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人书趣     
雪焰 《教师博览》2010,(10):55-56
高尔基:不怕挨棍子 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从小就有着强烈的读书欲望,然而,贫困使他只上了两年学。为糊口与养家,他四处奔波,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他始终没忘记一件事:读书。他后来回忆时这样说:“如果当时有人对我说.‘你去读书吧。不过为了这事我们要……用棍子打你一顿!’大概这样的条件我也会接受的。”  相似文献   

2.
名人书趣     
王夫之"嫁书"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王夫之高兴地捡起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有人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  相似文献   

3.
名人书趣     
日本新剧先驱者小山内薰(1881~1928)先生,亲友帮他整理藏书时,发现好多书本里都夹有钞票,那是小山内薰先生为逃避夫人耳目而藏匿的私房钱,可能是藏后日久遗忘的。为此,他的亲友只好一本书一本书一页一页翻阅才将藏书卖给旧书店。古人说的“开卷有益”,真是不无道理。名人书趣@小童  相似文献   

4.
5.
名人书趣     
苏轼“抄书”有一个叫朱载的人一次去拜访大文学家苏轼,他在客厅里等了好久才见到主人出来。朱载问苏轼在忙什么,苏轼回答说正在抄《汉书》。朱载十分惊讶:“以您的才学还用抄书吗?”苏轼谦虚地摇了摇头说:“这是我第三次抄《汉书》了。”正是凭着这股“抄”劲儿,使得他成为一代名士,文坛巨擘。  相似文献   

6.
名人书趣     
王夫之“嫁书”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王夫之高兴地捡起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有人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  相似文献   

7.
名人书趣     
《新教育(吉林)》2006,(1):64-64
2005年8月20日《北京考试报》介绍了名人读书的一些趣事。  相似文献   

8.
名人书趣     
抄书 北宋人朱载拜见大文豪苏东坡时,发现他在专心致志地抄《汉书》,就惊讶地问:“以先生的智慧和才学,还用得着抄吗?”苏东坡摇了摇头:“不!我学识还很肤浅,这是我第三次抄《汉书》了。”  相似文献   

9.
名人书趣     
王充“走读”东汉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文艺批评家王充,年青时家里很穷,没有钱读书,便常常背上干粮到一家书铺去“走读”。王充的记忆力很强,一经过目,就能背诵。凭着这股勤奋劲儿,他通读了诸子百家的著作,为日后撰写我国第一部唯物论专著《论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名人书趣     
王夫之“嫁书”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224卷。他的大女儿出嫁时,人们都想看看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给女儿办点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说: “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  相似文献   

11.
名人书趣     
王夫之以书为女儿的“嫁妆”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述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人们都在猜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会给他女儿办点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袁枚“吃书”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袁枚自然是善吃者。“善吃”就是咀嚼得法,品味有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李时珍“啃书”李时珍从小跟父学医,22岁当医生,博采经方、时方、单方、验方,外治内服,疗效显著。他发现《…  相似文献   

12.
名人趣名     
邹韬奋原名恩润,“韬奋”是他的笔名。按他自己的解释,“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以此自勉。  相似文献   

13.
名人趣典     
皇兰克林论坤士十八世纪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有位黑人仆人.他总是问富兰克林:“主人,绅士是什么东西?”富兰克林有一次告诉他:“那是一种生物,是一个能吃、能喝、会睡  相似文献   

14.
名人趣联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年轻时就才智过人,不免有些自负,便在门前自题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经一老翁指点,他认识到自己不够谦虚,遂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此勤奋苦读,终成大家。  相似文献   

15.
书趣     
高尔基曾说过这样的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好似与许多高尚的人交朋友."是的,读书的确让我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相似文献   

16.
书趣     
偶然间,我读到这么一句话:"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是呀,这话多对呀!确实,书读得越多,便越能体会到其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17.
书趣     
<正>读书,是一种享受。我人生里所不可得,未曾见,拥有的、失去的皆可见于墨香四溢的书中。我可以捧一本《朝花夕拾》,细品作者的感情;也可以捧一本《梦溪笔谈》,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可以细数《红楼梦》里的脂粉红颜,《三国演义》里的乱世枭雄。在书中,我能于慢拨心事的琴弦中观物是人非,品悲欢离合;能于流光绮丽的汉字中窥众生百相。深入书中,我就仿佛进入了思绪  相似文献   

18.
书趣     
王又新 《老年教育》2009,(10):44-44
已过花甲之年的我,读书的兴趣有增无减。书,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着我。每当发现一本好书,我就像捡到了一块珍宝,爱不释手。夜深人静之时,借着台灯柔和的光,在书的海洋中游弋,心里真是惬意无比。  相似文献   

19.
书趣     
记得有人说过: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读得越多,便越体会到精妙之处,就能从中品味读书的乐趣。读书之乐与打球、游泳不同,是一种“趣”。每当大家都睡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台灯下,书便成了我最好的朋友,它絮絮叨叨地讲出许多新鲜事来,让你听得有滋有味,甚至能忘却自己,飘飘然飞进书中的那个世界,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或者与它娓娓而谈,有时也反驳几句,直到被它说服为止,然后它便成为我的朋友,我从中体会到读书给我带来的乐趣。有的书像风尘仆仆的流浪汉,有的像走南闯北的旅行家,肚子里装满了稀奇古怪的风土人情和美丽诱人…  相似文献   

20.
书趣     
毛泽东与书为伴:一代伟人毛泽东,革命一生,读书一生,终身与书为伴。其与日月同辉的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和治国安邦之道,就是他潜心研读数以百万卷书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