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问题学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表扬鼓励、指责训斥,个别谈话、家访等等,就是恶习难改,辛辛苦苦却没有绩效.面对他们的表现常产生这样的困惑:“体罚”才能改变这些学生不良个性和习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案例:四年级的一堂作课上.语老师布置学生写“一件事”。针对班上学生一贯无话可说、“内容不具体”的特点.老师煞费苦心地找来了一段描写邮递员冒雨送信的录像让学生观看.观看前提醒学生看清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观看后让学生完成习作。本以为经过这样一番指导.学生的习作一定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可事实却与老师的期望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3.
所谓“体验”是指人通过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或自己身体行为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并开动思维机器认识“现象”本质的过程。语文体验式教学法,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如果让我们选择是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的大道理,还是让学生通过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来感受残疾人的艰辛生活,从而增进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我想大家都会选后者,因为前者属于“间接学习”,是一种说教,而后者为“体验学习”,它较好地把握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尝试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的主要原因所在吧。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学都有其特定的内容、方法和活动形式。数学也不例外,常有学生感叹数学枯燥乏味、抽象难学,表现出对数学的情感很淡薄。这除了教材的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的教师把数学教得太玄,联系生活实际少,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多,学生缺乏亲身的体验,因而激发不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困此,很有必要让学生直接参与、体验数学的生活化,使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数学,发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大力提倡知情合一的“体验学习”。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切实体验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可以互相感染、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是一种效率很高的体验途径和方法。如何设境引路,搭建平台,促使学生感情饱满地与文本对话,获得个性化内心体验?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两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曹恩尧 《河北教育》2004,(12):21-23
以学生为本.应该讲早已在理念上形成了共识。现在,我们所要探索的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来落实和体现:实践表明.《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强调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9.
申建春 《湖南教育》2002,(10):44-44
听了汪老师上的“求平均数”一课,感受到数学课程改革的春风扑面而来,老师们开始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体验了。这是课程改革的良好开端,预示着课程改革必定会深入人心,并逐步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我曾经听过很多上“求平均数”的课,一般是在求平均数的方法与技巧上着力,学生掌握了一套求平均数的技巧,而对平均数的理解与感受却显得缺乏。新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讲究计算的模式,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实际价值,理解数学概念的实际含义。汪老师上课一开始,就要学生上台测量6个学生的身高与体重,学生作好记录,然…  相似文献   

10.
朋友们,当你来到我们学校--北京市朝阳区新源里第四小学的时候.我相信你会有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感受.你会感到被一种气氛包围着,而这种气氛就是我们"新四"精神的体现.很多人都说,你们"新四"工作那么累,要求那么严,可为什么你们那儿的老师还都那么精神,那么有生气呢?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是一所普通小学,却有着不普通的追求一一让每个学生“做最好的我”。我们认为,每一个“我”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有梦想的孩子都了不起。在这个校园里,教育的真情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12.
高慧霞 《山东教育》2009,(7):103-103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呢?  相似文献   

13.
“体验”已成为当下语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语。课标“三维目标”的达成,需要我们重视学生的体验.给予学生体验的条件,创设足以引起学生重视体验的氛围。从而改变现状,让学生的情意丰富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所谓“独特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阅读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文本所建构的意义。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是一种人文关注、人性关爱,是理解的宽容。换句话说,课堂教学要重视并认真对待来自学生的或深或浅、或对或错的感受和看法。那么,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在吸取文本的人文内涵、体味其思想感情时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呢?  相似文献   

15.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或倾向。  相似文献   

16.
黄承基 《课外阅读》2011,(2):193-193
象是用来表意的,而语言文字是用来显象的。象最能圆满地表意,而语言文学最能圆满地显象。意象和反讽若能在构思布局上和遣词造句方面狠下功夫,是不朽的。  相似文献   

17.
周庆祥 《教书育人》2007,(12):40-41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人,我们时时感受到老师们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独特体验的尊重,但同时也有这样的体会:有些尊重似乎过于放任,趋于盲从。那么,课堂上哪些“独特体验”我们应该警惕,又有哪些有效的对策呢?笔者作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18.
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关系,体验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独特作用。“体验学习”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下面就初中物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谈几点不成熟的个人教学体会:1 “体验学习”要突出  相似文献   

19.
朱秋萍 《小学生》2010,(8):18-18
1“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1.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广阔的研究天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作文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理应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领域就有多广。“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是我们在作文教学领域中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借鉴、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人无趣不乐,人无乐不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又相对比较枯燥,只有采取一种寓智于情,以情激学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体验"情感",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接纳知识、接纳教师、接纳同学、接纳生活,才会发挥潜能、输出创造。在如今语文教学高扬人文性的旗帜下,我们应让孩子在语文教学中体验情感,在"趣味"阅读中接触情感,成为拥有丰富精神世界与创造力量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