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倩 《辅导员》2013,(Z2):143
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期,思维活跃,热情好学,接受能力强,他们往往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唱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从而淡化了音乐艺术的趣味性和完整性,教材上的音乐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相差甚远,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新课程理念,创设和谐的音乐情境,让学生既喜欢经典,又保持自己的流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快乐中培养能力,学会创新。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注重独立的知识与反复的歌唱技能训练,所以学生容易疲倦。托尔斯泰说:"音乐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期,思维活跃,热情好学,接受能力强,他们往往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唱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从而淡化了音乐艺术的趣味性和完整性,教材上的音乐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相差甚远,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新课程理念,创设和谐的音乐情境,让学生既喜欢经典,又保持自己的流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快乐中培养能力,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3.
当今初中音乐课堂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很多学生喜欢唱歌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课堂单调,是因为传统的音乐教育失落了"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的创造特质,却以传授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的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教学重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创新意识和热情受到极大抑制,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早期我也迷茫过、困惑过,为了  相似文献   

4.
夏存霞  夏铭阳 《考试周刊》2014,(54):177-178
儿童是最亲近音乐的人群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儿童天生都是一位音乐家,都喜欢在音乐中游弋。然而实践证明: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相反,传统小学音乐教育丢失了"音乐"这一特殊艺术形式的创造特质,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教学载体,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区域内,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创新意识和热情受到极大地抑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音乐教学的方法也处在不断的更新与变革当中,特别是以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为主的小学音乐教学,体现得更为明显。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注重训练学生的音乐技能;现代的音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为实现这种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的音乐教学目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本文主要阐述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小学阶段新型音乐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6.
顾春莲 《考试周刊》2013,(1):183-183
<正>歌曲教学是音乐学科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感悟音乐、表达音乐的重要手段。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学生对音乐课的理解是教师唱,学生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对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有一定作用,却忽视了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趣味性和完整性,导致音乐课堂同样陷入机械重复的怪圈,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生也在这样的课堂中逐渐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为了突破这种局面,我在音乐课堂上注重挖掘歌曲"情"的因子,注重以"美"育人,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体会完整的音乐形象,把握音乐作品本身蕴涵的深厚意蕴。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黄梅英 《中学文科》2005,(12):35-35
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现在还有不少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沿袭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中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如果以“情”引学生走进音乐,一定比以单纯、枯燥的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音乐、理解音乐、喜欢音乐、爱上音乐,从而在音乐中受到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也就达到了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也培养了学生学音乐的兴趣。闪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以“情”引导学生走进音乐。  相似文献   

8.
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没错,音乐确实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大部分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因为现在的音乐课堂只注重独立知识点和枯燥的音乐技能的训练,这与他们理想中的音乐课堂有着巨大的差距。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反思教学方法,并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手法上进行创新,让学生喜欢上音乐,爱上音乐,让音乐能够与他们相伴。而情境教学,不失为实现此教学目的的一条有效途径。下面,以小学音乐为例,并结合多年教学心得,对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境教学做详细的说明与阐述,祈与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于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技巧技能的传授训练,而忽略于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研究表明,3岁儿童的想象正处于萌芽阶段,5-6岁儿童的想象内容逐渐丰富,想象的目的性、独立性也明显增强。因此,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  相似文献   

10.
梁亚玲 《考试周刊》2013,(3):193-193
<正>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在"一唱一随"的基础上的,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学生学起来没劲,渐渐地就失去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局面,我们要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PCK发展视域下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师学科知识与技能需要教师突出学科音乐性,深度理解音乐作品;突显学科知识,提升音乐学科综合能力;关注学情发展,培养教师音乐情感共鸣。优化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课程和教育教学知识技能需要教师明确教学方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把握音乐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拓展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以课程内容为载体,延伸音乐作品维度;形成教学经验,重视学情发展。夯实中小学音乐教师可持续发展,要注重情境创设,创设音乐教学与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联想式发展;注重评价功能转化,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傅秀华 《儿童音乐》2012,(11):42-44
音乐课堂教学是展示音乐教师教学艺术、教学魅力的舞台,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主阵地。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开展音乐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引导学生喜欢音乐艺术,以愉悦的心情探索音乐天地的奥秘,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中感悟人生之美,在师生唱和的交融中完成音乐课堂的教学任务?笔者想根据新课程教育理念和平常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一、创设互动式音乐教学在我看来,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大都是机械性的老师范唱、学生跟学,不利于学生全面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新的"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为此,笔者在音乐教学中创设一些互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音乐是一种技术课,是传授音乐技能的技巧课,音乐教学方法也以"教音乐"为宗旨,教师的教学目标往往停留在"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教材规定的内容",教师的注意力必然集中于唱歌、识谱、乐理、欣赏等技能技巧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了对人的素质、能力,特别是个性的培养。而教改后的教材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还强调学生综合智力素质的开发,包括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等因素的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高中音乐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也就是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注重教师的讲解,轻视学生的参与。这既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基于此,有必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本文旨在从四方面探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简称"高中音乐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5.
<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过于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灌输式的教育对部分原本不喜欢音乐的学生会产生一种课堂压抑感,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心理。心理学家指出:良好的心境会使人在充满情趣、生机勃勃和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所以,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良好的心境,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和愉悦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从而变"厌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16.
谈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孩子学习钢琴以提高音乐修养是许多儿童家长的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发现孩子的音乐修养并没有多大提高,这主要是因为许多钢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注重了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培养儿童学琴的兴趣。在钢琴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儿童的兴趣,然后以兴趣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开发儿童的潜能。只有儿童真正喜欢了。才能弹出发自内心的、优美的音乐。  相似文献   

17.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音乐课的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也应该培养学生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能,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让学生多从音乐中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情操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朱金领 《新疆教育》2012,(13):199-199
音乐,是种具有抽象性、多解性和模糊性的艺术,这些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演绎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决定广艺在训练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力、完善人格和触发创造力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但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这些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人们更多的是偏重于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忽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剥夺了学生表现与创造音乐、享受音乐的机会,使学生对音乐教学产生一种本能的反感和厌恶心理。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流动的音乐中,创造性地想象和发展,是音乐教师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笔者认为,要真正地上好一堂音乐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对口单招是为了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而推出的一种招生形式,一些职业院校往往以这种形式进行人才招收,中职院校在教学中主要是以学生的技能培养为主,音乐课作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却往往得不到重视,一方面是教师对于音乐教学的不重视,由于中职院校的教育特性使得音乐教师缺乏教学的热情和动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们把许多的动力都放在了技能训练上,并且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单调枯燥,使得学生对于音乐学习也缺乏兴趣,因此在对口单招的音乐课堂中,教学效率和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本文围绕"提高对口单招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中音乐教师要树立教学新理念,让音乐教学再上新台阶。新课标提出三个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新课改后的音乐课不能只注重课堂气氛热闹、学生高兴这些表面现象,而将知识技能、技巧抛置一旁。音乐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所以新课改后的音乐课应根据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