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语·述而第七》提到“子不语怪,力,乱,神”,历来人们都是从表面上去理解,认为孔子不提怪异神鬼之事,其实在孔子理性化和历史化神鬼之事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儒家礼乐思想.本文以孔子对“夔一足”的解说为例,通过先秦散文的记载去分析孔子如何以儒家传统的礼乐思想理性化“夔一足”这一则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2.
从杜甫的夔州诗看唐代夔州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甫在夔州寓居两年多,留下430多首诗篇,其中不少篇章述及当州物产、农业、手工业及商业、交通等。杜甫夔州诗反映,唐代夔州农业整体水平滞后,手工业稍有可称,然一枝独秀的则是商业,这也正好反映了唐代整个重庆地区经济开发的实况。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先生将甲骨文中某一类符号认定为"夔"即"嚳"字,并认为"夋"(即俊)字是"夔"字讹误的结果。同时,他又接受春秋以后众多注家观点,将"嚳"与古代某些文献中的告、俈、诰字认定为同一个字,这一认定具有较高权威性。文章从字构形与字义角度,论析甲骨文中被王国维认定为"夔"(即"嚳")的字符从构形角度看,其本字应该认定为"夋"(即俊,帝俊),"夔"字义项与"夋"多有类同,应该是"夋"字构形在后世繁复化的产物。同时,在甲骨文中,"告"字的字义与"嚳"无关,由"告"字衍生的告、俈、诰等字本义都和"嚳"没有关系。后世文献中作为商人高祖的"嚳"在商代并不存在,商人甲骨文的高祖是"夋"(即俊),后演化为夔,嚳是周初出现的称谓,是周人为了在意识形态的神话层面颠覆商人神话中商周地位等级而从"夔"字衍生的一个神帝。而舜则是周人去神话化、神话历史化过程中,由商人神话至上祖神帝俊转化为历史传说人物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乾元二年(759)前后,由于社会态势的恶化和个人政治上的失意,杜甫产生了归田的念头。从大历元年春(766)至大历三年(768)初,杜甫在夔州尝试归田,但最终未能完成人生的转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归田生活方式与杜甫固有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态度相左,遭到其内在的价值系统的抵制;二是杜甫对夔州独特的文化形态缺少基本的认同,社会顺应不良;三是夔州混乱的治安状况使杜甫不能安心生活。  相似文献   

5.
《夔州杂诗》是王光祈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在用事用典、咏景咏物等方面对杜甫的夔州诗多有化用,乃是承继先贤遗风的王光祈忧国忧民之诗人情怀开始成熟的表现。参照王光祈创作《夔州杂诗》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结合其生平事迹和相关传世文献,对《夔州杂诗》作出论析,可以较清晰地勾勒出此中所现的与王光祈精神志向渊源相系的人生图景。  相似文献   

6.
夔州诗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创作的结晶,其中风土人情诗达三十余首,鲜明地体现了夔州当地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杜甫歌颂了夔州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描述了夔州民间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批判了当地的恶俗陋习。然而在批判的同时,更多地谴责了不体谅人民的大小官吏,饱含了杜甫一贯悲天悯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7.
1940年至1946年间,考古学家麦兆良对粤东地区开展了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工作,收获丰硕,也有幸成为目前已知的梅州考古与研究的第一人。他在五华发现的春秋夔纹陶罐,已成为确定夔纹陶存在年代,揭示夔纹陶纹样来源,探讨夔纹陶技术产生、发展和传播的典型器物,具有很高的考古学价值。同时,也充分证明梅州古地是岭南区域考古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交汇点,有着悠久和丰富的古代文明。  相似文献   

8.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古来注家争议蜂起,荚衷一是。其实十首皆竹枝词体,自是老境。前二记形胜。兼入感慨。其三则作开笔,咏古叹今,振起以下四首:四写两山,咏夔州之富。五记江口两地,人烟极盛,气候常春。六写水利、粮产为蜀地第一。七写水路之便,船夫不畏浪险。以上皆实写。其八回忆之辞,写夔州山水如画,其九特记诸葛武侯祠。十首作结,可与海上仙境抗衡。  相似文献   

