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建构在普遍语用学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理性“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完成了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换,通过重建理性来摆脱主体哲学的困境,为重新实现合理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哈贝马斯以化解现代资本主义危机、寻找经济发展与社会交往的和谐为目的提出交往理性观,倡导人与人平等共处,协商对话,反对外来干涉,主张还原交往行为之本来面目。这一交往理性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交往理性克服工具理性的膨胀和现代理性的分裂,捍卫了现代性及启蒙运动所倡导的人的解放或发展之路,将理性观拓展到富于实践、辩证特点的时代新境界。高职院校要审视其德育教育困境,置换其令人诟病的理性基础,导入契合多元交往、和谐发展时代特征的德育新理念即交往理性。高职德育应在目标内容上实现价值理性的统帅,话语方式上采取交往对话式,德育载体上构建交往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4.
价值理性是用来寻找价值的根据或给价值提供基础的理性。当前德育目的的内容存在价值理性缺失的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工具主义肆虐,德育深受其害;另外,我国源远流长的德育缺少价值理性的传统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有助于建构理性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学交往理性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社会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生成。基于此,在现代课堂教学交往中,合理性的教学交往应以目的性交往统整工具性交往,以凸显主体间的对话意识为旨归以及借助有效的言语行为从而达成师生间的相互理解和坚持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在他的交往行为理论中指出,交往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言语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当前中小学德育低效,已是不争的事实。德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扭曲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难以相互理解和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7.
8.
陈志刚 《教学与研究》2004,11(11):16-22
哈贝马斯在反思韦伯和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批判的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主体间性为中心的交往理性思想,试图以交往理性的发展来克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斯对微观生活世界、政治异化的分析是对马克思的有益补充,但他误解了马克思的实践思想,错误地批判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因为没有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局限于语言哲学的范畴,哈贝马斯自己也没有摆脱意识哲学的困境,其交往理性思想最终不过是一种乌托邦。  相似文献   

9.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交往观,作为其历史哲学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在西方盛极一时。以其所创立的普遍语用学为理论基础,同时结合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性的现实批判,并以交往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社会批判理论,虽然从根本上讲是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背道而驰的,但是其中某些观点,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对于我们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质是反映事物特性或特殊矛盾的范畴,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德育的本质,就是构成德育这一事物的多种要素及其内在联系,以及它所包含的各种特殊矛盾及其运动。交往德育的本质表现为一种生存联系及生命运动,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又表现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在此即是师生(主体)的需要与满足其需要的外界物(客体)之间的一种觉解关系。  相似文献   

11.
西方哲学在黑格尔之后开出了各种各样的花朵,有视黑格尔哲学体系如死狗而予以抛弃进而趋向非理性的生命哲学,也有对黑格尔哲学正视及批判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结合时代问题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以往哲学的形而上学特性,而且表明了哲学的关键在于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影响人们的实际生活,而并非只是一些悬于高阁的空疏言论。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性,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而作为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回应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问题,也就是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在实践中展开,并至于何种境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出发,通过探讨"自我""理性"和"语言"几个重要概念的主体间性问题,揭示了翻译活动是译者、作者和读者主体之间的理性交往过程,他们之间只有通过平等的对话和理性的相互制约,才能达成翻译的成功,为避免极端的翻译方法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交往观,作为其历史哲学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在西方盛极一时。以其所创立的普遍语用学为理论基础,同时结合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性的现实批判,并以交往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社会批判理论,虽然从根本上讲是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背道而驰的,但是其中某些观点,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对于我们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教授治学的提出及其实践,是破除工具理性对高等教育的掌控,使高等教育回归理性本真的时代选择。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出发,高校教授治学中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协调,学术团体内部的沟通以及学术团体与普通教师的交流等均是交往理性可资实践的领域。营造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建立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合作共生的制度规范,完善高校学术组织内部沟通协调机制,是交往理性视域下高校教授治学理性成长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实施素质教育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老师在一切活动之前必须先制订活动目标,并且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朝这一目标努力,在其活动中明辨是非,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校内师生间、学生间的交往,同样也存在着德育功能。老师要把握好双重角色的转换,把握好非组织群体的方向,以较佳的交往促进教育,用交往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  相似文献   

17.
从师生互动的意图是"影响学生"还是"促进理解"来分析,教学互动可分为策略理性(目的)教学互动与交往理性教学互动.策略理性教学互动旨在通过互动而对学生"施加影响".交往理性的教学互动,是指师生之间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旨归、以生成为指向、通过师生对话与商谈而达成理解与共识.实现交往理性的教学互动,需要师生拥有共同的生活世界、语言的交往使用以及师生身份角色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交往是交往德育的基本媒介,交往在交往德育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建基于生活世界之开放而自由的主体间意义关系情境中的交往德育,也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的,渗透、潜积、蕴涵、牵涉于其中,超不出其畛域."生活世界"是交往德育的基地,是德育交往以致于人的觉解和品德生成之所.  相似文献   

19.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教师继续教育中表达了不同的诉求,它们作为人类思维的有机统一体,虽然存在着差异,但大体是和谐的。体现了和谐理性观的教师继续教育,突出强调人权观、专业观、和谐观和全面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可以借鉴多种教育方式。我们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交往行动理论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过程中,就是要注重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与交往,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有效、合理、正常的指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会贯通交往理性,一方面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理性的认识互动交往的不足与弊端,在交往中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把交往中的障碍、压力和不良习惯控制在最小限度;另一方面要学会理性交往,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交往中提升各自的交往资质,遵循共同的交往原则和规范,合理调控自身情绪,能够换位思考,真诚地对待自我、他人以及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形成普遍的交往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