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出版人当是弄墨人傅岩山《新民晚被》夜光杯专栏有老出版人钱伯诚先生的一篇文章,题日《闲话〈茶余客话〉》。真中谈到,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版图书的通常要搞一个出版说明,通用的语句是该书的政治倾向及该书作者的“政治局限性”等等。流风所及,《茶余客话》这...  相似文献   

2.
刘仪 《出版参考》2010,(10):36-36
追,还是不追?最终,李岩还是鼓起勇气给俞静发了封邮件。从他见到她的第一眼起,他就喜欢上了这个简单的女生。  相似文献   

3.
4.
师拜徒     
六月一日晚上,虞城县营盘乡王庄村七十八岁的老瓜农王钦孟,正式拜他的徒弟王继法为师,学习种瓜技术。一九八二年春,小青年王继法为了奔富路,决定向本村西瓜专业户王钦孟学习种瓜技术。王钦孟解放前就跟父亲学种西瓜。他靠“土法”种的西瓜个儿比人家的大,味儿比人家的好。因此,被乡亲们称为“瓜把式”。王钦孟的种瓜技术本不外传,  相似文献   

5.
近日,为了编区志附录,重新翻阅了邓拓的<燕山夜话>一书,其中,一篇题为<欢迎"杂家">的短文引我反复读之.邓拓在文中写道:"无论做什么样的领导工作或科学研究工作,既要有专门的学问,又要有广博的知识.前者以后者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鸡鸣徒叹息     
备受揶揄的金鸡奖今年仍吸引了来自全国上百家媒体前往,可喧闹之后,贵为“全国电影最高奖”的金鸡,留给大家茶余饭后的只剩下闭幕式上主持人令人跌镜的“黑色幽默”语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无独有偶,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青年时代也曾说过:"读史是智慧的事"。历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过去,记录了民族和国家起源、发展、兴衰的历程,记述了前人累积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品读历史的过程便是对前人智慧学习的过程。岁月如河,时光如梭,我对文学和历史的痴迷,从没改变过。一书在手,上下五千年,天上人间,历史和现实,永恒  相似文献   

8.
贵刊2001年第8期《服务热线》栏目刊登了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以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的名单。作为《新闻战线》的忠实读者、一名即将跨入新闻行业的学生来说,看后倍感亲切。作为人民日报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新闻战线》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对各地的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给予指导。但《新闻战线》也没有忘记做一些具体、实在的服务工作,针对读者的来信或来电,帮助解决问题,更加受到欢迎。与以往各期《服务热线》刊登一些院校博士生、研究生入学试题、告知职称申报材料的写…  相似文献   

9.
第一等好事     
读书能顶饭吃吗?能。用草根类语言说,读书,是人们的另一碗饭。有道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这碗饭如果吃好了,是什么滋味?走在绍兴老街的摊肆前,处处皆售一尺折扇,上写:"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不管这是否是正解或曲解了"三味书屋"的本意,轻摇此扇,就着满街炸臭干子和绍兴黄酒的味道,便"扇"出了这座会稽古城独有的市井风情。  相似文献   

10.
好事做到底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陆续开办了一批农字号节目,一套有《田野》,二套有《金土地》,七套更有《农村经济》《农村各地》《科技苑》《致富经》等,在整个频道中唱起了主角。大约从年初开始,这套本已加密的节目又开路播出,为农民收看开了方便之门。有人为此激动欢呼,称赞这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善举”。的确,电视台重视农业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是一件识大体、顺民心的明智之举。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业上去了,农民富裕并素质提高了,我们的日子才能过得踏实,各项事仆其中包括广播电视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用“适销…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我连续出差三次,到过三个省会和几个省辖市。每到一地,我必到新华书店去参观访问。一路上,我听到好事三数则。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我今天想反其道而行,把好事传一传,供各地同行参考。在一次讨论古旧书的会议上,我又想起了开架、闭架的问题。如果经营古旧书仍然不许读者去摸书,那就关门好了。我问了一声,你们那里是开架,还是闭架? 很多同志异口同声地答曰:“我们那里是开架!”“我们从来不闭架!”会上引起一片掌声。我心中为之大喜。多年来,我为此奋斗,现在  相似文献   

12.
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制定不切实际的规定,造成那么多加强员花90元买下内容无法兑现的IC信息管理卡,害苦了众多加强员,在事实面前,应该从如何实际出发,并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妥善解决呢?[编按]  相似文献   

13.
张黎明 《新闻记者》2003,(11):41-4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与世界先进国家开始接轨。既然是接轨,就要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来办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因为市场经济本质是自由经济和法治经济,世贸组织的条文约束的主要对象是政府,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按照经济体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和独立公正的司法体系。例如腐败问题,现在的确很严重,而且已经不是极少数的问题了,一抓就是一窝子,令人怵目惊心。我们也想了不少办法,为什么总治不了?关键是没让人民来充分监督。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的“中共诸君如何避免历史周…  相似文献   

14.
当IT普及阶段,CIO成为企业IT建设的主角,但是当需求成为IT前进的驱动力时,CIO则变成了企业IT建设的配角。从主角到配角,CIO的位置似乎有些下落,但是今天的企业则更需要一个唱主角的CIO,只不过要求这个CIO具备更有战略性的眼光,和一个IT服务提供者的心态。  相似文献   

15.
新闻透明度纷争已有多年,此亦一是,彼亦一是非,但反对新闻要透明的却没有,关键在于透明到什么程度! 我想在当前透明还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是否可使好事先透明一下呢?这大约没有异议吧?可是,目前好事也并非完全透明,请看7月9日新民晚报头版有一引人注目的新闻:“一批名演员主动纳税”,文中表扬的两例,虽有其名(王文娟与张骏祥),却无其实。比如他们到底纳税多少,文中不作丝毫交代,总使人有点遗憾。我想作为为文者,一定掌握他俩  相似文献   

16.
拜读了贵珍同志《我是一个新闻“导演》一文,深思再三,对此观点也不敢苟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是新闻界公认的。这就是说,别人做的新闻事实,通过记者和传播手段(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等)告诉读者,听  相似文献   

17.
记者,记者     
吴元栋同志打电话来约稿,他说我很久没有为《新 闻记者》写文章了。看来此债是非还不可了。 我这个人,对于“新闻记者”这四个字,情有独钟。我1932年参加新闻工作,到1993年奉命离休,在这个岗位上整整干了60多年。记得1938年我们在汉口办的刊物,也叫《新闻记者》,那四个字,还是于右任老先生的手笔。往事历历,怎么可以不写文章呢, 但现在写文章确也很难。前不久,报上多了江西乐平一个摄影记者和浙江富阳一个记者被“整”的故事,我觉得作为一个名叫《新闻记者》的刊物,是不能不发表一点意见的,但一问,编辑部却给…  相似文献   

18.
记者是什么?有人说是社会的良心,有人说是航船上的嘹望者,有人说是无冕之王,有人说是新闻民工……记者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每一名记者认真思考和审视的命题。我的体会是,记者首先是公民,然后才是记者。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媒体上各种版本的年度十大新闻纷纷登台亮相,其中一个评选最有意思,那就是年度“十大假新闻”。上海《新闻记者》杂志主办的新闻打假历时7年,他们的神经虽然多多少少已经有些麻木,但面对又一个年度里如此众多的假新闻,作为传媒人,仍然痛并羞愧着:这样的“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何时是尽头?  相似文献   

20.
我认识几个在新闻单位工作的年轻同行,因为经营着各自的法制报道栏目,所以他们都开着带有"110"字样的警车.天天就那样开着警车工作,开着"110"上下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