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现场短新闻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新闻作品,其特点是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捍、富有广播特点,能通过广播宣传出去. 一件好的广播现场短新闻作品,首先必须具备所有现场短新闻所共有的三个基本特点,或者叫三个基本要素。其一是新闻价值较高,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其二是现场感较强,有对新闻现场绘声绘色的描写,能使听众或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其三是篇幅短小精粹,能在三五分钟内听完。此外,它还应具备这样一些特点,就是新闻事实更加具体、形象,更易于为听众所理解,所记忆;文字语言更通俗,更易懂,更适合“播”的需要和“听”的要求。下面谈几个具体  相似文献   

2.
<正>消息的"短",指消息的篇幅要短小精炼、简洁明了;消息的"长",指在短小的篇幅之下,要凸显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如果一味追求新闻的"短",既不能很好地体现新闻的价值,也缺少了新闻的厚度。如果过于冗长,则会信息  相似文献   

3.
新闻为什么要短新闻媒体必须强调多写多发短新闻,这一宗旨永远不会改变。什么叫短新闻?短新闻是报刊上的一个品种,而不是一种体裁。它主要是一个量的概念:字数少,篇幅短。一般短消息应把字数限制在500字以内,短通讯和短评论在800字以内,最长不超过1000字。新闻为什么要短?一是新闻规律决定新闻要短。新闻就是告知信息。当今  相似文献   

4.
现场短新闻,是新闻体裁中的一个新品种。因而对它的定义,似乎还投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界定。 据中国记协的阮观荣先生的说法,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作品。这虽然还不能称为现场短新闻的准确定义,但可以说基本上包括了“现场短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内容特点。这就是:一要新闻价值高;二要现场感强,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三要篇幅短小。如果具备这三个特点,应该说就是一篇不错的现场短新闻作品了。  相似文献   

5.
新闻业务编辑部:我是一个只有两年记者龄的记者。前不久,我翻看了自己所写的新闻稿,大多是一些使人看过就了的短小的“易碎品”,看后使我感到有些茫然,写这样的短新闻究竟能否成才?新华社的李普同志是国内新闻界里少有的以写短新闻成名的记者。他的《开国前后的信息》一书所选辑的新闻作品也多是些短新闻。这些作品篇幅虽短,但题材分量很重。从写作手法上看,言简意赅,寥寥几笔就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个人物形象或事件,  相似文献   

6.
现场短新闻以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实,以短小精悍、适合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以散文化的优美文笔。倍受读者的宠爱。写好现场短新闻是时代赋予我们新闻同仁的任务。一、现场短新闻要短,这个短是信息密集的短,是内容充实的短,而决不是空洞的短现场短新闻一个显著的外在特征是“短”。即篇幅短小。目前虽然对现场短新闻的字数没有一个严  相似文献   

7.
现场短新闻,顾名思义,除了篇幅短小以外,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作者一定要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并将现场所见所闻用文字的形式告诉受众,使受众产生如临其境之感。因此,新闻现场的场景描写,是现场短新闻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没有场景描写,就没有现场短新闻;现场场景描写不当,不能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现场,受众难有如临其境之感,现场短新闻  相似文献   

8.
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作品。它除了具有一般新闻的特征外,作者更应当在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有如临其境的场景描写场景描写对一般新闻作品都是必要的,但对现场短新闻来说尤为重要。可以说,没有篇幅比重较大的场景描写,便不能戴上“现场短新闻”的桂冠。这种场景描写能使读者如见其景是最基本的要求了。最理想的是要能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之感。  相似文献   

9.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以短小篇幅再现现场实况,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它同时具备了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幅短而精等特征,适应了人们快速阅读信息的需要,适应了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社会的需要,所以在当今各大报纸版面上独领风骚。现场短新闻不仅现场感、时代感和主题感强烈,...  相似文献   

10.
什么叫短笔?短笔应该包括三层意思:新闻作品要篇幅短,段落短,句子短。当然这是就一般而言的。并不是绝对地排斥长篇幅、长段落、长句子。但毫无疑问,应该以短为主. 论述新闻作品应该短的文章,已经数不胜数.主要是强调篇幅要短。这是完全对的。因为:一、短文才能写得快,保证了新闻传播的及时性.二、  相似文献   

