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1年4月2日晚9点,邓飞在新浪微博号召网友为"免费午餐"捐款,24小时之内募集4.6万元。这是"免费午餐"第一次在微博上公开募款。"免费午餐"活动一直通过微博公布活动情况和项目进展。"免费午餐"把微博作为传播主阵地,在内容发布、信息扩散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传播机制。内容生产机制:微内容快速发布和获取微博上的内容限制在140个字以内,信息的即时发布和获取功能,让"免费  相似文献   

2.
"微时代"包括微博、微小说、微电影、微调查、微话题等,本文主要从微博的角度诠释档案信息的传播新方式。微博是时下最为流行的互动方式,作为信息资源的档案也应该应用这种快速传播的方式,拓展自身的宣传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微博的出现为科学传播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传播工具,逐渐成为科学传播的一大重要方式。文章研究分析了微博时代科学传播的主体、内容、模式的具体变化,从修正机制、传递机制、评价机制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微博的科学传播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博环境下科学传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姜帆 《东南传播》2013,(6):103-104
在全媒体大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正在进入微营销时代:微博、微活动、微信、微搜索等新新媒介日益成形的微营销现象,给大家展示出"因小而美"的趋势,微营销微传播也正逐渐从"传播"社会步入"交流"社会。从全媒体视域下出发,探索该背景下如何对微营销进行数字化整合,从而实现营销精准化,以期能够达到"微营销,大产出"的宏伟局面。  相似文献   

5.
林军 《中国广播》2011,(5):92-96
微博以其强大的新媒体特性和功能,吸引了无数网民。然而近年来微博上的虚假新闻也是层出不穷,不少影响恶劣的假新闻都来源于微博。在这些虚假新闻背后的助推者,却大多是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本文就微博虚假新闻的来源路径和所产生的危害进行了深入分扼并就如何从源头上杜绝微博假新闻的产生、传播以及如何建立防范应对机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吴杰 《东南传播》2012,(11):93-95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电台……似乎一夜之间,从"微"不足道开始大行其道,人们惊呼"微时代"的来临,这是对信息传播的一次颠覆性革命,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传统媒体,传统信息传播模式无不开始研究"微传播"的奥秘,引入、借鉴、融合,新闻的发布、话题的制造、品牌的塑造、微传播开始发挥出非同寻常的能量。本文将结合当下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中微传播(主要指微博的传播形式)的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能给大家产生共鸣、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7.
微博、微信等微传播方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互联网社会化新媒体融合传播形态。自2009年8月以来至2015年,以微博、微信为主体的中国互联网社会化新媒体微传播已经走过了十余年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在以3G/4G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传播阶段,作为中国新媒体传播发展史的主流形态,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微传播形态可以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媒体传播样本。文章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角度对微博传播所具有的双重召唤结构、偏向叠加效应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认为微博所引发的微内容、微传播、微偏向、微结构、微媒体等融合传播现象为新媒体传播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乔月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106-107
当前,在公共领域的构建方面,微博为话语的自由表达起到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也由于其自身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了大量的谣言产生.谣言的传播严重破坏了微博的传播和沟通环境,使得舆论平台的健康发展受阻,甚至对公共领域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的威胁作用.因此,建立健全微博中的谣言传播和规避机制有着非常大的必要性.本篇文章就当前微博中的谣言传播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议程设置”理论在微博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呈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化媒体的浪潮改变着人们的传播方式和信息接触习惯,微博环境下的传播模式既是传统传播理论传承,也在一些方面对传统传播理论进行了拓展、补充和一定程度的修正。本文研究了在微博城市形象传播中,议程设置理论呈现出的特征和传播方式,并试图从传播理论的呈现与发展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微博城市形象的传播模式。在理清微博城市形象传播中"议程设置"理论运行规律的同时,寻求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中城市形象传播的共同规律,为城市形象塑造、微博舆论引导力的提升带来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微博作为舆论生产平台,是人们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人们随心所欲的在微博上发表言论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以西安"手术室自拍"事件为例,通过分析其传播机制和事件的影响,对微博舆论暴力的产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李伊莎 《视听》2016,(11):112-113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特别是微博这种自媒体的发展,其及时性、共享性、互动性为互联网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微博在给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网络极化现象的"温床"。本文从微博传播机制出发,探讨微博舆论极化现象与微博评论转发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选取2016年热议的王宝强离婚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微博用户评论转发行为对群体极化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微博问政"已成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为民服务的新载体。然而微博传播系统中海量的干扰因素也正对政务传播的公信力和政府的形象发起新一轮的挑战。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基于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传者等层面,对政务微博信息传播噪音的成因和表现进行探讨,在剖析其表现机制的基础上,促进对政务微博传播噪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毛笔通知书走红网络这一现象为研究对象,从传播主体、受众、传播技巧、传播时机四个方面,对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得出该微博走红网络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概括出微博走红的重要原因还包括微博传播信息的内容是否真正是人们所需要,进而总结出微博领域“微内容为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政务微博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公共治理手段,是现代民主社会对公民知情权的一种网络回应。当前,我国政务微博传播机制存在着诸多缺失,需要我们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以来微博在国内的几何级增长标志着国内大众传播进入"即时信息共享传播"的微时代,而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报纸官方微博"成为传统报业新的传播渠道。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化,微博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它是一种裂变式传播。面对微博的冲击,传统报业"拥有渠道,就拥有经济回报"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报纸微博应运而生。"报纸微博,是传统报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很多被冠以"微"名号的事物频频出现,从微博、微小说,到微刊、微电影,再到从2012年至今皆颇为流行的微信,仿佛"微"已经成为时下的一种潮流。懵然未知时,"微时代"已悄然来临。这一系列"微现象",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影响着人们传播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且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出版业自然也不例外,然而这种现象对于出版业而言是喜  相似文献   

17.
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形成自身独特的突发事件传播机制。本文通过对微博、微信的传播进行分析,比较微博和微信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机制特点异同,并针对其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伶俐 《青年记者》2013,(17):25-26
谢尔·以色列在《微博力》中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①这个时代就是以微博等为传播媒介代表的"微时代"。"微时代"以信息传播短小精练、实时互动为主要传播特征。微博给身处"微时代"的领导干部带来新的考验与挑战,考量政府与官员的"微素养"。  相似文献   

19.
邓秀军  刘静 《现代传播》2014,(4):127-131
从微博在中国投入运营开始,伴随而生的微博反腐就成为了微博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从"郭美美"、"微笑表哥"杨达才、"十二秒哥"雷政富到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微博反腐舆论聚焦的对象权力越来越大,汇聚的舆论影响力越来越大,产生的舆论监督效果也越来越显著。到底微博反腐的机制是怎样运行的?影响微博反腐舆论生成的关键要素又有哪些?本文从生产性受众的理论视角,从信息传播路径、用户行为模式和主体互动关系等三个层面,剖析和揭示微博用户在微博反腐机制运行中的地位、功能和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佳  陈华明 《新闻界》2012,(9):30-32
政务微博在迅速发展中日趋成熟,开始逐渐寻求传播模式的创新。本文将以城市微博"微成都"为例,从微博的速度、温度及态度这三方面来剖析"微成都"的传播创新模式,并探讨如何发挥这"三度"在地方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