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当今中国农业女性成为生产的主力,由于传统文化、习俗影响,农村留守妇女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而教育又近似将这一群体边缘化,提升农村留守妇女综合素质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在"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的中国式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户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有效率的灌溉单元。取消农业税后,随着村社组织退出共同生产事务,理性的、原子化的小农因为无法组织起集体行动,而不得不选择小微型水利这种高成本、高风险的灌溉方式。因此,唯有改变国家支农政策,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才可能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实现与大中型水利的对接,从而实现有效灌溉。  相似文献   

3.
运用课题组专家制定的《农村留守妇女综合素质》问卷调查表,在对河南省外出打工比较集中的固始、新蔡和太康三个大县149名农村留守妇女综合素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评价了留守妇女综合素质现状。结果显示:留守妇女综合素质得分率为65.2%;人格素质、心理素质、角色素质相对较好,但长期的劳动和技术的缺乏使得留守妇女的身体素质和能力素质不容乐观;进而提出在全面加快中原农村经济建设中,在重视和提高留守妇女综合素质的同时,重点提高身体素质和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形成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即激进式改革道路和渐进式改革道路.本文对两条改革道路做了比较分析,揭示出两者表现在制度变迁的各个方面的差异.中国的改革无疑是渐进式改革的典范,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改革的难度加深和边际成本的递增,渐进式改革暴露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柯 《学周刊C版》2019,(17):189-189
随着中国城镇中大批农民工的出现,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群体。留守妇女家庭的亲子关系直接影响着子女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通过重点阐述亲子关系的特点,分析了当前农村留守妇女亲子关系现状,并提出了通过亲子关系促进留守妇女子女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于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心理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综述了目前相关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农村留守妇女概念、研究留守妇女心理的方法、留守妇女心理研究的现状、影响农村留守妇女心理的因素、改善农村留守妇女心理的对策以及留守妇女心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等。文章认为,目前的留守妇女心理研究存在界定模糊、定性研究过多、定量研究过少、取样的范围狭窄、样本量太小等问题,而且理论指导和学科基础过于单一。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使得留守妇女群体出现。同时期,城乡差距逐渐加大,农民在注重物质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对于留守在村落里的妇女来说更是如此。基于此,文章主要对针对留守妇女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等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妇女农业技术培训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建构有效的农业技术培训模式和途径是农村留守妇女接受培训的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培训原则、培训模式、培训途径,希望对农村留守妇女农业技术培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妇女是我国社会转型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加大对农村留守妇女教育与培训是留守妇女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留守妇女家庭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新农村建设目标全面实现的内在要求。我国业已开展的留守妇女教育、培训工作尚存在缺乏制度化、常态化,受众比例偏小、内容单一、区域失衡严重,供给主体单一、培训方式欠灵活,师资匮乏、经费来源不足,管理缺失、评价机制缺乏等问题。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妇女教育与培训支持体系,要尽快摸清实情,建章立制;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先进个体的激励作用;要在对留守妇女的教育、培训供给上呼朋引伴,在教育内容与方式上因材(才)施教,要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招贤纳士,同时在经费投入上开源节流;要加强培训管理,建立严格的培训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对网店客服受店主青睐需求量大的原因进行解释性研究,发现从店主自身、拥有的资源、利益来看,店主招聘客服是一种理性选择行为,达到个人的帕累托最优,从个体行为到群体行为有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农村留守妇女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已经有600多万农村留守妇女,她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农业生产的生力军和新生活创造者的重要角色。因此,充分认识现实生活中农村留守妇女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索操作性强的社会支持途径,对促进农村留守妇女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增进社会和谐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面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和城市就业竞争加剧的现状,大学生原本有意在城市就业以实现个人价值、贡献社会的理想受到限制,选择到农村做村官可谓是开辟就业新思路.大学生村官由开始时的个别现象逐渐形成一种趋势,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学术界也纷纷对此现象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与讨论.仅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对大学生选择村官现象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农村留守妇女这个特殊群体也开始出现。留守妇女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自身也面临着劳动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家庭教育困难、精神生活匮乏等生存困境。将农村留守妇女纳入成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视野,将更好地发挥女性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同时也是女性自身寻求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困境及原因,提出了成人教育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困境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在农村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农村留守妇女群体,虽然留守妇女依旧看守着家园,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然而在经济时代的发展下,她们的生活也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她们有越来越多的业余生活,本文探讨农村留守妇女的业余生活安排,并试图利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改变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首先阐述该理论在高校学生专业选择中的适切性;然后通过调查问卷描述"按类招生"学生选择专业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做了两两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数学模型分析。调查问卷分析显示学生选择专业其有较高的理性成份,并且比较注重专业自身实力。高校应当帮助学生完善专业选择的信息资源、逐步扩大学生专业的选择空间,并且以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伴随农村男性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对"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应当给予更多关注,本文以吉林省四平地区为例,分析了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06年在江苏、湖北和甘肃三地进行的实地调查,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状况、老人赡养、子女抚育、婚姻现状、闲暇生活进行分析和地区间的比较,指出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在农村社会经济生活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和社会各界应更多关注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参与农村社会生产生活和公共事务的相关权益及制度建设问题,为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彭娟 《青海师专学报》2006,26(3):154-156
由于传统的性别规范和角色分工、城市就业市场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以及妇女自身素质的限制,使得在家庭决策的过程中,妇女被排除在外出就业的考虑之外.在男性劳动力"缺席"的情况下,一方面,留守妇女的权利空间扩大、收入边界清晰化.另一方面,对留守妇女的婚姻家庭及自身发展都有着诸多不利影响.对留守妇女婚姻家庭方面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受到威胁以及妇女在家中收入比重的下降,增加了她们对男性的依赖,固化了其不利地位.对留守妇女自身发展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强度的增加、女性农业化限制了妇女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活动的选择与参与、情感沟通途径的缺乏不利于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20.
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妇女作为民工流动的保障前提,她们的生活状况却往往被人忽视。文章描述了农村留守女社会支持网现状,分析缺社会支持网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其社会支持网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