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信息处理服务为核心的新兴事业—信息产业在全世界加速形成和发展。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教育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以下具体探讨一下这方面问题。一、计算机教学和学生信息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利用课本外的图文资料和信息资源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十分重要。我们在教学中应采取各种教学方式方法 ,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处理信息能力 ,使学生更能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1 渗透科学史教育 ,培养学生对信息收集和处理的重要性、敏感性意识生物学史是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意识的一大资源。生物学发展史上 ,每一个重要的发现都是从科学家细心观察、分析并抓住他人所不易察觉的看似微小的信息开始的。如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从观察到的“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为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对信息的认识 ,人的信息意识和对信息的获取、筛选、发布、判断的能力。以及学生利用信息进行自我学习 ,处理事物的能力等。 1 998年美国已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 (这一标准从信息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社会责任这三个方面进行表述 ,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态度品德等方面的要求。)其基本内容如下 :1 信息素养标准一、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和高效地获取信息标准二、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标准三、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2 独立学习标准…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青少年的道德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信息的海洋中正确把握航向,成为当今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为了了解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更好地推进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我们对湖东小学2个班级的118名学生进行了信息素养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6.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信息时代,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这就要求对中职计算机课的教学要有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理论,使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现代化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根据自己多年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现有如下几点体会以讨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9.
随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实施,建立一种适合新课程需要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评价必须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修养、信息技术常识和信息能力的全面评价,应有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原来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意识,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10.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也应当有新的改革和突破。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看,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应当属于认知能力、表达能力范畴,这几种能力都与信息能力密切相关。因而,明确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研究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故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研究能力也应当作为语文教学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课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在信息素养中,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把提升学生的信息能力作为根本目标。笔者经过教学实践的多次验证,总结出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探究知识;解决问题,具体实践;验证知识,领悟提高”的三阶段教学实践思路。利用这一思路,循序渐进地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信息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备信息能力,现在教育界正在提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更加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鉴别、筛选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基础教育应承担起培养这种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素质的职责,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素养)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在新的中小学教学大纲中,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在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成为计算机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志.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开设初中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信息多方面的内容,其中重要的两点就是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信息意识就是学生要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是人们操作计算机、网络等各种信息工具和手段的能力,也就是现在我国中小学中所教授的有关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在提高教学效果上我总结了若干经验。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由于电子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浪高一浪的信息化浪潮。社会的最主要的财富已不仅仅是物质产品或自然资源,更为重要的资源是知识和信息以及具有创造性的人力资源。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巳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探索一种新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这样的体制和模式下能获得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才能适应21世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摄取知识培养解决问题,将是我们今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攻方向。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形成新型的教学观,实现由以往的重教转向重学,重结果转向重过程,重继承转向重创新,重知识转向重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相应的形式、方法启发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激情。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9.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这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阶段应知道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初中阶段应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  相似文献   

20.
使学生在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