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就体育锻炼作为非药物治疗手段对哮喘儿童的肺功能、最大摄氧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循证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2021年第1期),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维普,万方和CNKI数据库中有关体育锻炼对哮喘儿童肺功能、最大摄氧量和生活质量的影...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 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对30~50岁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餐后血糖控制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4位男性T2D受试者[年龄:(42.6±6.5)岁]进行3次交叉随机自身对照试验,每次干预均在早餐后1 h进行,分别为:1)HIIT,高强度运动以90%V O2max强度骑功率车7组×1 min/组,低强度运动以30%V O2max强度骑功率车7组×2 min/组,热身以60%V O2max强度骑功率车4 min,恢复以40%V O2max强度骑功率车5 min;2)MICT,以50%V O2max强度持续骑功率车30 min;3)安静对照(CON)在功率车上静坐30 min,每次干预间隔10天。受试者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1 h 3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  相似文献   

3.
吴征 《精武》2012,(3):15-16
目的探讨运姊康复在改善慢性心力衰蝎患者心功能、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本晚治疗的108心力衰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姐54例和对照姐54例。对熏担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量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泰衄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数和6分钟内的步行距离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者三方面均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运动康复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量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运动预适应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并探讨miR-214信号途径在其间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SED-H2O)、安静造模组(SED-DSS)、高强度间歇运动造模组(HIE-DSS)和持续有氧运动造模组(CAE-DSS),SED组与各造模组(SED-DSS、HIE-DSS和CAE-DSS组)进行8周相应干预后分别自由饮用蒸馏水7天或自由饮用DSS溶液7天进行UC造模。实验后取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miR-214信号通路各基因表达量以及NF-κB活性。结果:与SED-DSS组比较,CAE-DSS组组织病理学评分下降,miR-214、Akt、TNF-α、IL-6 mRNA表达以及NF-κB活性降低(P <0.05),PTEN、PDLIM2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 <0.05);HIE-DSS组组织病理学评分增加,miR-214、Akt、IL-1β、IL-6、IL-17 mRNA表达和NF-κB活性升高(P <0.05),...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对40名自愿参与的男性大学生施加8周的功能性力量和传统力量训练,以期通过基于下肢运动生物力学、FMS和运动能力测试,探究功能性力量与传统力量的训练效果,进而为大学生进行功能性和传统力量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建议。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了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照组进行了8周的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并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了下肢内外翻力矩、FMS和运动能力测试。研究结论:(1)持续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功能动作质量(FMS),但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并没有对功能动作质量的提高带来更显著的效果;然而对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影响要显著优于传统力量训练。(2)持续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更能提高大学生的速度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灵敏素质,然而其对下肢的弹跳能力的影响却远不如传统力量训练,弹跳能力仍需要进行大的抗阻力量训练才能得到显著提高。(3)功能性力量训练不能替代传统力量训练对于肌肉的力量、爆发力以及平衡能力的影响,因此,在力量训练时,应当考虑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和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运动能力的不同影响,有选择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心血管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探究有氧运动改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关于HIIT和MICT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成果,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通过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数据,采用Sata15.0、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1篇,涉及受试者327名。实验组(HIIT)与对照组(MICT)相比,对心血管改善作用相近,对高密度脂蛋白(HDL-C)改善程度略优于对照组(WMD=0.062,95%CI,0.005-0.119,P=0.033),对低密度脂蛋白(LDL-C)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WMD=-0.001,95%CI,-0.159-0.158,P=0.995),对总胆固醇(TC)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WMD=0.021,95%CI,-0.177-0.220,P=0.834),对甘油三酯(TRG)改善程度不及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高强度间歇训练(HIT)方案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生理适应以及肌肉损伤的影响。方法 45名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上肢HIT组、下肢HIT组和对照组,每组n=15。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上肢HIT组和下肢HIT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分别进行4周(2次/周)上肢或下肢HIT方案训练。于实验前后通过递增负荷实验测定有氧运动能力,Wingate实验测定无氧运动能力,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睾酮(T)和皮质醇(C)含量。结果上肢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时,上肢HIT组最大有氧功率(MAP)增加(P<0.05),下肢HIT组乳酸阈功率(P_(LT))升高(P<0.05)。下肢Wingate实验时,下肢HIT组第4次全力蹬车时的平均功率(MP)和峰值功率(PP)上升(P<0.05),第3和第4次全力蹬车时的血乳酸下降(P<0.05)。下肢HIT组T/C比值上调(P<0.05)。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上肢HIT仅改善上肢有氧运动能力,而下肢HIT则同时提高上肢有氧运动能力和下肢无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8周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上患有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个组,一组进行为期8周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n=40),另一组为对照组(n=47).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8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得分(MDNS)及神经病变生活质量(NQOL)具有统计学差异.具体来说,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感觉症状评分、日常生活活动受限、社会关系评分、具体生活质量评分、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以及MQOL总评分均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NQOL).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即实现"健康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太极拳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养生健身功效,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了练习太极拳运动当中。文章就习练太极拳对中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的影响,探讨太极拳对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效应,以更好地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0.
陈荣  李世昌 《体育学刊》2011,(5):139-144
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着近一半老年女性的生活,主要表现为生活质量和身体机能的下降。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对骨的健康很重要。但很少有关于运动对低骨量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且运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也存在争议。通过文献检索,采用PEDro Scale方法,筛选出了4篇文献,并对其中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元分析,比较运动对患有骨质疏松或者骨量减少的绝经后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组更能有效地改善身体功能、疼痛、生理机能和活力。联合运动和团体运动项目对于身体功能、疼痛和活力的改善有更好的效果,但是运动时间的长短不同,效果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1.
