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燕  刘莹 《新闻爱好者》2012,(22):16-17
伴随着政治生活的复杂性,新闻媒体中出现了大量的政治谣言,必须进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政治管理中的政治谣言可以分为主动型政治谣言和被动型政治谣言。不同类型的政治谣言在政治管理中的运用方式和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主动性政治谣言目的性强,容易识别,被动型政治谣言对社会公共危机更具有煽动性。  相似文献   

2.
政治谣言的传播在当代新媒体快速发展中呈现独特的特征:政治谣言具有内容影响巨大、传播蔓延广阔、危害程度强烈,对个人、社会、国家都可能造成巨大危害,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新型传播媒介的应用,加速了政治谣言的传播,这有可能对人们的政治生活造成更严重的危害。因此,从传播学角度去审视政治谣言并进行有效的政治治理,具有非常现实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和传统时代相比,信息时代的网络政治谣言,其危害性和破坏性更大。针对如何防控网络政治谣言,减少其风险性,国内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诸多有效性建议。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增强受众对政治谣言的免疫力。传播学者麦奎尔的防疫论为增强受众对网络政治谣言的免疫力提供了创新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宋代社会上流传了大量的时政谣言。事实上,人们巧妙地利用谣言简练、快捷的传播特点,围绕所关注问题而展开,表达对朝政及社会诸方面的态度与看法。由于传播效果具有双刃性,宋廷不得不采取措施消解谣言带来的政治风险,故其一边布置谣言传播的政治禁区;一边建立预警、预案制度,并由此滋生出一套严密的传播与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5.
信息爆炸条件下的政治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的发展使得信息爆炸成为可能.在此情况下,政治控制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传统的政治控制模式将变得相当困难,尤其是在网络政治谣言、危机新闻网络传播等方面.因此,在信息爆炸条件下,政治控制工作与研究必须创新.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信息不畅、迷信盛行、辟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谣言特别是政治谣言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古代政治谣言的产生一般是通过有意附会、刻意制造等方式,但同时也有大量具有神秘色彩的"无根之谣";它们一般是借助童谣民谣、谶纬迷信及游士说客进行传播;古人主要通过加强修养、规范言行、慎思明辨等方式提升谣言甄别能力;这些对于今天我们认识谣言、防范谣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淦小华 《大观周刊》2013,(12):350-350
随着人们的思想动态日趋活跃,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和多样化,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如何做好做实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成了当前政工人员必须思考的头等大事,也是必须忠考的问题了。笔者认为,要想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富有成效,就必须要尝试新方法、开辟斫渠道、利用新载体。把工作方式由贯输型向交流型转变;工作内容由空洞型向实际型转变;工作手段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工咋机制由从传统型向科学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张颖  王岩 《今传媒》2010,18(10):160-16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研究生数量日益增加,随之也出现了一些研究生管理上的问题。因此,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管理中的作用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而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和互联网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研究生思想现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政治传播与政治象征理论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峰 《现代传播》2004,2(6):25-29
政治象征理论是传播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 ,形成于 2 0世纪 30 - 4 0年代 ,1980年后受到政治学界广泛关注 ,该理论综合了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 ,对现代社会政治象征这一政治现象进行了多视角分析。本文对这一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梳理 ,评价了其代表性学者的理论观点 ,以期拓宽中国政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各种具有高科技效力的技术和设备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这些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将我国政治信息更为广泛地传播了出去,同时也使我国的政治传播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新媒体技术在政治传播学中的应用,依旧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本文将对政治传播学视域下的新媒体政治传播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政治发展促使人们开始重视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研究。在美国,由于政党政治对行政的控制缺乏制度约束,出现了困扰美国政治生活中的政党分肥问题。如何把政党政治的行政控制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如何能让政治风云远离行政的静水?古德诺在他的《政治与行政》一书中为美国民众提供了答案。  相似文献   

12.
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生社交媒体中的政治新闻和网络娱乐使用对其政治效能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中的政治新闻并非完全能够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社交媒体中的非官方媒体政治新闻对内在和外在政治效能感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在网络娱乐方面,参与性的网络娱乐对大学生内在和外在政治效能感均产生负向显著影响.一方面政府部门继续强化...  相似文献   

13.
卢冉 《新闻世界》2013,(5):323-324
在网络社会,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和社会舆论的营造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拥有大量社交媒体资源的美国政府利用这种优势探寻新的政治信息传播模式,并将之作为其内政管理和网络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社交媒体在美国政治传播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并显示出其未来在国家事务和外交事务管理中将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左传》中记录的谣言可以发现,先秦时期的谣言表现为流言、歌谣、谶语、政治神话等形式。超验性的谣言既由充满危机的社会环境催生,也产生于政治家的意图。知识群体掌握了谶谣的制造、解读能力,从而影响现实政治。在“伯有为厉”等事件中,谣言的传播和应对与内政外交中的祭祀、禳解、聘问等仪式相关联。古代政治家们既利用仪式的传播特征,也利用仪式的象征性或象喻的言语方式,完成现实政治中的权力分配、身份塑造、外交声明等。在超验性谣言的传播与应对中,知识群体通过对谣言的解读宣扬“德”与“礼”的学说,亦可视为建立自己的话语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汤丽娟 《大观周刊》2012,(43):146-146
现代企事业单位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应当坚定不移的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服务于广大社会及企事业单位经济的发展。所以,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我国企事业单位快速、高效、稳定的发展,充分发挥管理及路径的研究,贯彻并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在现在企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并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易然 《湖北档案》2003,(5):36-38
1913年3月20日晚10点45分,上海沪宁车站,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遭到暗杀,成为民国建国后第一件政治大血案。 宋教仁为什么会被杀,被谁所杀?一时间谣言四起,众说纷纭。 1904年,宋教仁与黄兴、陈天华、刘揆一等在长沙创立革命团体华兴会,宋被推举为副会长。此后,他积极联络革命志士,筹划发动起义,失败后逃亡日本,留学东京,继续革命活动。在资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宋教仁认为只有建立政党内阁,才能把实权揽到革命  相似文献   

17.
朱学平 《大观周刊》2012,(4):57-57,59
新形势下,如何开拓新思路,寻求新载体,围绕企业管理中心工作,切实发挥党组织在经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这就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结合雷鸣科化公司的工作实际,谈一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与做法。  相似文献   

18.
张波 《编辑之友》2022,(7):48-53
政治传播对于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在市场化转型以及新媒体技术冲击下,县级各类传统媒体的政治传播能力受到极大削弱,其在县域治理中的角色地位也不再稳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则可视为国家重构基层政治传播体系进而推动县域治理的一种努力,根据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顶层设计理念以及各地建设实践,我国基层媒体的政治传播逻辑正在从被动、单一和刚性的反应性政治走向主动、多元和柔性的回应性政治模式。由于技术环境的多变性、基层媒体的路径惯性以及基层治理的复杂性,这种从“刺激—反应”到“诉求—回应”的政治传播逻辑转型之路注定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徐华伟 《大观周刊》2012,(47):239-239
学生公寓具有场所的固定性、学生相对集中等特点,为高校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条件。本文归纳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并进行分析,从教师、学生、公寓管理部门和公寓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方法和途径,对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宏 《现代传播》2013,35(4):41-46
传媒政治,其内涵指称话语权政治和民主的基本价值取向,外延指称特定的政治手段和政治形式,即以政治传媒化和传媒政治化、政治与传媒融合为有机整体的形成和运用为内容的政治手段和形式。传媒政治具有科技政治的特征、文化政治的特征、公共政治的特征、软政治的特征、多元大众主体政治的特征、国际性政治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