒绝接受美国主流媒体的采访,是因为在总统竞选期间,主流媒体“一窝蜂”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商人出身的他在竞选中几乎是单枪匹马,浴血奋战.《纽约时报》和其他主流媒体毫不掩饰自己的政治倾向,在总统选举处于胶着状态的时候,不断披露特朗普的丑闻,从而使这位总统带着争议进入美国白宫.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政府中,新闻发言人是一个相当风光和重要的岗位。白宫新闻发言人在白宫里的职务是“新闻秘书”,地位不低于一名部长或是一名总统助理,办公室在白宫西翼,距离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仅几步之遥。发言人可以列席许多重要会议,并经常与总统商量重大问题如何表态。他还是总统新闻  相似文献   

8.
1946年6月至1947年3月,梅益随周恩来、董必武到南京梅园中共代表团工作。因当时经常要举行新闻发布会,党中央考虑到梅益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且又能言善辩,就决定让他作为中共代表团首席新闻发言人,这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难怪梅  相似文献   

9.
国外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有百年历史。1897年,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威廉·麦金利任命了乔治·B·科特柳为新闻助理,替他准备向新闻界散发的书面声明。1909年,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总统每周两次定期举行记者招待会,成了第一位举办正式的、定期的记者招待会的总统。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出现得比较晚。1983年,钱其琛同志担任了外交部的第一位新闻发言人,出发点是“满足对外宣传需要”。随着外交部一场场新闻发布会的举行和一个个新闻发言人的露面,这一制度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到1991年1月,我国为了更充分地向“世界说明中国”,组建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相似文献   

10.
哈佛大学放寒假了。尼曼新闻基金会主办的记者进修班也停止了活动,我们乘隙来到华盛顿度假。我们的朋友,美联社驻白宫记者苏珊·歇弗,特地打电话问我们,是否有兴趣参加白宫的新闻发布会。她说,白宫发言人拉里·斯皮克斯欢迎中国的尼曼研究员(Nieman fellow)去。第二天中午十一时半,她在宾夕法尼亚大街白宫西北门等我们。那天正是里根第二任总统就职典礼后不久,两旁人行道上搭的观礼台还未拆去,我们弯弯曲曲地走到了白宫。迎面走来一群美国记者,我们一眼就瞥见了当前美国最红、家喻户晓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女记者黛娜·索耶。她在里根和蒙代尔为竞选而举行的电视辩论会上,被挑选为向总统提问的记者。黛娜穿着朴素,慢慢地走过来,和其他记者一起,冒着严寒  相似文献   

11.
宋双峰  王绣宇 《新闻界》2004,(5):69-70,72
在美国,有这么一个人——总统可以不见记者,但他必须每天都与记者唇枪舌战;总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不能在记者面前说错半个字。这个人,就是有“白宫之嘴”之称的白宫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12.
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政府公共关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茜 《当代传播》2003,(6):79-80
在“非典”期间,国务院新闻办一共举行了8场新闻发布会,在一些“非典”疫情比较严重的地方如北京市、河北省加强新闻发布。此外,“非典”期间,一批新闻发言人,如卫生部的新闻发言人脱颖而出,而且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种不同形式的新闻发布模式也建立起来。新闻发布会成为民众掌握疫情、了解“非典”重要的信息渠道,而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不仅消除了不利的社会流言,而且还鲜明地表明了政府的姿态。“非典”过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提上了重要的议程。  相似文献   

13.
2006年4月27日,美国福克斯新闻名嘴托尼·斯诺正式走马上任成为白宫新任发言人,未来他将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是与尖锐的记者们纠缠。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美国白宫曾经有一位出了名的首席女记者,她的提问可用“尖酸刻薄”来形容,八届总统面对她都两脚发软。她就是现年85岁的海伦·汤玛斯。特点专揪总统“小辫子”说起现任美国总统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一事,许多人都认为白宫的记者们可是给他“行了方便”,没有过分为难。其实,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事实上,当布什每天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批  相似文献   

