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由单纯重视“教”变为同时重视“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自由、活泼地学习,而这也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追求.因此,学习问题也就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重大转变,就是要求我们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要想让数学建模素养真正落地,教师必须研究数学知识是如何发生的,必须思考在学习某一具体数学知识的时候,有哪些关键环节和关键要素.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就是一个关键要素,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就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其不仅影响着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也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研究发现,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能在问题情境中萌芽,数学建模能力能在问题解决中培养,数学建模素养能在问题反思中形成.  相似文献   

3.
所谓“过程教学”,就是在学习中以研究为主线,教师创设一定的条件、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联想:推理、综合、分析形成科学的观点。这个活动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强调过程性目标,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探究,就势必与问题相结合,探索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因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实际上就是其问题意识的呈现和拓展。  相似文献   

5.
从古至今,人们把“学习”称为“学问”。可见学习就是在“学问”的过程中发生发展的。在我们的教学中,从课堂提问到新概念的形成与确立,新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与提高,无不从“问题”开始,并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教会学生重组新旧知识、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就是围绕“问题”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引导学生设计问题的开放性教学研究就是旨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很好地解决问题的操作性研究。因为设计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实实在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是为设计问题服务,从而在引导学生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是我在主持江苏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引导学生设计问题的开放性教学研究”中积累的一点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最能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载体就是“草稿纸”,因为它体现了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  相似文献   

8.
在高一生物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回答问题常与课文内容、观点、术语相脱节;学生观察、分析、想象活动经常停留在肤浅阶段,难以深入;在讨论问题时,往往启而不发,讨论问题不活跃、进展缓慢;“学生好学,教师难教“、“知识容量大,课时不够“.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安排学生阅读自学,未能很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新课改理念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全体学生,由“教“转向了“学“.因此,教师如何指导好学生自学已成为高一生物教材教法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要适应高一生物新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就是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培养他们取得独立、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良好的自学方法,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就是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教材中包含的未知因素,通过“学、思、研”等方式去获得新知,增长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认为 :数学是过程 ,是活动 ,学数学就是做数学 ,就是去解决一个问题 ,获得一种体验 .要实施这样的理念 ,“反思”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所谓“反思” ,是指在解决了数学问题之后 ,从更深的层面上 ,对问题特征的审视 ,解题方法的剖析 ,解题过程的审阅 ,解题结果的验证和题形变化的研讨 ,对问题和问题解决所作的重新思考等 .从“终极”或“阶段”意义上而言 ,解题后的反思 ,非但不会浪费学生的时间 ,相反 ,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解题的智慧、促进数学研究性学习和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1.
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情境,激发兴趣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国数学课程和教学也正在进行一场为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数学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改革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教学已经成为这次数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一个夺目的“亮点” .所谓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 ,就是教师通过各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把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 ,使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 .数学探究式教学十分关注探究过程对于学生个体发展的意义 .…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明确将素质教育重点界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运用中学阶段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基本体现,“研究性学习“由此而产生.这种学习方式注重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和研究,关注的是研究的过程,其核心是创新意识.如何对学生施以“研究性学习“的培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研究过程,让学生学习研究方法、体验研究过程,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研究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研究渴望的教学.这里重点探讨了研究性教学的内涵、特点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离不开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而务必让学生学会思考.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体验对数学问题的抽象分析过程、将问题转化为易于解决的问题、开展数学运算推理的过程和数学想象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运用思维策略能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而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校加强德育,不但要认识德育的首要地位,而且要研究德育如何到位.德育要到位,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但最重要的还是德育的科学化问题.德育的科学化,就是认识和研究德育过程中的固有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的要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那么,什么是规律?列宁说:“规律就是本质的现象”“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我们认识和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马克思  相似文献   

17.
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乐学”的思想,就会愿意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克服学习的困难、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成就感.那么教师要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乐学?这就是本次研究将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钱学森教授曾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的研究,是教学研究的基础.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发展数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的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问题解决的意识、心理过程及能力的高低.问题解决是数学课堂的重要活动,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途径.知识和规则的学习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鲍健 《数学教学研究》2020,(1):34-37,60
在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探究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了解研究方法和掌握科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可如何培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高中数学探究教学是围绕数学问题展开的,教学过程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我们将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的承载和外延的显现都问题化,就能通过课堂教学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主动构建知识新意义,在其经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来源于问题的产生”,“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发明创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这一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要研究的问题。如“三十六行”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就是这样,学生亲自尝试各个行业的做法,然后派生出新的问题,进入新的问题研究阶段。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展示交流———产生新的问题阶段。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重视对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