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異谷)民方仲永,世隶耕。〔金(異谷):地名,在今江西金溪县。世:世代。隶:属于。耕,动词用作名词,种田人。〕金溪有个人叫方仲永,(家里)世代属于种田人。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生:动词,生长。尝:副词,曾经。识:认识。书具:书写用的工具,即纸墨笔砚等。啼:哭啼,叫嚷。之:代词,代书具。〕仲永长到五岁时,还不曾认识书写的工具,(有一天,他)忽然叫嚷着要它。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惊奇。焉:代词,代“忽啼求之”这件事。与:动词,给。之:代词,他,即仲永。〕(他)父亲很惊奇这件事,就借邻居(的书具)给了他。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即:副词,〕(他)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亲自给它写了题目的名字。  相似文献   

2.
教学偶得     
《伤仲永》开篇云:“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相似文献   

3.
五、伤仲永课内提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  相似文献   

4.
李旭玉 《考试周刊》2010,(1):211-211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相似文献   

5.
天才梦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写的《伤仲永》现编在初中语文第二册上。这篇文章意在劝告人们后天努力学习,主旨很好,不过把文章中有的语句放到社会生活中,放到整篇文章中去思考,我个人认为值得探究。如“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者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现在笔者谈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7.
《 伤 仲 永 》 这 篇 课 文 是 以 仲永 的 事 例 告 诫 人 们 明 白 先 天 条 件与 后 天 努 力 学 习 的 关 系 。 尤 其 是王 老 先 生 的 对 比 方 法 我 十 分 赞 同 。 惟 有 一 点 我 感 到 疑 惑 。 文 中讲 到 : “ 仲 永 生 五 年 , 未 赏 识 书具 , 忽 啼 求 之 。 父 异 焉 , 借 旁 近与 之 , 即 书 诗 四 句 , 并 自 为 其 名 。传 一 方 秀 才 观 之 , 自 是 指 物 作 诗立 就 , 其 文 理 皆 有 可 观 者 。” 方 仲永 长 到 五 岁 , 不 认 识 书 籍 和 笔 、墨 、 纸 、 砚 , 他 怎 么 会 想 到 要 ?此 疑 惑 之 一 。 这 …  相似文献   

8.
片段 师:请同学们依据对课文第一段内容的理解,填空:方仲永是个____的人.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作为填空的依据. 生:方仲永是个令人称奇的人:“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生:方仲永是个先知先觉的人:“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生:方仲永是个天赋极高的人:“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综合大家的分析,五岁的仲永从来没有上过学,却能够写出文采和道理俱佳的诗,这不能不说是个神童.此时我们再次朗读这部分内容应用什么语调读?  相似文献   

9.
初三语文《甘藷疏序》:“即彰矣,近之人习用之,以为泽居之鱼鳖、山居之麋鹿也;远之人逖闻之,以为踰汶之貉、踰淮之橘也。坐是,二者弗获相通焉。”其中汶淮二句,课本注释: 把(它们)看作(象)过了汶水的貉、过了淮水的橘(一样)。 五省(区)《教参》1980年译为: (A)把(它们)看作过了汶水的貉子,(就会死掉),过了淮水的橘,(就会变枳)。  相似文献   

10.
《师说》一文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句,教材对"或师焉,或否焉"作了如下解释:"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同学们不大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翻译。如果教材能对该句涉及的并提修辞方法稍加说明的话,同学们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并提",本作"并提分承",又叫"合叙""分承",就是把相关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放在一起叙述,亦即把相同的句子成分放在一起,使前后两部分有一种分别相承的关系。杨树达在《汉文文言修辞学》一书中解释说:"分叙则文繁","合言之较有变化,免于板滞"。但在理解时,要从文意人手,将原句  相似文献   

11.
伤仲永     
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并解释。 ①父异焉 崖匕 曰: 义: ②日扳仲永环渴于邑人。 6.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音: 义: ③不能称前时之闻。 j匕 曰: 义: ④泯然众人矣。 j匕 曰: 义: 2.下列句子的翻译中有错误的一组 是I】 A.世隶耕(世代以耕田为业。) B.未尝识书具(哪  相似文献   

12.
一、《劝学》书注:P269⑧[而]连词,这里表示因果关系。(着重号为作者所加,下同。) 原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分析:很明显,这里的虚词“而”意为“于是”,表示的是顺承关系,并非因果。二、《师说》书注:P275④[句读之不知]句读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原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分析:尽管这里的“之”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  相似文献   

