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师们都知道,选择教学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不懂的,不教已懂的.但是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却依然经常重复着教给学生已懂内容的错误,浪费着学生课堂宝贵的40分钟时间.《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开朝鲜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相似文献   

2.
甄红霞 《新疆教育》2012,(20):222-222
教学目标:①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②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③关注表达,读中悟写。  相似文献   

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再见了,亲人>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它选自随军记者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课文叙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归国时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作者在众多告别场面中,紧紧围绕中心,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镜头,集中表现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浓郁.它既是一篇出色的语言文字训练教材,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进行情感陶冶和心灵净化的优秀教材.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雪中送炭""唯一"等词语。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及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5.
难忘《再见了,亲人》一课,不仅是因为作家魏巍的深情叙述,也因为那是我第一次上公开课。后来,这一课我又听过几次,竟发现自己对它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相似文献   

6.
7.
[教材简析]《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它叙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归国时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对朝鲜亲人的感激和不舍之情,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当我们读这篇课文时,会感到文中情感浓郁,诗意荡漾。作者仿佛面对朝鲜亲人的深情倾述,按捺不住感情潮水的直抒胸臆,眼前与回忆的有机融合,叙述与抒情的交相辉映,用词的精到,情感的升华,这些都是我们读这篇课文时爱不释手的。然而,作者在众多告别场面中,紧紧围绕中心,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镜头,集中表现中朝人民的生死之谊,这更是作…  相似文献   

8.
《再见了 ,亲人》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时 ,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 ,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根据本课特点 ,教学时巧用卡片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按卡学习 ,总结学法课文第一部分为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 ,教师着重在第一自然段中教给学生学法 ,让学生以第一自然段的学法 ,自己学好第二、三自然段。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 ,可设计如下学习卡片 :学习卡一1 读一读 :找出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 ,各付出什么代…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理念与思路 《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在此文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师依据“研究性阅读”理论,根据课文的时代背景——抗美援朝,引导学生以“走近‘抗美援朝’那一个光辉的时刻”为研读专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课前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了解战争概况中丰富了人文知识,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5课《灰椋鸟》。在学习该课文的第4自然段时,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我经历了两次教学实践——【第一次教学】师:同学们,这个自然段有点长,如果我们分层的话,可以分为几层呢?生:(思考片刻)应该是3层。师:理由是什么呢?生:一般来说,都是第一句为一层,中间为一层,最后一句为一层的。  相似文献   

11.
学校在学生的一生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每个人大约会有近二十年在学校中度过,这就表明在学校中所养成的习惯都会影响之后的生活,例如思维方式。而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开发智力的最好时期,在这个时期积极地开发学生的思维,会极大地促进他们在之后的课堂学习中的效率。因而,作为老师应该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记得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让他们自觉养成主动思考的思维,从而在将来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怎样根据少而精和启发式的精神改进语文教学,我们正在学习、研究和摸索。这里以《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我们初步改进语文教学的一点做法。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需要将学生实践的过程充分展开,扎实地训练其听、说、读、写、思的综合能力。笔者曾观摩两位教师同教《将相和》第一课时。在整体把握文意阶段,甲教师直奔目标,采用短、平、快战略直取课文大意;乙教师却放慢脚步,带着孩子经历阅读的过程。前者虽省时,学生却不得法:后者虽费力,学生的能力却在拔节。笔者不禁思考: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课堂教学,充分挖掘利用教材资源,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这是每位教师努力探讨的问题。有的老师为一堂课竭尽全力,精心准备了许多材料、视频,课件精致,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课堂效果看,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发言时个个情绪激昂,看起来是比较成功  相似文献   

15.
根据知识建构理论和教学重演律,从"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三方面对"温度的测量"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优化。通过立足于学生立场,设计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经历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知识自主建构,使教学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纲指出的“讲解课文要处理好部分和整体关系”的要求,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是这样做的: 一、整体阅读,感知全文 教学时,我遵循着“整体——部分——整体”的规律,从解题入手,抓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初读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知道课文写了什么。我设计了以下问题:“亲人”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亲人指谁?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为什么作者称朝鲜人民是亲人?(以填空形式出现:为了志愿军,朝鲜大娘在五次战役中——,为了救伤员又——:为了营救志愿军侦察员老王,小金花的妈妈——:为了志愿军,朝鲜大嫂上山挖野菜,结果——。所以作者称朝鲜人民是——。)最后通过抓课文中心句“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会忘记”总结全文,使学生明白中朝人民的情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二、联系整体,分析部分 1.抓中心句,突出重点。这篇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着诚挚的情感。教学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一边读,一边想”这个重点训练项目上,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教学,将学生的思路引向深入,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写大娘一节抓“八年来,您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一句,让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本文想象极为丰富,语言极为优美,带领我们访问"山里的朋友",让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教学本文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  相似文献   

18.
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从疑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提问的作用,连环地、层递地、精心设计问题.用设疑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起到“引流”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以连加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薛燕 《现代教学》2011,(11):37-38
初中"社会"学科的案例大多可以营造出一个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建立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密切相关的"链接",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后"茶馆式"教学理念以议为核心,充分暴露学生的相异构想,  相似文献   

20.
刘玲 《考试周刊》2012,(93):51-52
一、案例背景 《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是一篇老课文,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叙事抒情散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