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泽东毕生对鲁迅充满敬意,他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中国的第一个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的确,阅读鲁迅的作品,感受鲁迅的作品,你会越来越感受到他的思想的深邃。《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10月。“三·一八惨案”后,由于鲁迅先生积极支持进步青年的爱国行动,受到反动势力的通缉和反动文化界的迫害,不得已来到厦门,在厦门大学任教。在仍然摆脱不了恶势力纠缠的情况下,在激愤之中鲁迅先生写下了此文,本意在缅怀恩师,却也写出了作者在日本求学时的生活片断,把自己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斗争结合起来,以…  相似文献   

2.
读过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一个生活马虎,穿着粗心的藤野先生便立马在头脑立了起来。文章中有这样一个鲜活的细节描写: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相似文献   

3.
时代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创作时间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一个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使他改变了初衷。片中。中国人眼睁睁看着日本人枪杀为俄国人作侦探的中国同胞时的麻木神情给鲁迅带来了很大的刺激。  相似文献   

4.
文本解读并不能只是关注语文要素的拆解,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文本和现实之间联系进行研判,这不仅是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也是对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回归。本文以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为例,从现实主义视角出发,进行例证式解读,意在提高学生现实主义文学的解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藤野先生》一文写的是不是藤野先生,有人认为作者所写的不是藤野先生或者不完全是藤野先生。然《藤野先生》一文写的是藤野先生,这一观点是无可争辩的。  相似文献   

6.
7.
写作回放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马和驴》的故事。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负担,却驮上了所有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一、了解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思想。二、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重点:理解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难点: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教学时数:一节课教学步骤:一、导课1998年11月2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日本仙台市参观了鲁迅纪念碑(投影仪显示图片),仙台市长藤井黎把鲁迅先生的孙女周宁(现住东京)和摩野先生的孙子藤野幸弥介绍给江主席。鲁迅纪念碑为什么建在日本仙台呢?(生:鲁迅在日本仙…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自尊心特强,他一生都在全力护卫着这份尊严,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了一生。鲁迅的心灵也格外敏感,种种世态人情,都会波及他的感情,甚至造成伤害。自尊而敏感的性格,使鲁迅成为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也使他的人生总是动荡不安。但鲁迅的自尊,不是出于个人名利得失上的自尊,而是建立在人格的尊严乃至民族的尊严基础上的自尊。他的敏感不是那种自我封闭式的神经过敏,而是一个赤子眼里揉不得沙  相似文献   

10.
藤野先生是不是本文的主要人物呢?它涉及如何来确定文本主要人物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重新审视《藤野先生》一文,我们要跳出纯粹的这篇课文,把它放到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部大的散文集中考虑,最终的结果是让《藤野先生》一文具有了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藤野先生是不是本文的主要人物呢?它涉及如何来确定文本主要人物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重新审视《藤野先生》一文,我们要跳出纯粹的这篇课文,把它放到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部大的散文集中考虑,最终的结果是让《藤野先生》一文具有了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教学《藤野先生》一文,已有两三次。教学过程中免不了对这篇文章作一些分析与思考,越想越觉得这篇文章的重点不是表现藤野先生的某一方面的品质,而是借对往昔的回忆,激励自己的斗志。藤野先生只是一个线索人物。  相似文献   

13.
《藤野先生》一文,以前曾教过多遍,但每当上完这一课,心情总是不能平衡,觉得自己在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想转变、文章的语言特点上,都没能讲透,不够到位,有一种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先生的感觉。为此,在再教此文时,我给学生拟了这样一个阅读提纲:1、作者离开东京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3、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4、本文语言的主要特色是什么?对这份提纲的第三题的设计,我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因为以前每教此文时,都离不开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而关于此文的主题,学生的观点也与教参的分析基本一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文…  相似文献   

14.
一、鲁迅弃矿学医的客观原因众所周知,鲁迅留日前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开矿。但为什么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了两年后改至仙台医专学医了呢?其原因,学术界一致认为有两点:一是为国;二是为民。那么,鲁迅先生当年下定决心弃矿学医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呢?事实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客观原因,这就是为己:为自己谋求一条生活的出路。我国著名的医学泰斗、浙江医科大学前身浙江医学专门学校的创始人之一、与鲁迅先生在日本弘文学院同时毕业的同室好友厉绥之先生曾回忆说,鲁迅等人是在南京矿路学堂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由官方派往日本的。赴日本前,南京方面曾…  相似文献   

15.
师:昨天,老师已经带领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内容,了解了课文的写作背景和文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学习了疑难词语.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这几个词. (屏显.生齐读.) 无非无怪无法无聊无非无从 师:这几个词是我们理解《藤野先生》的切入点.今天,我们就从理解这几个词语的含义人手,解读《藤野先生》,把握藤野先生的形象,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词语离不开语境.这几个词语分布在哪些句子中呢?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  相似文献   

16.
【学习重点】理解形散神聚的结构特色,掌握抓住人物主要特征表现思想品质的方法,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及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导析举要】一、本文是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叙事散文。作者早年因“绝望于孔夫子和他的之徒”,于1902年东渡日本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是鲁迅回顾自己1902年赴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学习本文我们要引导学生同鲁迅一起走进那段特殊的岁月,感受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而不屈奋斗的心路历程,学习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时以多角度、多层次的读为线索,就像品味陈年佳酿,让学生自主地用情来朗读,用心来体悟。  相似文献   

18.
《藤野先生》一文,以前曾教过多遍,但每当上完这一课,心情总是不能平衡,觉得自己在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想转变、文章的语言特点上,都没能讲透,不够到位,有一种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先生的感觉。为此,在再教此文时,我给学生拟了这样一个阅读提纲:1、作者离开东京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3、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4、本文语言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藤野先生》的主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本文并非主要写藤野先生,是歌颂藤野为主;也不是表现中日人民友谊为主;而是以表现作者寻找救国救民的爱国道路的爱国主义思想为主的。”这种说法有其片面性。首先,不应把鲁迅写作藤野先生》的思想基础当作文章的主题。作品中体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只是反映了问题的共性——作者写作《藤野先生》及其他许多作品的共同思想基础,不能看成《藤野先生》这一作品的个性。其次,从选材看,《藤野先  相似文献   

20.
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 ,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 ,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 ,除下帽来 ,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1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句话与后文哪句话呼应 ,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这句话与后文的“到别的地方去看看 ,如何呢”呼应 ,表露了对东京那帮浑浑噩噩的中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之情。]2 “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好吗 ?[原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