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生面临升学及毕业后走向社会,但很多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低下,经不起困难与挫折.学校体育要刻意地设置困难,使学生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挫折教育的意义,合理地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使学生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抗挫、耐挫、越挫越勇的心理基础,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2.
关于挫折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 :“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 ,增强承受挫折 ,适应环境的能力。”教育部在 199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以及在 2 0 0 1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 ,都提到要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一、挫折教育的涵义  所谓挫折教育 (又叫抗挫折教育、磨砺教育或磨难教育 ) ,指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 ,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  相似文献   

3.
家庭与学校要密切配合,教育学生辩证地对待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给学生自我调节方法,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和困难,增强他们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4.
挫折教育是国际国内公认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所谓挫折教育是指教育者有意识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挫折源,或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受教育者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中经受磨练,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对付挫折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从2008年10月开始,我们在四所实验校开展挫折教育的实践研究,2009年1月,申报立项为福州市第四届基础教育课题,2011年12月通过结题验收.  相似文献   

5.
家庭与学校要密切配合,教育学生辩证地对待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给学生自我调节方法,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和困难,增强他们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6.
挫折教育是从根本上教育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语文教学是挫折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为进行挫折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将挫折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时时刻刻在生活中教育学生。挫折是一道调味剂,遇到挫折时要有勇气面对,要有战胜挫折的信心,不畏惧、不妥协。  相似文献   

7.
一、教育学生正确审视和对待挫折 1.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在困难面前我们既要有和困难作斗争的思想准备,又要靠自身的力量和决心去克服它。不少学生之所以在挫折面前变得消沉、脆弱,关键在于他们一开始就缺少与困难作斗争的心理准备,把困难估计得不够。因而当生活或学习陷入困境时便怨天尤人,悲观失望,焦急不安。  相似文献   

8.
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青少年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中经受磨炼,受到教育,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对付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即磨难教育。在挫折中得到磨炼,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面临着时代和学习双重压力。高中学生唯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极强的耐挫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挫折教育,充分挖掘经典中蕴含的挫折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抗挫折能力,使其正确面对困难,真正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本文立足于挫折教育的内涵,结合一定的原则,分析了利用经典诵读加强抗挫教育的主要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
维护教师的权威与保护学生的自尊在实践中往往发生矛盾。这种矛盾凸现出挫折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教师应认识到,挫折教育不是一味地让学生遭受挫折,而是要让困难挫掉他们的骄娇二气,保护他们的勇气和锐气,并体会到教师的谆谆教诲,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 ,是培养学生正视挫折、承受挫折和抗挫能力的教育 ,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由于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 ,这给小学生学习数学造成一定的困难 ,要学好数学 ,学生就必须坚持不懈 ,刻苦努力 ,不断与困难作斗争。因此 ,数学教学也同样可成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良好手段。一、运用数学史料 ,提高对挫折的认识经常结合有关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向学生讲述一些数学发展史及数学家的奋斗史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数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它的产生、发展道路是极不平坦的 ,在这一进…  相似文献   

12.
笔者最近对学生进行一次调查,学生的心理问题令人担忧。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增强他们对挫折和困难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已成为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呢?一、教师要信任学生教师的信任与期望能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激励学生努...  相似文献   

13.
维护教师的权威与保护学生的自尊在实践中往往发生矛盾。这种矛盾凸现出挫折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教师应认识到,挫折教育不是一味地让学生遭受挫折,而是要让困难挫掉他们的骄娇二气,保护他们的勇气和锐气,并体会到教师的谆谆教诲,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挫折承受力,是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过硬心理素质、磨练他们意志的最好途径。鉴于当前中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及现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加强中学生的挫折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要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最根本的方法是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对待挫折。要教学生认识到成功当然是好事,但挫折未必就无益。挫折也可以产生再生力,使人从错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为了让学生能有一个完美的人格、健康的身心,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方面的教育,以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成才。否则,将来我们的学生就会在艰苦、复杂的情况面前无所适从,在困难和挫折的风浪面前难以应付。一、正确认识挫折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之所以会被挫折轻易地打倒,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挫折,缺乏应对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因此,研究挫折教育,探讨耐挫力形成的条件,分析认识挫折后的种种适应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呢?一、从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入手,在教育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以健康的心态迎接挑战1.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的健康心理。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冷静对待挫折,对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认识到遭遇挫折并不是命运的“不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人都会遇到挫折,所以一定要有应对挫折的思想准备。这样,当他们真正遇到挫折时,就不会不知所措。同时,正视挫折还应懂得辩证地分析困境,在比较中认识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所以,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的健康心理,使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要做生活的强者,必须接受各种挫折的挑战。2.掌握应对挫折的有效办法。仅有应对挫折的思想准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比如,在许多情...  相似文献   

17.
加强挫折教育以形成学生健康心理,培养健全人格,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当前,职业中学一部分学生心理易受挫折,即使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也往往在紧张的学习竞争中形成畸形的心理.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加强挫折教育,充分发挥激励手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德。研究探讨加强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及其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挫折教育的内涵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使其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挫折感。从挫折本身来说,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给人们带来痛苦和不幸,带来各种压力,甚至让人难以承受;但另一方面它又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更加坚强起来,甚至产生一种超越自身潜力的智慧。挫折教育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学生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中经受磨练,受到教育,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排解挫折的能力的一种教…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20):18-19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做到事事如意,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折。中职学生作为社会化进程中的社会成员,同样也会遭受挫折,这不但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身心健康,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挫折教育刻不容缓。本文主要针对中职学生受挫的原因分析和提出相应对策来对中学生挫折教育进行全面的认识,以此来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