14.
一、美国政府严管“9·11”事件等敏感事态的新闻报道两则关于美国政府在“9·11”事件中对新闻报道控制的消息让人深思。其一:白宫向媒体下“禁播令”华盛顿当地时间10月10日晚,美国白宫发言人当晚表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已经要求美国各电视台慎播本·拉登的电视讲话。因为拉登可能通过电视讲话这一形式传达他的命令与指示。白宫发言人说,政府的目的是不希望恐怖分子借助本·拉登的电视讲话接受到恐怖指令。因为“拉登的电视讲话就算不是向他的手下发布命令,也是在宣扬他的恐怖论调”。其二:白宫严管“美国之音”9月1…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新闻发言人中,最难当的也许莫过于美国国务院的新闻发言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需要也更喜欢对各种国际事务作出反应,因此作为其新闻发言人必须随时掌握发生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的情况。 美国记者的消息特别灵通,经常就一些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于万里之外的事件,提出些刨根寻底的问题。你越不愿谈什么,他们就可能越问什么,你越不了解事件的细节,他们就可能越抓住细节不放。总之,你如果让他们知道哪“壶”不开的话,他们就专提哪“壶”,新闻发布会往往成为发言人和记者之间的一场智斗。  相似文献   

16.
视窗·声音     
有些新闻发言人对“敏感问题”顾左右而言他,或者干脆以一句“我们还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报告”应对,在新闻发布中是常见的现象。当政府严重失误或突发恶性事件,有些官员不愿意公开,要求新闻发言人闪烁其辞、所答非所问,与新闻发布会的灵魂背道而驰。从根本上说,现代政府的价值就在于随时为社会公共利益担起责任,保障社会的安全运转。对涉及公民生命财产的重大事件,政府只有及时、迅速地把情况告诉人民,让民众及早采取措施防范,才能体现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公共资讯披露方面建立对称的责任制,让新闻发言人披露还是不披露信息承担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说:总统新闻发布会———无论它有多么不完善———不能是一种特权,而只能是民主政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白宫新闻发布会有时简短,有时冗长;有时充满友好气氛,有时又剑拔弩张;有时和蔼可亲,有时又针锋相对。总统和他的助手们的品格和能力只有在新闻发布会上才得到最严格的考验。在美国,除了国会的监督之外,总统没有义务对他的言论或政策进行解释。总统新闻发布会给了新闻媒体一个难得的机会去质疑总统的权威。只有在新闻发布会上,总统才不得不对所有问题作出回应。除此之外,再没有机会就当天事件向总统发难了。同…  相似文献   

18.
1989年5月15日至1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正式访华、与中国领导人举行高级会晤。因为这是自1959年以来举行的两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会晤,从而结束两国30年之久的隔阂,实现两国、两党关系正常化的一件大事,所以举世瞩目。1200名中外记者云集北京,对高级会晤进行报道。世界舆论纷纷作出反应,称这次高级会晤是“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长远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着眼于本世纪最伟大革命的会晤”,“打开了两国关系春天的大门”。戈尔巴乔夫访华期间,苏联在北京国际饭店设立了新闻中心,外交部发言人是记者出身,并且很了解记者心理的格拉西莫夫。格拉西莫夫和苏联新闻机构派出的100名新闻工作者先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赵启正被问到官员和记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时,他表示,国家的政策需要通过记者传递给公众,而公众监督政府则是通过各方面。其中包括记者。他强调,政府官员和新闻发言人要适应今天这样一个媒体时代,要乐意或者主动地和记者接触,请他们来传递政府的打算;同时也要乐意地接受记者的监督,官员要修养他的新闻观或者媒体观。  相似文献   

20.
1954年10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大制度的建立.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大系统既无专门媒体又无新闻专业人员,新闻工作比较薄弱,主要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新闻局建立于1987年,成立时只有编辑动态和筹备新闻发布会两项工作.建立办公厅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刊物、办网站,都是上世纪末和21世纪的事了.以人大自己为主成立大会新闻中心,也只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