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感是物我和谐的结果,而美感极致是在把美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美感的高层次状态,是一种高峰体验,从表现形式来讲,美感极致具有个人直觉性,是对象的审美性质和主体的审美能力结成的相互对立而又相互适应关系的外在的直觉表现,从表现内容上看,美感极致则是对一般美感的扬弃,它具有超越物我,超越时空,超功利性等特点。美感极致状态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美好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美感的培养与引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学如何以情动人,增强感染力。使学生顿感“无边光景一时新”,从而产生一种愉悦。一种共鸣,这就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唤起学生的审美心理。根据美感特征。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便于操作,使学生对作品的审美体验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尝试着引导学生采用点评式的方法阅读和鉴赏学作品。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饱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有所感悟,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教学中,教师合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师生间相互信任、理解,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丰富了学生,充实了自己。[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传统美学把美感体验中的人类正常需求和欲望排除在审美活动之外,从而忽略了美感体验中的生命内涵,使其难免蕴含了非人性的因素。但强调审美中的生活活动的同时,也不能以人的自然属性代替人的内在本质特征,否则必然把人还原为动物。  相似文献   

7.
审美体验是美感的深化,与美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触类旁通,不即不离是审美体验的重要特性,它还具有超实感性与类似性。对这种微妙的心理过程需要通过“亲证”加以体察,它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在写作抒情性作品时只有借助审美体验才能准确表达内在的复杂感情,在抒情性作品的阅读鉴赏中,也只有通过审美体验“披入情”,才能体察作品情感发展变化的动态流程。传达审美体验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阐述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弊端,提出音乐欣赏应注意学生的美感体验,强调在教学中做到以情为本,发挥情感体验的作用;探讨了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美感体验的问题;并指出美感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小学生的语文教材大都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理解,进而学习的名家大作,取材用心,辞藻华美,无不体现着语言文字的美感。老师在指导同学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优美时应有一定的基础。如何引导同学们学习好名家名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何谓体验、体验与认识、领会与直觉、符号与意义四个方面论述了艺术美感的发生;同时将艺术的美感体验发生的问题始终放在“艺术活动”这一动态的过程之中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1.
周健粦 《广东教育》2009,(12):37-38
本文讨论了美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具体分析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感,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美感的培养与引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14.
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着重知识传递,轻个性体验的现象。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其目的已不是单一的求知,而是更为关注和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体验、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教师要以自己对文本独到的见解进行高屋见瓴的引导、启迪和提升,并作出必要的价值判断。引导策略包括:创设体验阅读情境,亲近文本,设置问题,对话交流,评点体验。  相似文献   

15.
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着重知识传递,轻个性体验的现象。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其目的已不是单一的求知,而是更为关注和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体验、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教师要以自己对文本独到的见解进行高屋见瓴的引导、启迪和提升,并作出必要的价值判断。引导策略包括:创设体验阅读情境,亲近文本,设置问题,对话交流,评点体验。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本选编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根据课文的不同内质去深入挖掘和分析,理性指导与点拨,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指导学生直观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各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号。语言文字作为文学作品的形式符号,不仅具有  相似文献   

17.
林婧影 《福建教育》2005,(11A):23-24
阅读教学既要引导学生体验,也要引导思维,促进体验和思维发挥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教材文章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抓住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不同文体特点,在审美的心态下,发掘其蕴涵着的美的因素。让学生心情自由、愉快而轻松地掌握知识尤为重要,为此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语文美育主要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教学当中。但是,我们在此过程中,往往只片面追求阅读理解的效果,笼统而急功近利地让学生感知文本的美。即便关注了审美过程,也往往脱离学生生活与审美实际,不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体验、领会文章  相似文献   

20.
西方体验美学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它的意义在于突出了个人的亲历,又注重对他人体验的感悟。体验阅读的特点表现为超越性、亲历性和直觉性。当前文学文本阅读教学中的现状暴露为教师、学生缺乏个性阅读体验和阅读课堂缺乏真正的实践活动等缺点,而体验阅读教学能够真正深入文学文本的实质,确保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体验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为以课堂开放促进体验,以表达整合体验,以理性深化体验,真正通过体验达到理解文学文本与自身意义构建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