9.
从杜甫的夔州诗歌的思想内容来看,此时的诗歌延续了杜诗的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情感,随着诗人的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种思想情感愈加成熟和深刻。夔州地处偏远,加上作者年老病衰,夔州诗作有着明显的日薄西山似的暮年独白,此时的诗人已经无力再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只得把这些昔日的豪情寄寓在咏史怀古之中。虽然作者远离家国,但是诗人也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关怀,诗人认为救国的出路有二:一是息兵养农,二是建立三国蜀汉刘备孔明一样的明君忠臣共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夔州的两年,对于杜甫来说,是漫长而痛苦的.在夔州诗歌中,诗人频繁地使用“故国”、“故园”、“月”等词,充分表现了思乡恋归、忆昔怀旧、孤独失落的情怀.生活的单调、孤独、压抑和失落加速了诗人的衰老,扩大了诗人内心的沧桑,也给诗人以后的生活抹上了一层厚厚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1.
封野 《文教资料》2008,(35):4-5
杜甫在夔州尝试归农自给,东屯农事是其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杜甫在东屯主要经营自家的私田,同时接受夔州都督柏茂琳委托,代为照看东屯的公田.杜甫东屯督耕不是官府赋予的权力或义务,而是属于私谊行为.官府在东屯公田的管理者不是杜甫,而是杜甫在诗中几次提到的行官张望.  相似文献   

12.
流寓至夔州时,杜甫已是遭历了人生的大苦难,对人生、社会及历史都有了更为广阔而深刻的体验,一生理想与现实的激荡也已尘埃落定。此间的农事诗尽管是其晚年夔州诗的一部分,但为农夔州,充分地蕴含着近乎一个普通农民的诗人面对一切现实的悲欢忧乐,因而也较为集中地反映出诗人晚年的主要思想,即儒道高度统一思想。  相似文献   

13.
从永泰二年(766)春末迁居夔州,到大历三年(768)正月离开夔州沿江东下,杜甫在夔州寓居了近两年的时间,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在杜甫创作的一千余首诗歌中,创作于夔州时期的诗歌占了三分之一。杜甫一生有七律一百五十余首,而夔州所作七律有六十余首,也占了三分之一有余。在成就上,夔州诗亦是斐然,如《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等名篇均作于此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也选入了杜甫作于夔州的七律——《登高》。对杜甫夔州七律诗进行关注,并试图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来分析这一类诗的文学成就,希望能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教学杜甫的七律诗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坚强、乐观地面对现实本是杜甫人格的主要因素。但随着安史乱后唐王朝的风雨飘摇,万般无奈的杜甫只能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几乎都打发在巴蜀一带。随之而来的贫病、饥苦、流离以有寄人篱下的勉强过活使本非悲观主义的杜甫时常在诗歌中流露出悲苦的一面。夔州是杜甫离川东下潇湘前的最后一站,在这里的一年零九个月,垂老的诗人唱出了自己生命最后的挽歌:思乡恋归、忆昔怀旧,苦心经营的夔州山水景物诗,还有部分作品中流露的希求栖身佛教的念头,都显示了经历太多磨难的杜甫在垂老之年沈厚的孤独意识。  相似文献   

15.
《湘南学院学报》2019,(1):46-51
夔纹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物纹饰,曾经盛行于商周时期,作为奴隶制社会动物纹饰的主要线索,夔纹体现出的商代社会生产力地下的情况下,巫术与实用意义的完美融合,对早期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王权意识与审美风尚的探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杜甫一生辗转漂泊、居无定所,但在他的意识深处,长安是他文化认同的中心,是他的精神家园,是他实现理想的寄托地。他即使避乱西南,远离京城时也时刻以天下苍生为念,身居夔州,心系长安,对北方的战事和民生疾苦,难以忘怀,因此他把寓居夔州的生活看作是对家园的游离,始终渴望对精神家园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杜甫一生辗转漂泊、居无定所,但在他的意识深处,长安是他文化认同的中心,是他的精神家园,是他实现理想的寄托地。他即使避乱西南,远离京城时也时刻以天下苍生为念,身居夔州,心系长安,对北方的战事和民生疾苦,难以忘怀,因此他把寓居夔州的生活看作是对家园的游离,始终渴望对精神家园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道光《夔州府志》在内容和体例上承续前志,内容更为充实,体例更为完善,与《大清一统志》紧密结合,实现了为《大清一统志》取材的目的,表现出清代地方志编纂高度的成熟。道光《夔州府志》是现存内容最全面、体例最完备的以三峡库区为中心的地方志书,是研究古夔州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志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有助于我们认识夔州地区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刘禹锡夔州刺史之任,作为其贬谪生涯的继续,虽然难免于弃置天涯之感,但综观他夔州刺史任上的政治治理、个人交游、诗歌创作诸事,他并没有自甘沉沦,而是勇于面对现实,以事实上专治一州的治平心态,不忘初心,调适心情,始终保持了对自己政治信念的执著坚守。  相似文献   

20.
杜甫草堂期与夔州期写景诗风格之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在草堂时期创作的写景诗多呈现萧淡婉丽的风格,同时这些诗作也渗透着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之情,体现了诗人一贯的沉郁之风。夔州时期,沉郁之风表现为意蕴更加深沉,且面临夔州山川风物,呈现出奇拔遒壮的风格。而草堂期形成的萧淡婉丽之风此期发展为更加细致入微,清新婉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