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是以有声语言进行宣传的,所以它必须具有适听性。播舌员在播广播稿的时候,只有语句响亮,富于乐感,朗读起来有节奏感、形象感,听众收听时才会感到惋耳、爱听,反之,听众就不欢迎了。语言的香乐美,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是特别讲究的。它讲究香节的整齐匀称,声调的起伏跌宕和韵脚的自然和谐,朗读起来给人一种铿锵悦耳、抑扬顿挫、节奏鲜明的美的感受。请看广播稿《啊,雨中的石化城》中的一段文字: 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于这里的景色已习以为常,变得淡漠了,而我这个“异乡”人,反而能够体味出这雨中石化城的神采风韵。你看:雨濛濛,雾茫茫,远山,近树,楼房,烟囱,……  相似文献   

2.
王俭怡 《大观周刊》2012,(19):175-175,181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学生从小就能正确、流利,以至逐步达到有感情地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现就抓朗读训练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孙凯 《新闻爱好者》2008,(8):107-107
言语交流传播既强调张口说,更强调侧耳听,所谓“闭目吟诵者有,掩耳朗读者无,就是这个道理”。如何让人更好地听必然牵扯到对象的信息接收问题,而播音创作中的对象是虚拟的,有其特殊性,因此对播音创作中对象感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播音学著作中对播音创作中的对象、对象感问题已经有了很多论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觉得关于对象感的有些问题仍有进一步研讨的空间。比如说,对象感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在播音活动中,传播对象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心中有人”中那虚拟的、想象中的“人”又到底是如何展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叶莉莉 《大观周刊》2012,(39):83-83
朗读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情感表达的差异有机地选择多种朗读指导形式。激发学生模仿语音语调的兴趣与热情。本文分析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赵彩霞 《大观周刊》2013,(11):236-236
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朗读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表达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小学生在朗读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唱读”现象。如何杜绝这一陋习,帮助学生克服“唱读”,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是我们小学教师的一大重任。  相似文献   

6.
《朗读者》是2017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节目,节目以访谈加朗读的形式,根据嘉宾的情感线路,配合文化作品,以朗读的方式表达嘉宾内心情感。节目创作别出心裁,表达情感的方式新颖,节目制作精良,可以称得是一档大型的良心文化类电视节目。节目一经推出,大大激发了广大市民的朗读兴趣,全国各地掀起一股朗读风暴。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会,《朗读者》的推出大大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此类优秀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应当得到支持和效仿。这种新的文化传播形式得到了部分群众的认可,然而像其它文化类电视节目一样,都存在关注群体小众化,关注阶层较为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彩霞 《大观周刊》2012,(6):212-212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应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相似文献   

8.
岳晓东 《视听界》2001,(5):31-31
古人曰“材有美,工在巧”。词汇是语言的材料,语言光美还不行,还要看表达者的“工”是不是“巧”了。写文章的目的要让人喜欢看,说话的目的要让人喜欢听,节目主持人要想让受众从心眼里愿意听你说的每一句话,就必须动点脑筋,想点办法,说话不能言而无味,必须幽默、风趣,让受众喜闻乐听。但只做到让受众喜欢听你说的话还不够,还必须让受众从中感  相似文献   

9.
徐宪花 《大观周刊》2013,(4):139-139
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口头语言。笔者对学生存在的朗读课文时的字音不准、唱读、朗诵无感情等情况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培养他们的情朗读能力,并以点带面,相应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各项能力。同时,通过感情朗读,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0.
张英军 《大观周刊》2012,(4):166-166
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一向重视朗读,并流传下来许多有关朗读的佳话和古训。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仍有必要大力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具体教学实践,试着从朗读的内涵和现状分析、加强朗读训练的理论依据、加强朗读训练的现实意义、加强朗读训练的具体措施等方面阐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只有用好朗读这颗棋子,语文教学这盘棋才能真正走活。  相似文献   

11.
以读促教     
张冰雪 《大观周刊》2011,(48):120-120
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一向重视朗读,并流传下来许多有关朗读的佳话和古训。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仍有必要大力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具体教学实践,试着从朗读的内涵和现状分析、加强朗读训练的理论依据、加强朗读训练的现实意义、加强朗读训练的具体措施等方面阐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只有用好朗读这颗棋子,语文教学这盘棋才能真正走活。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位于东京驹场的日本近代文学馆礼堂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日本作家个人作品朗读会,参加朗读的有作家崛田善卫、津岛佑子和诗人吉增刚进等人,会议主持人由诗人佐佐木干郎担任。朗读会以录制日本当代作家的声像资料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3.
广播语言     
1984年12月20日,日本广播用语委员会,在大阪广播电台召开了第995次会议。在会后全体委员的讲评中,吉泽、外山两位委员就广播语言问题发表了如下一些意见:吉泽委员说,让人听起来费劲儿的口头语言,无非是由于词汇难懂、句子过长或是说得太快等原因所造成的。因此,播音员对这三点要格外注意。外山则认为,广播语言目前还未能由书面文章体向口语体转变。自然,如果具有一定的朗读技巧,有时句子长点也无妨。不过,正是由于句式复杂的书面语言有时能够为播音员的朗读技巧所补救,也就影响、推迟了  相似文献   

14.
包金荣 《大观周刊》2012,(43):333-333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通过朗读,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将自己的情感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达到最佳朗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群 《现代传播》2003,(6):59-62
谈话是双向言语交流 ,因此谈话节目主持人不仅需要有说的能力 ,而且还需要有听的素养。听的素养包括“听品”、“听姿”、“听术”三个方面。在听的感知和获知两个阶段中 ,谈话节目主持人有无这三方面的听知素养 ,直接关系到听知的效果、表达的水平和谈话节目的质量。而从言语行为出发 ,借助语境的解释功能 ,推导出嘉宾或现场观众的言语目的、会话含义是不少谈话节目主持人在听知过程中常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同阶层的人对各种事件、问题发表意见的愿望日益强烈,网络等新媒体也给人们表达观点提供了很大便利,"不再是'我们听你说',而是'我们都在说',新媒体造就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日益受到观众们的喜爱.2017年初,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亦犹如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滋润着万千观众的心扉. 《朗读者》以嘉宾们的个人经历与传世佳作相结合,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积极作用,展现了文化的魅力.在《朗读者》节目中,主持人董卿曾说:"人不只靠吃饭活着,我们还需要别的东西来滋养."  相似文献   

18.
刘洁 《大观周刊》2011,(6):205-205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围绕这个目的,阅读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朗读、说话、作文诸方面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天明 《新闻传播》2009,(10):130-130
主持人和播音员都是语言工作者,必须通过语言实现传播,但两者又有区别。播音语言是以稿件为依据,分析和感受稿件,并融合播音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水平、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地播出稿件的重点、基调和弦外之音的一种语言再创作过程,属朗读学范畴。而主持人语言则是一种生活语言,它应有铅华洗净后的质朴和真实感,它是一种直接交流的对话状态,因此,即使掌握朗读技巧的播音员也应区分朗读和说话的界线,用听众乐于接受的说话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主持人语言发音的规范是一种学习之后的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20.
播音和主持节目当中有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不清晰,不确定,有多义性,让人听了既可这样理解,又可那样理解,让人“步人歧途”,误听误解。这称为播音和主持节目中的歧义现象。多年来,在广播播音工作中深感这种语言歧义现象严重影响从稿件内容播出到听众收听这种交际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