11.
方丹  钱国宏 《记者摇篮》2004,(11):23-23
现场短新闻是再现现场新闻事实的精短报道。再现现场新闻事实,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再现内容:一是新闻事实的再现:二是新闻现场的再现。近年来,由于现场短新闻具有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特点,纷纷见诸报端.一时成了采编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短小的篇幅再现当时的景况,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现场短新闻是一种常用体裁,是受众喜爱的一种报道形式。由于它同时具备了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章短而精等特征,适应人们对信息的需要,适应了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马烈 《记者摇篮》2006,(8):34-34
在短新闻中有一类作品叫做现场短新闻,由于其短小精粹,现场感强,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现场短新闻呢?现场短新闻的界定现场短新闻是作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以耳闻目睹的事实和短小的篇幅再现于形象描摹中的纪实性现场报道。现场短新闻是作者发自现场的目击式的新闻,不是事后现场追补的新闻。记者是事件的目击者,参与者和见证者。现场短新闻是再现式的报道,不是反映式的报道。它不仅用事实说话,更要用形象说话,用形象化的事实说话,不用概括性事实说话。它是纪实性报道,不是预测性、评论性的报道。它是来自发生事件的现场的…  相似文献   

14.
现场短新闻(或曰目击新闻),顾名思义,除了篇幅短小以外,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作者一定要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并将现场所见听闻通过文字或音像传播于受众,使受众产生如临其境之感。因此,新闻现场的场景描写是现场短新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没有场景描写,也就没有现场短新闻。现场场景描写不当,不能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现场,使受众产生现场感,现场短新闻的新闻价值也就难以实现。要在短短的篇幅内写出活生生的现场场景,除了作者亲临新闻现场细致观察以外,还应讲究场景描写艺术。具体地说,场景描写应当注重这样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现场短新闻,顾名思义,一是现场感强,二是篇幅短小(评奖文字作品要求不超过千字)。这样短小精悍的新闻作品,阅读省时,可读性强,读者喜欢;而且能够使版面增大稿件容量,以传播更多的信息,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新闻媒介的历史使命。那末,采写现场短新闻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一、选题要精当现场短新闻,毕竟是新闻中的一种形式。这就是说,记者在确定采访对象时,不能不考虑新闻事实是否适合用这种体裁来表达。有的新闻,现场感可谓强烈,但未必能短。中外新闻史上,都有这样的先例。1956年新华社采写的《当你们睡熟的时  相似文献   

16.
时下,倡导采写短新闻,特别是现场短新闻已蔚然成风,这对新闻改革和改进文风确有好处,随之带来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在短新闻中能不能和要不要适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主张“能”和“要”的人为数不少,他们的根据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持相反看法的也有人在。有人认为,既然是短新闻,短小、精悍,就不必面面俱到,使用背景材料,会把新闻拉长;也有人认为,三五百字的短新闻,篇幅小,容量有限,只要把新闻主体事实写清楚就行,有的人为了赶时效,来不及收集和使用背景材料就仓促成篇。  相似文献   

17.
电视现场短新闻,首先要具有新闻的特点,同时还要具备短小精悍的特点。这两条,容易统一认识。关键在“现场”这两个字上。我认为,对电视的现场短新闻应进一步明确为:“电视记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用现场报道方式制作完成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悍的电视新闻。”基于这种认识,电视现场短新闻必须具备五个要素。一、采用现场报道方式,由电视记者现场完成。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12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首届“现场短新闻”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他指出:“新闻宣传首先要真,第二要新,同时要活,要短……这次现场短新闻评选就是一种好形式。”什么是现场短新闻?我的看法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9.
在1990年八九月间,笔者曾就第一届现场短新闻的评奖实践,在《新闻出版报》上谈到过现场短新闻的界说问题。如今随着对现场短新闻研究的深入,笔者想就新闻界的一些不同看法再谈点个人的认识。有的同志就现场短新闻的三个要素——新闻价值要高、现场感要强、篇幅要短小,提出了一个“现场+短+新闻”的界说。这个界说有可取之处,它简明易懂,而且三个必备要素提得很明确。但作为界说,在内涵上不够完备,不能准确地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试想,有现场感的短新闻能等同于现场短新闻吗?现场短新闻一个必不可少的特性是:新闻事实的主体必须是现场发生的,它的新闻价值与现场事实是融为一体的。有些新闻有新闻价值,篇幅短,也有现场感,但其事实的主体并非作者所目击或并非此时此地的现场发生的,是不能冠此称谓的。因而现场短新闻这个概念的内涵,绝非“现场、短、新闻”三者的机械揉合。像汉语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发展,新闻界的同仁越来越重视现场短新闻的拍摄。什么是现场短新闻呢?现场短新闻,是指新闻记者直接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向观众报道的新闻价值较高、篇幅短小的新闻。也可以说,现场短新闻是一种比较灵巧、好驾驭的新闻形式,是记者可以随时捕获新闻的一种轻武器。当然,要真正写好它,写出分量,写出文采和韵味,写出"鲜活"的凝重或灵动,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必须有点扎实的功夫,并且要全力以赴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