运动、氧化应激与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业已证明,剧烈运动与机体的氧化应激所致的组织损伤相关.酶类和非酶类抗氧化系统在保护机体免受运动性氧化应激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运动训练可上调骨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以及谷胱苷肽(GSH)的含量,表现出很强的运动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亚健康、生活方式与运动健身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分析了人体“亚健康”形成的原因 ,论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亚健康”水平的影响 ,进而提出了体育健身对调节“亚健康”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张学领 《体育学刊》2016,(4):122-126
观察短期冲刺间歇训练对运动员运动中肌氧含量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将30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EG,n=15名)和对照组(CG,n=15名)。CG运动员正常训练,EG在正常训练基础上每周进行2次冲刺间歇训练,实验周期为4周。分别于实验前后利用递增负荷实验测定有氧运动能力;30 s Wingate实验测定无氧运动能力;近红外光谱测定技术(NIRS)监测高强度间歇运动实验中(反复5次30 s Wingate实验,间歇期4 min)股外侧肌氧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实验后,组内与实验前比较,EG受试者递增负荷实验时的最大摄氧量和最大有氧功率升高(P<0.05),1次Wingate实验时的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增加(P<0.05),间歇运动实验中氧合血红蛋白和氧合肌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肌红蛋白以及组织氧合指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均显著性升高(P<0.05),血红蛋白总量无显著性改变(P>0.05);CG受试者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果表明:短期冲刺间歇训练改善了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运动能力以及间歇运动时外周骨骼肌的摄氧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ⅡT)与中强度持续训练(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对中国超重或肥胖人群干预作用的有效性。方法:在中英文电子数据库中检索2017年12月之前所有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并对参考文献进行相关文献的补充检索,利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合并效应量。结果:研究共纳入13篇研究,HⅡT组和MICT组分别纳入214例和208例成年超重或肥胖患者。结果显示:HⅡT降低超重或肥胖患者体脂百分数[WMD=-1.23(95%CI=-2.31,-0.15),I2=68%]及提高最大摄氧量(VO2max)[WMD=1.02(95%CI=0.14,1.90),I2=0%]的能力优于MICT;而HⅡT和MICT对体重、BMIBody mass index)、瘦体重(LBM,Lean Body Mass)、腰围、臀围及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的改变无显著差异。结论:平均10.5周(3次/周以上)的最大摄氧量(VO2max)为85%~95%的高强度间歇训练(HⅡT)处方治疗降低中国超重或肥胖患者体脂量的能力优于中强度持续训练(MICT),但对其他体测指标方面两种运动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月经周期、口服避孕药对运动能力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女运动员月经周期对运动能力及口服避孕药对运动能力和体成分的影响,并对相关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丙酮酸的理化特性及补充丙酮酸对体重、体脂和运动能力的影响进行阐述,为进一步研究丙酮酸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学3~6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与感知运动能力、身体活动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评工具(TGMD-3)、感知运动能力分量表、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问卷对小学3~6年级437名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水平、感知运动能力进行调查;运用SPSS22.0和Mplus8.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用Bootstrap法分析变量之间的预测关系及中介效应。结果:男生的操控性技能、感知运动能力和身体活动水平高于女生(P<0.01);小学3~6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感知运动能力与身体活动水平呈低至中等正相关(r=0.103~0.477,P<0.05);小学3~6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预测感知运动能力(β=0.222,P<0.001),感知运动能力预测身体活动水平(β=0.569,P<0.001),感知运动能力在基本运动技能与身体活动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小学阶段重视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和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其身体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人每周运动次数、就诊次数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获得有效问卷898份,以描述性统计、T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等统计方法。结果:(1)每周运动5次以上的老年人在生理生命质量(PCS)及心理生命质量(MCS)得分较高,就诊次数较低。(2)与就诊次数相关的是运动次数、性别、年龄、是否参加健康检查、是否罹患慢性病、是否有工作,且达统计学意义。(3)老年人在75岁之后,在就诊次数有突然变差的现象,显示老化的程度在75岁是一个关键点。结论:每周运动3次的老年人,仅在心理生命质量(MCS)有较佳表现,而每周运动五次以上,则在生理生命质量(PCS)及心理生命质量(MCS)上都有较好的表现,同时在就诊次数上也较低,建议老年人采取"低强度、多次数"的运动方式,每周从事5次以上的运动,减少就诊次数,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同伴关系与青少年运动动机、行为投入的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运动友谊质量量表(SFQs)、同伴关系理论为基础,研制适应国内文化背景的青少年运动友谊质量量表.以Harter的行为动机理论和整体自我价值中介模型为理论基础,对参加体育训练的青少年进行测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能力知觉、同伴支持对青少年自尊、行为动机、情绪体验以及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两类同伴关系独立影响相关动机行为变量:能力知觉、同伴接纳通过自尊这一中介变量影响运动动机和运动投入;运动友谊质量可直接影响青少年运动动机和行为投入.(2)在开放性运动项目中,同伴关系可以显著影响青少年的运动动机和相关行为投入,在封闭性运动项目中,同伴关系可以影响运动动机,但对于相关行为投入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