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君是当代"重视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改革的先锋,她的散文教学达到新高度,"语言品析"是其散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她指出"立足文本,把教学焦点放在语言文字上,才是有语文味的,真正的语文课,从文字中来,到文字中去……"[1]那么王君是如何立足文本,把教学焦点放在语言文字上?如何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会语言文字的奥妙的呢?本文结合王君的散文教学课例,予以探究。一、抓关键词,融入情境王君的散文教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春杰 《考试周刊》2013,(16):36+56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阅读教学形式花样翻新的教学中,需要还原语文阅读课的本真味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多一些"读味",激情引读激发情感,保证充足的时间默读促进思考。多一些"品味",换换词比较品析体会文本用词精妙,换换位体验品析悟出文字感情色彩。恰到好处的读和品,让语文课散发出醇香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3.
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品词析句"又是这一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许多老师在教学中重视了让学生对词、句的品评分析,但在品析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学生未深入文本,只是从字表上空洞的品析字、词的含义离开了对文本的认真阅读,任何解读都是毫无价值而言的。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倾听作者的心声,体验文中的情感,品味精妙的语言,领悟文本的意义,让他们在与文本的自由对话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4.
语用维度下的课堂教学以品味积累语言为重点,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言语样式入手感受作者写作的精妙,并在相应的情境中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凸显阅读教学的语用功效。因此,教师要通过精确定位、品析语言、辨析技法和随文练笔等各种策略来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5.
散文教学中语言品析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章结合具体教例,从提供抓手、示范引领、过程指导、课中小结四方面探讨了教学实践中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品读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无痕式读写链接法,指在教学时,教师抓住文本带领学生通过品词品句、引读等方法体会到课文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的精妙之处,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让学生自己感悟、积累文章的语言和它们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不教而教的无痕教学手段,体现了苏霍姆  相似文献   

7.
美文需美读,在美的体验中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教学贾平凹的散文《月迹》,通过对审美意象的深入品析,从纯美的意境、精美的语言、美好的情感中,引导学生循迹赏月,真切体验"月"的特殊的美学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关联生活经验与文本阅读,关联课堂学习与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探骊得珠,获得文学审美阅读的愉快体验。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中紧扣细节,引领学生以儿童独有的视角去探寻、去思考,能够丰厚学生的认知积淀。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视通万里,体悟文本细节的精深;通过认知转化,鉴赏文本细节的精妙;进行图文相融,品析文本细节的精致。  相似文献   

9.
潘桂飞 《考试周刊》2011,(39):51-52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换词品析、省词品析、添词品析和换位品析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能使学生学会从细微处去感悟文本,培养出良好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要上出语文味就要重视品词析句.品词析句就是揣摩品味课文中的重要词句.领悟欣赏其意义。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借助文本中一个个鲜活的词语.一句句精妙的句子.架起一座座桥梁.实现与作者的共鸣,与文本的对话。如《爱如茉莉》最后那句话“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11.
品词析句,指的就是揣摩品味课文中的重要词句,领悟欣赏其意义、情味和表达技巧.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借助文本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词语、一句句精妙的句子,架设起一座座桥梁,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阿长与〈山海经〉》作为一篇经典文本,其教学内容到底该怎样选择一直不甚明晰,有分析人物形象型、学习写作方法型、品析语言型等等.但无论教师选择怎样的教学内容,都应从散文的体式、鲁迅散文的特点和这篇文本的特质等方面来对文本进行分析,这一篇文本的教学内容才会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3.
吴艳霞 《学苑教育》2019,(11):16-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是阅读教学中的载体和媒介,阅读教学就是教师通过这个文本载体来引导学生获得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即通过阅读文本来感知作品的主要内容,品析作品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的精妙构思,领悟作者的感情等。常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是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读懂文本,一切都是空话。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道丰盛的语言大餐,理应带着学生细细咀嚼。如何带领学生"嚼"出语文味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品词、品句、品读,体会文本用词的准确、精妙,体会关键句子所隐含的深刻含义,体会文本所表达的丰富内涵。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本色,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文字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重视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多次接触文本,指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重点句、精彩片段品析玩味,组织学生结合课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行针对性的句或段的仿写训练,让学生在感受、揣摩中品味语言,在品味、内化中积累语言,在训练、运用中发展语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散文是统编教材的重要文体,是夯实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重要资源。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散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把握其结构之妙,感受散文的情感美;引导学生涵泳其意蕴,揣摩其深刻思想,体验散文的情感美;同时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散文的表达方法。这样,学生才能沉入文本中,感受散文的艺术魅力,获得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材的中高年级选编了大量的写景抒情类散文。教学写景抒情类文本,就要紧扣文本之景和作者之情的连接点,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沉入文本想象画面、品析语言并迁移运用,以促进学生语言生长,从而提升写景抒情散文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8.
散文向以“形散神聚”为主要特征,与“散”相呼应的,是散文中看似可有可无的“闲笔”,这些“闲笔”如何与文章的意脉相接?这就成了散文教学中必须直面的重难点。以经典文本《故都的秋》为例,在散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涵泳文本,观照作者如何在“文脉”之外开枝散叶,挖掘隐含的独特审美价值和文化资源,或能为散文教学中的“闲笔之探”提供范式。  相似文献   

19.
散文鉴赏自20世纪80年代重新登上中学语文教学的舞台,教学重点逐渐由传统的"字词句章+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转移到对文本的鉴赏上来,重点关注精彩语言片段的咀嚼与品赏,情致、意趣和哲理的感受与品析两个方面。具体实施中,要冲破思维定势、注重"美读"训练、涵育审美自觉、适当超越文本,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加强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训练,可为文本解读奠定基础。本文结合具体课例,详细介绍了图文结合、词语解读、句子品析三种开拓学生思维发散空间的方法,可以为一线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