13.
杜甫与鲁迅是古今文坛创作谨严的名人。杜甫的诗作在唐、宋时代,即被作为创作典范为人称道。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篇。至于贯穿古今,(尔见)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王安石在《杜工部诗后集序》中写道:“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每一篇出,自然人知非人所能为,而为之者惟其甫也。”以诗人论诗人更见杜诗之高妙。杜甫是个天才而又勤学苦练的诗人。他由于“读书破万卷”于是才“下笔如有神”,才臻于“诗兴不无神”的境界。他的诗歌皆是他反复吟咏,精心琢磨的结果:“赋诗新句稳,不觉自长吟。”(《长吟》)  相似文献   

14.
一、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I.好读书,不求甚解( )2.造饮辄尽( ) ●3.曾不吝情去留( )4.箪瓢屡空( )5.晏如也( )6.不汲汲于富贵( )7.衔觞赋诗( )8.无怀氏之民欤(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因以为号焉2.不慕荣利3.性嗜酒4.或置酒而招之5.造饮辄尽6.期在必醉7.箪瓢屡空8.颇示己志9。不汲汲于富贵.一一一 =一三、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i 【 】^I先生不知何守人也A.2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B.j括读书,不求甚解 (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c.J晏母也 (如鸣佩环 D.J闲静少亨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四、下列句中加点的数词…  相似文献   

15.
双宾语是指在动词谓语句中,一个动词带有两个宾语。离动词近的宾语,一般指人,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宾语,一般指物,叫远宾语。也有人把近宾语叫间接宾语,把远宾语叫直接宾语。这种句式古今汉语都有。但是,双宾语句在古代汉语里的应用范围,却比现代汉语广泛得多,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情况也有所不同。下面根据动词词义的不同,分类说明。一、“授予”、“教示”意义动词构成的双宾语古代汉语中动词“赐”、“予”、“遗”、“教”、“语”、“告”、“示”等,造句时一般要带双宾语。例如: ①项王曰:“赐之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②陈余亦遗章邯书。(同上) 例①“赐之彘肩”双宾句。“之”指樊哙,指人在前,近宾语;“彘肩”指物在后,远宾语。全句可译为:把猪前肘赏给他。例②双宾句可译为:陈余也把信送给章  相似文献   

16.
《鸿门宴》中的“与之同命”句书中注:“和他们拼命。之,指项羽等.同命,死在一块儿、拼命.一说,‘之’指沛公,与沛公同生死,也通。”针对这样具体的句式,教材却莫衷一是,这只能给人造成理解上的混乱,而别无它益.笔者认为:只要把“与之同命”句与它得以存在的特定的语言环境联系起来理解,这一难题便可迎刃而解.樊哙的“与之同命”句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呢?课文交代得非常清楚:“于是(这对)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焉”字常常用为兼词。当它处于句尾时,其意义大体相当于“于之”“于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处所。这种兼词“焉”另有一个用法,即能表示被动。例如: (1)秋,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左传桓公四年)杜注:“秦以芮小,轻之,故为芮所败。” (2)八月,郑子罕伐许,败焉。(又成公十四年)杜注:“为许所败。”  相似文献   

18.
从古汉语语法中的兼词理论看,英语表处所的"-ere"形词可视为英语中的兼词,它与古汉语兼词"焉"都伴随着语音的简化,都有与之同形的地点代词,都可作陈述句的地点状语,都可对地点状语提问。不同的是"-ere"形词是取舍式缩音,"焉"是合音式缩音,两者表示同一意义的兼词数量不同,"-ere"形词有近指远指、陈述疑问之分,通常只有焉的隐含介宾可以是复数,"焉"的隐含介宾类型更广泛,含义更宽泛,二者所在句的语序和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吕叔湘、王力、高名凯早期句型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型是语法研究的重点。 语法学史上句型研究的历史不长。《马氏文通》对单句句型未作专门论述,只是在讲“字”、“词”和“句读”时提及,内容简略,缺乏系统性。 按句与读的关系,马氏将句子分为:(1)“与读相联者”(指主谓句);(2)“舍读独立者”(指联合复句);(3)“不需读惟需顿与转词者”(即非主谓句)。按谓语中动词间的关系,分为:(1)“散动之行与坐动之行,同为起词所发,惟置散动后乎坐动而已”(包括散动作宾语和连动结构);(2)“更有起词焉以记其行之所自发,则参之于坐散两动字之间而更为一读,是曰‘承读’,于是所谓散动者,又为承读之坐动矣”(包括主谓词组作宾语和兼语结构两种)。 到了金兆梓的《国文法之研究》,他把句子按意义分为四种:直陈句、传感句、布臆句(祈使句)、询问句。这种分类只是语用上的,并没有切入到句法结构的层次,因此不能算句型分类。 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强调句本位,分析了句子的成分,但却未对单句加以分类。  相似文献   

20.
《师说》: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课本注: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其,指书。这里把“其”解释为“其中”欠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