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高职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提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精准性。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西某高职院校两届新生进行测试和分析。结论:(1)与高职学生常模相比,广西高职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2)广西地区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生源地、专业、民族和升学方式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建立心理档案,实现数据共享;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发挥联动效应;重视差异,定制个性化育人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职院校2 716名90后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表明:90后高职新生中有15.2%的学生存在有心理健康问题;90后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城乡、家庭子女数量差异;在培养模式方面,订单式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订单学生。  相似文献   

3.
采用心理测试工具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职院校2011级6415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整体状态处于正常水平,但也有25%左右学生的测评数据表明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抑郁等方面,且学生性别及成长环境与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结论:高职院校新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者占有一定比例,应重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对心理健康高危人群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本文运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0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普查结果表明,大一新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3%,较前几年有所下降。结合新生的心理特点,本文建议从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朋辈心理辅导等方面对新生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对心理健康高危人群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本文运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0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普查结果表明,大一新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3%,较前几年有所下降。结合新生的心理特点,建议从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朋辈心理辅导等方面对新生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L.R.Derogatis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赣中南地区2116名高职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男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以18岁为分界点,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来自城镇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来自农村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大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7.
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高职新生在大学生活中的心理健康状况,增强其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笔者选取四所高职院校的4814名2008级新生,运用SCL-90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结果发现,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我们要加强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关注新生中的各类特殊团体,充分考虑性别、城乡、专业等因素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有区别、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金鑫 《辽宁教育》2012,(15):35-36
由于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教学方式,很多"90后"新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的特殊性,总结经验,进一步探讨高职院校面向新生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症状自测量表(SCL-90)对某高校04级和05级高职高专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结果两个年级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达到44.86%和48.33%,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职新生不健康心理将对他们当前的学业和未来的择业、就业带来极大危害。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积极倡导高职生自我教育是提高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4012名新生SCL-90测试分析与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4012名2008级高职新生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得出相关结果,对掌握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参考价值,同时还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思考。普查结果表明,问题检出率为13.2%,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敌对、精神病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另外,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状况,以一所高职院校2011级全体新生为被试,采用UPI问卷对其进行心理普查。普查结果显示:高职新生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是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困扰、自信不足、强迫症状和神经衰弱四个方面。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学生来源、性别、学科以及独生与非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高职护理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高职护理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评价工具,对本院296名高职护理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将SCL-90测查值与普通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并对不同生源学生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与大学生常模相比,高职护理新生的九个影响因子均低于普通大学生常模,且有极显著意义(P〈0.01);普高生源高职护理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除敌对因子外,其它因子均高于中职生源高职护理新生。结论:高职护理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中职生源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普高生源学生。  相似文献   

13.
460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0名高职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查,结果表明:1.大多数学生295人(占79.3%)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0.7%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2.高职新生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大学生常模,“抑郁”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常模(p〈.01);3.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专业、城乡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探讨“90后”高职新生的适应状况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采取方便取样法,抽取772名“90后”高职新生进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SCL90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测验。结果显示“90后”高职新生适应状况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将有利于降低适应状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o)对239名高职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大学新生SCL-90除了“恐惧”因子外,其它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的强迫因子分高于女生,有显著差异。高职大学新生人格特征良好.积极。针对高职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提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健全高职大学生的人格.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职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民办高职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评定工具,对我校612名新入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民办高职医学新生SCL—90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其主要问题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敌对等;尽管如此,但大部分(91%)同学仍属于心理健康者的行列。结论民办高职医学新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学校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程度不一,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以2013年新生测评为例,根据对新生心理测评的分析结果显示:27%左右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其中8.70%的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障碍倾向。主要表现为:强迫、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总结提出七点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重视"新生适应"主题教育和专业教育;细致开展测评工作、教育宣传和约谈跟踪并重;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作用;扩大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术研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倡班级文化建设,关爱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18.
文中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通化师范学院2007级部分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女生在人际敏感、焦虑以及敌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系别的学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敌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职护理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问卷对564名护理专业新生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全国青年组进行比较。结果:(1)护理新生F2和F7因子高于全国青年组并有显著差异,而F3、F4、F6、F8等各症状因子都显著低于全国青年组。(2)五年专新生与高职单招新生比较,在F1、F2、F4、F5、F6、F9、等因子上差异显著、(3)在F1、F6二因子上五年专新生得分显著高于高职高招新生。(4)高职高招新生在多个因子得分上都高于高职单招新生,其中F2、F5等因子差异显著。结论:高职护理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高于全国青年组。在五年专、高职单招、高职高招新生间存在某些症状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测验(88题成人版EPQ)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内蒙古医科大学近40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在大学新生群体中存在多种人格类型分布,新生样本心理健康水平较高;(2)不同人格类型的心理健康与常模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启发性意义;(3)医学新生的神经质(N)与精神质(P)得分越高,相对SCL-90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内外倾(E)与掩饰性(L)得分越高,相对SCL-90因子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则越高,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测试时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