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会是家校联系、打造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径,不少学校有此意识,也有此行动,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家长会是在"盲区"中行进。家长会只有走出盲区,提高质量,才能真正构建起家校互动平台,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美国电影《弱点》的为例,结合影片情节反思了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育人需先润心,爱是教师工作的必备法宝。  相似文献   

3.
当下,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实验的全面启动,标志着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入的阶段。当这一意义深远的教育变革正在逐步推行的时候,针对本次课改,乃至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讨论,成为又一个热门的“教育话题”。诸多议论中,有的赞同、支持,有的批判、反对,有的质疑、观望。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鲁冰花》,人们自然会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但是,应该说,歌曲的流行和影响力与电影的推广与传播有密切关系。1989年,《鲁冰花》(杨立国导演)搬上了银幕,不仅创下票房佳绩,而且取得了不凡的成绩。这部影片获得了以下大奖:第26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盲区,即死亡教育、人性教育、性教育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其内容、特点、推行措施等,为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教育学理论层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朱永新 《天津教育》2012,(12):19-21
这种幸福完整吗这位老师的来信还谈到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幸福与完整。她告诉我,她觉得新教育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种极其美好的朝向。也许正是如此,她从教23年来,唯有接触新教育的这五年,这种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尤为强烈。可是,这种幸福与完整,在她看来,是必须有前提的。她举了一个常丽华老师的例子。年会前,常老师在学校排练《绿野仙踪》,家里女儿发高烧。爷爷奶奶坐车好几小  相似文献   

7.
“经典英文电影”作为大学英语高级阶段的人文素质选修课,是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以《阿甘正传》为例,利用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包含的六大基本要素,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设计原则和课堂教学过程,提出了整体设计“经典英文电影”课堂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地球上的星星》讲述一个有着阅读障碍的小男孩在美术老师鼓励下,展现绘画天赋,重拾自信的故事。影片在一个学校和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以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有组织地塑造青少年心灵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  相似文献   

10.
谁给乡村孩子一片多彩的天空?三、乡村教师问题:糊涂的先生陶行知先生有首诗,名叫《糊涂的先生》。诗中这样写到: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学校成了害人坑!你的墨水笔下有冤魂!你说瓦特庸。你说牛顿笨。你说像个鸡蛋坏了的爱迪生。  相似文献   

11.
日本电影《告白》赢得了许多观众的良好口碑,并获得了第3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整部影片以第一人称告白的形式来表达了不同的人对待问题不同的看法,告白中凸显当今日本中学生所面临的教育困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国际社会对现代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不断提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育中.文章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第三版)为例,明确指出了当代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并详细分析了中国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彭明珠 《海外英语》2014,(7):195-196
该文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解读电影《成长教育》,分析了影片中珍妮、大卫、杰克等人物在不同对话场景中心理以及行为变化,揭示了在权力网的笼罩下各个人物的自主身份以及话语权的更替,体现了后现代视角下影片所折射的时代进步和人类对自我认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对待问题学生的非惩罚性处理方式、学生合唱团的成功、以及马修在其他方面对学生的关爱入手,分析探讨了马修老师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对教育工作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希贵 《教育》2012,(21):6
教育的重要使命应该是发现,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个性,创造多元的产品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曾经有人说: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出生之后就达到大学本科生的水平,那么,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将面临重新就业。现在,学校每年都会招到这样的学生:有的高一学生已经自学了大学微积分;有的学生总分很低,但在某些领域发表的文章比老师还多。当这样的学生来到学校,我们该如何对待?两千多年前,孔子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但当时还只是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法国教育学专家梅迪契在《新教育》一书中所展示的有关教育学学科资格、“新教育”对教育学科学化的影响、教育学的学科目标和基本问题、教育学与其边缘学科的关系等教育学思想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和研究。同时笔者就这些教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启示提出了五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孙勇 《中国德育》2010,(8):88-89
电影《死亡诗社》讲述了一群受传统教育的学生和一位反传统教育的老师之间的故事。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的风格和很高的升学率受到了时人的推崇。学院恪守传统、荣誉、纪委、卓越,固定县单调。但是新来的英语老师基廷打破了这种平静,他吹着口哨进入课堂,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最近从电脑上观看了一部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叫马修的老师在一所寄宿学校做学监时与孩子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一群几乎被社会抛弃的问题少年、一个暴君式的校长、一个至高的犯错惩罚管理准则,这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我国大陆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从无到有,方兴未艾,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我国学校一种新兴的教育活动,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需要研究与探索。因此,作为一个关注并直接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者,我很希望在这一领域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最近,由福建师范大学叶一舵教授独立撰著、开明  相似文献   

20.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2013)是对菲茨杰拉德著名同名小说的最新改编。自2013年5月在美国首映以来,受到文学界与影视界的关注,评论不断,但其中鲜有从创伤叙事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其实,整部电影可以看作是影片叙述者尼克创伤——疗伤——伤愈的过程。导演巴兹·鲁赫曼对创伤叙事理论的运用不仅深化了作品主题,也充分展现了创伤叙事的独特魅力。本文将试图从创伤叙事角度出发,对这部影视作品进行分析,以期为当代电影对叙事方式的探索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