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解决属地中小学课后服务普遍存在的专业人员不够、课程资源不足、课程质量难以保证等现实问题,安徽师范大学在坚持“服务基础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以教育集团为实践载体,在三方主体协同合作中,充分发挥师范大学资源高地优势,建构并实施了“地方政府—师范院校—中小学校”三位一体课后服务协同保障模式。该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中小学对高质量课后服务专业课程与资源的现实需求,引领实验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提升教科研水平,也为创新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实践模式,深化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课后服务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增长,以网络通信技术支持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探索院校合作开展教师教育的新模式,注重城乡教师的协同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新趋势。院校协作的城乡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具有促进城乡教师自主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教师协同发展、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对话与协作、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与能力以及课程教研能力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根本。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创新教师培养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地方师范院校的不断发展,应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构建沟通式培养模式、随机化培养模式、品牌式培养模式、"体验—提高—创新"一体化培养模式和激励式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以专业群对接行业企业,或产业园区,或区域经济,构建形式多样的产学研联盟群,在联盟群运行与发展的基础上择优组建产业学院,实现资源共享,深化政行企校协同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质量提升与教育功能发挥的要求,推动着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机制的建构。在教育实践中,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机制的构建面临着合作意识淡薄、合作渠道狭窄以及文化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立足于现实,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应该着眼于政府推进、项目联动与自发合作相结合的路径选择,同时在合作过程中,要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建立监督评价机制,以保障合作的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6.
培养合格教师、培训在职教师、研究教育问题、服务中小学和教师,是师范大学的基本功能。作为师范院校要以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为己任,创设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基于此,致力于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从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创新培训模式,构建教师培训开放体系,坚持研训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初步形成了"1+5"师德提升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7.
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在优秀教师与未来教育家培养方面肩负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东北师范大学在总结以往“校-府”合作经验基础上,以“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建设为载体,提出并实施了“校—府—校”合作(“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三方遵循“目标一致、责任分担、利益共享、合作发展”的原则,在师范生培养、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协同创新,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发展合作共同体,破解了长期困扰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难题,为我国新时期的教师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8.
从协同创新的视角看,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严重问题:培养模式单一,校所合作缺乏,校企联系松散,创新资源共享程度低,研究生培养国际合作力度不大等。必须实施多导师与跨学科的培养制度,围绕产业集群完善产学研良性互动机制,大力建设区域研究生教育联盟和全国专业教育资源共享联盟,积极探索协同育人创新路径和动力机制,才能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师范生教育的毕业实习阶段,建立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机制一直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践的方向。从最初的"教育实习"、到近年来的"顶岗实习"和"双导师制"等,体现了高等师范院校在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上的改革创新。但是,由于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目标和任务不同、结构和建制不同、思想和文化差异等原因,实践中的改革模式并没有促成二者走向深度合作,"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协同培养机制还没有形成。在新时期,只有更新职前教师教育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深化职前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协同培养机制,才能实现"卓越教师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0.
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积极构建理想的伙伴合作关系,已成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变革的重要举措。合作是师范院校和中小学共同担负教师教育责任的基础。但合作关系的构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合作还处于形成阶段,水平较低,需进一步探索与深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时间戳、非对称加密算法等技术,构建基于区块联盟链的省域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生态系统,实现省域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等相关培训机构、中小学校等联盟链内各节点成员,数字教育资源的透明记账及全量存储、审核及认证、智能交易及管理、溯源及信任背书、数据及信息加密等共建共享活动;保障联盟链内各节点成员学习成果的真实可靠,达成链内学习成果的积累、互认、管理及安全等;并通过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激励机制,促进联盟链内各节点成员共建共享及学习成果积累、互认的参与度。多措并举,提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促进中小学教师的生态型成长,助推中小学教育的数字转型。  相似文献   

12.
在"县校合作"发展模式下,要真正实现县校协同创新,高职院校骨干教师的发展与提升是关键。文章在分析"县校合作"模式三大特征的基础上,从参与县域发展顶层设计、构建"县校合作"创新平台、强化实践与拓展视野并重、依托技能竞赛和企业实践平台等四个方面探讨骨干教师发展的新路径,以提升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技能水平和科技研发能力,满足"县校合作"深入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教育关系到教师高质量发展。21世纪以来,“师范教育”一词被“教师教育”替代、将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这三大事件都是着眼于教师高质量发展。教师教育联结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教育“基点”与高等教育“龙头”。基于基础教育“基点”的教师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基础教育能否“搞得越扎实”、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点,从而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作为高等教育“龙头”的教师教育就在于引领与创生:引领意义包括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教师发展的方向,以及在“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教师教育模式中起主导作用;创生意义则在于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蕴含了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体系构建这三大要义。在新的形势下,师范院校要守正创新,即扬师范院校的师范之长守教师教育之正,补师范院校的学科之短创教师教育之新。  相似文献   

14.
以校为本的校本研修作为教师教育的新范式、新途径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立足于师范院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充分发挥校本研修中学生参与、团队推动、专业引领和中小学实践基地的资源共享,以期推动师范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提高师范院校师资整体水平和教育教学的质量,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输送高素质师资。  相似文献   

15.
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在优秀教师与未来教育家培养方面肩负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东北师范大学在总结以往“校-府”合作经验基础上,以“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建设为载体,提出并实施了“校-府-校”合作(即“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三方遵循“目标一致、责任分担、利益共享、合作发展”的原则,在师范生培养、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协同创新,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发展合作共同体。破解了长期困扰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难题,为我国新时期的教师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6.
刘益春  李广  高夯 《教师教育研究》2013,25(1):61-64,54
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在优秀教师与未来教育家培养方面肩负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东北师范大学在总结以往"校-府"合作经验基础上,以"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建设为载体,提出并实施了"校-府-校"合作(即"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三方遵循"目标一致、责任分担、利益共享、合作发展"的原则,在师范生培养、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协同创新,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发展合作共同体。破解了长期困扰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难题,为我国新时期的教师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分析“教育信息化2.0”及“区块链+教育”理念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共创共享生态系统构建及运行影响的基础上,挖掘联盟区块链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生态系统的契合点,探索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共创共享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路径,设计该生态系统的“多中心互惠共生、协同竞争共创共享、多技术协同资源优化增值”等运行机制,从而促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共创共享生态系统中教育资源的流转与共享,推动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县校合作”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校合作"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模式探索,更是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县校合作"有利于国家推进小城镇化建设的基层战略,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机制创新的迫切诉求"。县校合作"通过县级政府与学校的战略联合,基于市场适切原则、政府主导原则、社会参与原则、深度融合原则、强强协同原则、利益共赢原则,构建战略项目推动下的"县校合作"机制"。县校合作"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产学研合作从"校企点对点"、"专产面对面"到"县校体对体"思想理念的转变,是从学校人力资本输出,到专业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再到县校协同机制创新的实践体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欠发达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在深化校企合作、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创新环境不佳、协同意识不强、管理机制不畅、创新要素不足等问题,需要从平台构建、经费投入、集约管理、动力激励、风险分散等方面健全职业教育联盟功能和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欠发达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在深化校企合作、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创新环境不佳、协同意识不强、管理机制不畅、创新要素不足等问题,需要从平台构建、经费投入、集约管理、动力激励、风险分散等方面健全职业教育联盟功能和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