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微观和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比,对宏观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新媒体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准度、效度、广度的同时,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挑战。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素逻辑,从打造和培育具有新媒体思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判断、搭建网络新媒体平台、营造新媒体良好生态环境,即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面临挑战时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新形势下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引导广大高校青年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的日益复杂化和社会结构的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总结已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是在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沟通以及共同活动中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现代社会带来了教育互动三个方面的困境,成为教育互动实现的障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互动的实现模式,包括以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构建平等对话平台为方式、以走向实践、走向生活为旨趣三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6.
李杰 《林区教学》2014,(9):80-82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可以帮助人们树立尊重自然、万物平等的思想,形成"知足知止"的发展理念,最终形成一种新的生态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需要生态制度、生态德育和生态文化的多方面建设来共同保证。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步,负面新闻逐步公之于众,其对高校思政教育课的影响越来越大,使之对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本文就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来探究负面新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负面影响及其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希望能够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9.
人文关怀符合人的本性要求,体现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具有人文关怀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引导学生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0.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别是研究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是新世纪的治国方略,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治理国家."以德治国"与德治传统有所不同,与"依法治国"并行不悖,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德法并治的治国思想是在高度、深刻总结古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治国方略,包含着丰富而博大的思想内涵,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得益彰,不可偏废;法律和道德作为社会规范手段各有其优势又各有其局限性,两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3.
法治是现代的明成果和标志,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着人类社会更高类型的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意味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德治是时代与历史继承性的统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明史,伦理道德化十分丰富,德治德政思想源远流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针的同时.开辟了以德治国的新境界。以德治国是中华的内政之要。法治与德治的辩证统一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融相契。法治与德治在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功能上有着动力与制衡、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德治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德治国,大力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人假设引入政治领域,从而阻断了德治介入政治的途径.本文从经济人假设的人性基础和制度基础分析入手,打通政治活动中伦理介入的通道.只有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从以人为本的意义上整合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16.
道德目标和法治目标的达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道德目标的达成,除了国家这一基本主体之外,还有其他主体,他们之间在这一目标的实现上没有主从的等级结构,反倒是国家在介入道德领域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受到严格的限制。因此我们有必要考察国家这一主体在这一系统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对国家主体的这种定位探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法律和道德都是治理国家与社会的工具 ,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只有实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才能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郭店楚简老子乙以为道,守道为中心言道家之用,认为治人事天是道家的责任,这是春秋道家对社会有所施为的积极表现,老子乙从自我贬损,绝学而顺其自然,爱身自重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全面论述以“道”修身,最后提出了“清静为天下定”的主张,希望不仅个人实行清静这一原则,而且一家,一乡,一帮以至天下都实行这一原则,从而克服贪欲,使天下得到安定。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治国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辛亥革命前 ,提出以代议政治为核心的五权方案 ;五四运动前 ,从代议政治向全民政治转变 ,提出民治方案 ;五四运动后 ,发展和完善体现人民民主和幸福的全民政治的思想 ,创立了五权宪法和民生立法方案。  相似文献   

20.
明朝中后期杰出的思想家李贽提出了“因其时,用其术”的治国思想,他激烈地反对封建礼教、封建等级,反对因循守旧理论,提出了国性牖民、人人平等、安民养民、因时制宜的治国从政主张.李贽的治国思想直到今天仍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