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津 《新闻爱好者》2012,(22):61-62
在全媒体变革中,坚持"内容为王"对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有着重要的意义。党报不仅要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更要充分运用全媒体思维提升影响力,运用哲学思考体现引导力,"内容为先、内容为上、内容为王",在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中强化党报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娟 《新闻爱好者》2012,(11):61-62
在全媒体变革中,坚持"内容为王"对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有着重要的意义。党报不仅要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更要充分运用全媒体思维提升影响力,运用哲学思考体现引导力,"内容为先、内容为上、内容为王",在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中强化党报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单滨新 《传媒》2018,(2):26-28
在全媒体时代,传播技术、媒体形态、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主导地位面临诸多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党报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优势、提升"四力",关键要坚持内容为王、加大创新力度,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报道内容.近年来,《绍兴日报》以办好特刊为抓手,加强新闻生产供给侧改革,紧扣中心工作,围绕重大主题,创新办报理念,有效巩固党报的舆论主导地位,提升了党报在用户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大趋势下,党报新闻客户端地方频道要亮出自己的特色,必须研究、尊重新媒介形式下的传播规律,生产适销对路的内容产品.本文认为,新闻的视频化表达对于党报新闻客户端地方频道而言,已经成为提升原创影响力、凸显主流地位、体现频道特色的重要抓手.在视频化转型道路上,只有坚守"内容为王",以全媒体需求为准则不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互联网+”已成为时事热点高频热词,也因此,“全媒体”这一词汇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变为各大期刊、杂志、广播电视媒体等的宠儿,也因此出现了很多相关方面的高频关键词,比如“全媒体时代、战略、报道、广告”等等.当今时代,报刊要发展,不仅要正视时代潮流,还要审察时代特点及规律,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作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开拓者以及奠基者,报业的改革发展无疑也是可以看作是“全媒体”发展的开端,我们可以很确定的说,报纸的全媒体发展战略是当今媒体产业的重要摸索方向.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党报毫无疑问是传媒集团的龙头老大, “党报”作为龙头导向,必定要紧随时代趋势,紧跟“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发展步伐,积极转型,有机结合新媒体以及各优势资源比如人才、信息、品牌等等,这一系列的转型所要达到的就是一定要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起来,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将“党报”媒体内容的时新性等等方面达到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当几乎所有媒体都在关注同一重大事件,地方党报全媒体报道如何做出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地方党报全媒体体系建设的情况。湖北日报全媒体用内容创新助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进党的二十大会议期间报道,实现更大程度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正新媒体时代,党报要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需要借助靳媒体、新技术,向全媒体转型,提升传统报业品牌的价值空间。但华彩的科技外衣之下,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仍是内容,"内容为王"是新闻人的永恒话题。为此,作为党报记者应练好内功,全面创新,顺势而动,主动而为。内功练得怎么样?就是要看谁的反应更快捷、谁的采访  相似文献   

8.
全媒体时代,媒体环境发生巨大变革,地市党报受到剧烈冲击,如何在全媒体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地市党报的重要课题。地市党报要想在传播媒体快速发展、“人人都是自媒体”、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继续生存并有所发展,就必须做好深度报道。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做好深度报道是地市党报的创新之路,也是地市党报实现突围的一条重要途径,河南鹤壁日报在新闻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对深度报道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于琛 《新闻世界》2013,(10):134-135
推进全媒体战略转型,在融合传统媒体中,精心打造主流新媒体,是党报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蚌埠日报社以“主流、责任、公信、服务”的姿态进军新兴舆论场,引导热点话题,传播主流声音,放大正能量,在打通“两个舆论场”中唱响了党报“好声音”。  相似文献   

10.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正在奠定全新的传播格局,党报党刊在舆论宣传引导中具有主体地位,应大力推进新媒体战略,引领"舆论引导新格局"。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内容多重开发,推动内容多屏呈现;二是实施全媒体发展,推动生产流程再造;三是在新媒体战略中培育党报党刊内容品牌;四是打造互动平台,新老媒体合作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1.
吴晓征 《新闻世界》2023,(11):36-37
打造更多优质内容,才能提升文化报道的阐释力、引导力、传播力。创新党报文化报道,要围绕中心、聚焦主线、贴近群众,从新时代视角写文化,从大众视角写文化;应彰显时代气韵,聚焦徽风皖韵,增加党报气质神韵;要推动文化报道内容生产传播从可读到可视、静态到动态、一维到多维的转型升级,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全媒体验。  相似文献   

12.
在“人人都是通讯社”“人人都是评论员”的全媒体时代,作为主流媒体家族的主要成员,党报跟上时代步伐,引领融合发展,已经刻不容缓。评论作为党报的旗帜和舆论引导的排头兵,更应具有高度敏感和自信力,积极抢占“融合化生存”的先机。  相似文献   

13.
朱会敏 《传媒》2015,(2):25-26
进入全媒体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党报,如何依据其属性和特质进行战略设计,既牢固坚持“党的喉舌”定位不动摇,又能很好地体现“平民视角”,从而在更多的读者心中占据不同于其他类型媒体的独特位置,这不仅关系党报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关系到党的舆论引导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遭遇重大冲击.恩施日报社发挥传统优势,以内容创新为根本,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通过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及时发出"主流声音",守正创新,推进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王刚 《中国记者》2012,(3):88-89
近两年来,《甘肃日报》秉承"新闻为本、内容为王、导向为魂、读者至上"的办报理念,立足办"创新型党报、特色型党报",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尝试,既增强了党报舆论引导能力,又巩固了党报主流媒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全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实现自身的转型,是必然选择.地方电视媒体要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全媒体转型战略,才能扩大影响力、争取话语权,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坚持“内容为王”,提高节目内容质量 节目内容的品牌化一直是电视媒体追求的目标,在全媒体时代,提高节目质量更是地方电视媒体应对新媒体冲击的必由之路.只有充分重视受众的实际需要,满足受众的视听体验,提高为受众服务的意识,节目内容体现出专业化、个性化,才能很好地解决地方电视节目鱼龙混杂的问题,对广大受众产生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正>党报是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权威渠道,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坚持内容为王,把权威内容做实做大做优;坚持融合为要,打造全媒体矩阵,充分发挥党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引领作用;坚持服务为本,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接地气、有温度的好作品,这是党报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课题。近年来,湖南娄底日报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顺应数字化时代媒体发展新趋势,切实发挥“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视听+直播+户外”七位一体传媒矩阵优势,形成了主题主线宣传到位、  相似文献   

18.
大型主题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点。越是大型主题,越要看得见、摸得着、贴近群众。全媒体浪潮下,传统媒体不断创新大型主题报道的“小角度”叙事,从百姓身边的小人物、小视角、小故事入手,展现大主题、引发共情、增强舆论引导。本文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党报的全媒体实践为例,浅析大主题与小角度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在大主题中选择小角度选题等,为大型主题报道的全媒体传播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9.
提高党报引导舆论的能力,强化党报的宣传效益是党报的职责所系,也是党报的性质使然。而党报内容的影响力、软效益依靠什么实现,很重要的经验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使党报和读者全方位“无缝对接”。“三贴近”的提出。为党报如何履行责任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实践  相似文献   

20.
赵君  魏然  张春晓 《青年记者》2022,(16):75-76
时政报道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其政治性、导向性较强,在提升党报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深入推进“融合转轴”之下,大众日报突出做好时政报道全媒体、立体化、即时性探索,努力在“快”与“稳”、“准”与“实”、“新”与“特”上持续发力,切实将时政报道的平台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