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3.
湖北作家刘保昌的历史小说《楚武王》再现了楚武王与内外敌对势力进行不懈斗争,不断增强楚国实力的历史进程。作家在强烈的历史情怀促动下,似乎是在叙说历史,但在实际的叙述过程中,他又超越了历史,把人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大的人学观:即超越民族情感的大爱,对美好爱情的讴歌和对真实人性的还原,是一部难得的当代历史小说佳作。  相似文献   

4.
《红旗谱》是红色经典三红一创的首先之作,作者反复强调小说讲述的故事与人物都源于真人真事,但对比史料和小说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小说对平淡的真实历史进行了传奇叙述,而这些艺术虚构最后却取代历史本身而重新被认定为历史真实。艺术真实取代历史真实而升级为新的历史真实,这生动地反应了红色经典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辨证关系;文坛及影视作品中历史题材创作的现状;《首义英雄》的思想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现代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以我国史传叙事传统为参照系,对《世说新语》的叙事特征进行了剖析,勾勒出《世说新语》“变史家为说家”的大致脉络,并进一步揭示其现代意义上的小说特质。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学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类型,其题材来源于历史,此类作品通常涉及许多大众所熟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真实是历史文学审美的重要向度,不同视阈下的两种真实,以及历史文学创作中两种真实间的平衡把握,分析了历史文学中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现代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以我国史传叙事传统为参照系,对《世说新语》的叙事特征进行了剖析,勾勒出《世说新语》“变史家为说家”的大致脉络,并进一步揭示其现代意义上的小说特质.  相似文献   

9.
时下热映的历史题材影片因为经过了艺术手法的加工或多或少改变了其本来面貌,从而将一些错误的历史常识根深蒂固地植入观众脑海中。因此,历史事件如何能经过文学手法的加工后还保留原貌,文学加工应怎样演绎历史事件才能不失其本质,不仅是每一位专业人士在进行创作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同时,也值得每一位普通观众深思。  相似文献   

10.
《青春之歌》是红色经典作品中少有的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小说,作者从创作之初就将自身生活的影子融入其中,力图展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的奋斗史以及知识分子的改造史,众多知识分子则声称他们的改造史就是小说表现的那样。在对历史与文本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小说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中的斡旋游走,并将这种艺术虚构最终上升到历史真实的过程,从而达到教育大众的政治教化目的,这也是众多红色经典作品共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家们的“历史真实”观主要有三种,即历史生活的真实、历史精神的真实和历史文化的真实。“历史真实”观的多样化不仅使作家们的艺术个性更为鲜明和突出,也使当代历史小说出现了多元发展的趋势,有着更加繁荣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真实"是追求文学审美价值的基础,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情感。艺术的真实性是艺术创作的标准之一,在艺术创作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将结合小说和翻拍剧《如懿传》,从艺术真实的"虚实"关系和"真假"关系两方面入手,对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历史真实)作一番解读,以期对两者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首义英雄》再现了以吴兆麟为首的一群平凡勇士的生活、斗争图景。小说以真实的人物、事件为基础,生动的细节描写为形式,使历史人物和小说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从而根本有别于为追求刺激和娱乐而任意虚构的所谓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4.
在后现代思潮甚嚣尘上的今天 ,历史叙事与大众传播媒介相结合 ,不觉沦为了受众一种粗浅的消费品。在这种背景之下 ,近年出齐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具有独特的意义。作者秉持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重新观照历史人物 ,力图挖掘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背后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拉格泰姆时代》是多克特罗的一部代表作品,他借助了上个世界初在美国纽约发生的一系列历史重要事件,在创作中虚构了一些故事场景并融入到真实的历史画面中,为小说丰富了细节与多元因素,也是历史叙事表达张力的显现。本文结合笔者多克特罗《拉格泰姆时代》的阅读与研究,探讨其历史的真实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与其文化自觉,以及孔学地位的动摇,是新文化运动要特别突出的两大背景.<新青年>并非一开始就是名刊,其内容也十分丰富,给学生介绍一下该刊很有必要.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孔教"和"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超越,不是全盘否定,没有将洗澡水与孩子一起泼掉.  相似文献   

17.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受新历史主义影响,中国的历史小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历史小说不再描写阶级斗争,不再塑造英雄形象,而是转向民间,通过书写“家族史”、“村落史”、“个人历史”来“重组历史”、“解构历史”、“虚构历史”.这样的“新”历史小说成为新时期以来重大的文学事件.而今天,毫无疑问,新历史小说又发生了改变,本文即试图通过对《长城》杂志的一期历史小说专辑的分析,从中找到一些作家们历史观的转变以及近年历史小说创作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孔会侠 《语文知识》2012,(4):18-18,24
南豫见的长篇小说《红色劳改营》直面民族历史中的黑暗记忆,对那段民族历史做出了深刻的观照,映照出了深刻的历史真实。同时,对特殊状态下的人性做了深刻而微妙的展现。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昭君出塞的故事可谓是妇孺皆知。随着时代变迁,昭君已经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历朝历代的昭君文学作品很多,几乎可以汇集成一部昭君文学史。其中,唐代的《王昭君变文》对后世影响较大,在整个昭君文学史上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不同题材之小说的文体特征不同,致使不同类别小说之版本特征、流传有着本质区别。与神怪小说、世情小说等相比,历史小说所依据的素材是大众化、某种程度上已固定的"历史文本",历史小说之虚构成分仅局限于历史事实允许之范围内;致使历史小说在传播过程中,读者完全可以依据"历史文本"进行"二次创作"。这是历史小说独特的文体特征。因此,对历史小说版本之研究,须在历史小说的文体特征之基础上,充分把握版本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之间,版本与作者、读者、出版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从全局入手,方能作综合判断,以使版本判断之结论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