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托玛斯·哈代,1840年6月2日生于英国西南部的一个小村庄,毗邻多塞特郡大荒原,那里的自然环境日后成了哈代作品的主要背景。他的父亲是石匠,但爱好音乐。父母都重视对哈代的文化教育。1856年哈代离开学校,给一名建筑师当学徒,后为建筑师助理,司教堂修复。建筑论文曾获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奖。有音乐、绘画及语言才能,  相似文献   

2.
托马斯·哈代向来以乡土作家而著称,他热爱家乡的大自然和风土人情,而《还乡》则正是他表达"恋恋乡情"的作品之一。本文将从荒原乡村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观念及乡村的风俗四部分来展现作品中所体现的浓郁乡土色彩,同时也分析了哈代笔下乡村的命运,从而表达了他的矛盾无奈的心情。  相似文献   

3.
《远离尘嚣》是新古典主义后期的重要诗人托马斯·哈代的一部代表作品,反映了变幻莫测、无从把握的命运和作为人的本能和感情之表现的爱情。本文从哈代生活的社会背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和达尔文进化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远离尘嚣》中宿命论和悲观主义产生的原因和本质。  相似文献   

4.
哈代在其经典小说《还乡》中以怀旧笔调呈现了传统的荒原共同体,同时也披露了游离在共同体之外的异质性个体遭受的来自共同体的压制和排斥。哈代在眷恋传统乡村共同体的同时,也保持了对这种共同体的反思和批判态度,深刻地揭示出了其局限性。哈代通过小说结尾主人公克林与荒原共同体的统一寄托了他构建理想共同体的希望,即建立一个能包容异质性的宽容平等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还乡》这部小说通过对埃格敦荒原长篇写景、人物的外貌与性格的描写以及通过"环境"刻画人物"性格",来展现小说的故事情节,确立了作品的多元对立矛盾冲突,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景、叙事技巧和小说雄浑、丰厚、沉郁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还乡》这部小说通过对埃格敦荒原长篇写景、人物的外貌与性格的描写以及通过"环境"刻画人物"性格",来展现小说的故事情节,确立了作品的多元对立矛盾冲突,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景、叙事技巧和小说雄浑、丰厚、沉郁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7.
高瑾 《语文知识》2007,(1):70-72
本文主要在对《还乡》三个悲剧主人公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哈代及其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内涵——一群丧失了精神家园,无家可归,不得不去寻找精神栖息地的漂泊者。  相似文献   

8.
9.
英国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还乡》集中反映了他的生态思想。对埃格敦荒原的描述体现了哈代的生态整体观:自然环境不再纯粹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具有积极的生命形态和独立的生存意蕴,人物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生态体系的一个组成要素,与自然环境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对荒原动植物意象的刻画,表达了哈代对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生态渴求及对非人类生物形式的同情与关怀。而哈代对主要人物与自然的三种不同关系(亲近自然,远离自然,回归自然)的对比述写则进一步加深了小说的生态主题:人类只有和大自然保持亲密和谐的关系,才能获得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0.
哈代的长篇小说《还乡》中的故事发生在英格兰西南部威塞克斯的埃格敦荒原,作品中隐含的哲学思想,与佛教哲学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文章从荒原的意象、小说中人物的行为以及行为所导致的人物的不同命运进行分析,试图解读出体现在小说中的佛教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还乡>中,哈代通过托马辛、克林及游苔沙与荒原之间的种种联系表达了对女性与自然的双重关注,认为只有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哈代是一位具有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2.
宿命论换句话说就是悲观主义的代名词,而世界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就是宿命论的代言人,悲观主义的宿命论色彩渲染着托马斯·哈代的每篇著作,其小说也因此而出名。笔者接下来就针对托马斯·哈代作品中的宿命论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的乡间景象与鲜明的女性形象是他创作的典型特点。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他的第一部经典悲剧《还乡》,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作家视野中自然与人特别是与女性的微妙关系以及女性命运与自然命运的关联,并深刻感受到哈代深切的生态和女性关怀。  相似文献   

14.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哈代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感到些许困惑甚至无所适从,于是便通过学创作这一途径来探索人类在这个混沌世界中的最终命运走向。在《苔丝》这样弥漫着宿命论的悲剧小说中,他却又怀有一丝对未来的希望,从而给我们留下一种朦胧、模糊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还乡》是哈代“性格与环境的小说”的代表作,从人与象征毁灭叛逆力量的爱敦荒原的:中突,人的激情.偏见和野心造成的内心冲突两个方面解析小说的悲剧成因,从而发现作家对主动适应环境并善于协调自身以避免悲剧发生的呼唤。  相似文献   

16.
在霍桑的《红字》中,清教徒的宿命论观点自始自终影响并决定着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但同时。霍桑又把浪漫主义带人小说中。  相似文献   

17.
谈《雷雨》中的“宿命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命论者认为任何巧合都是命中注定的 ,而《雷雨》的巧合则揭示了剥削阶级造成劳动人民命运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姓名:刘邦,字季(一说原名季) 籍贯:沛郡(今江苏沛县) 相貌:隆准而龙颜,美须髯。  相似文献   

19.
《还乡》是哈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性小说,标志着作家文学生涯中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他大胆地将悲剧文体运用于小说,自觉地承袭了希腊的悲剧元素。此后,悲剧主题就一直贯穿于哈代的小说创作中。《还乡》中凝聚着哈代浓郁的故土意识和悲剧情结,充分诠释了他独特的悲剧思想。  相似文献   

20.
南北战争之后,悲观的新自然哲学在文学中的反映就是产生悲观宿命的自然主义文学。西奥多·德莱塞的自然主义不同于其他作家,他认为人没有选择的自由,人的命运完全受宿命的支配。德莱塞的处女作《嘉莉妹妹》是其悲观宿命自然主义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