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峰 《家庭教育》2011,(10):18-19
养育男孩跟女孩是不一样的,男孩有男孩的成长方式。胆量.斗争.勇气.正义……这些都会在男孩的成长史上一一被提及。跨过了这些坎,小小男子汉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2.
我是“男孩”,开朗活泼、大胆顽皮是我的性格。我可以脸不红地告诉你,我比男孩还“男孩”。不管你听没听懂这句话,我还是要讲讲我为什么是“男孩”。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及其合作者在2010年年初出版了《拯救男孩》一书,将男孩在成长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称为"男孩危机",并指出男孩危机的表现是全方位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需要"拯救男孩"。这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同时也引发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4.
巴述丽 《家长》2011,(10):7-8
现在,很多学校里,女孩成了班级的主体。她们有的甚为泼辣,指挥着男孩团团转;有的甚是厉害,欺负得男孩不敢言语。男孩怎么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绵羊"?男孩的阳刚气质又到哪去了呢?我认为这与男孩的成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天,一个10岁男孩被妈妈带到我的心理咨询室。男孩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不爱说话、胆小。男孩因上课不认真听讲,随意离座走动,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不理想。多次被老师请家长,所以也经常遭到家长的批评指责。男孩近期上学有畏难情绪,家长很苦恼。交谈中我打量着这个男孩。男孩个头小小的,内心怯怯的.说话的时候表现出了陌生与恐惧.问他话他总是默不作声。  相似文献   

6.
男孩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了。暑假里,父亲却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送男孩去旅游,也没有奖励他电脑和手机,而是把男孩送到市中心的一家快餐店去打工,每小时3元钱。男孩有些不情愿——这样的报酬,对一个城市孩子而言,实在算不上什么诱惑。  相似文献   

7.
朱小闯 《教育文汇》2012,(12):15-16
报载,上海市第八中学提交申办"男子中学"方案,希望以"男校"的方式挽救"男孩劣势"。消息披露后,引发舆论热议。"男子中学"能不能挽救"男孩劣势"?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男孩劣势"。校长卢起升说:"男孩劣势"首先体现在学业上,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身心成熟普遍比女孩晚,一个8岁男孩的专注力、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家教指南》2004,(6):32-32
《培育男孩》一书坦述了美国男孩的艰难处境。资料显示,中国男孩的困境与美国男孩极为相似,且程度更甚:入托前、在幼儿园里主要由母亲、阿姨带领,男性气质先天不足,男孩多有娘娘腔;父母倾力提供物质供应,在精神和日常生活中发挥榜样力量不够,男孩在家里找不到模仿的  相似文献   

9.
一个曾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的男孩;一个曾多次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获奖的男孩;一个曾获得“十佳读书少年”光荣称号的男孩; 一个6岁就当起“小主编”,家庭办报14年的男孩;……他,他就是丹东小“报人”——顾然。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兵占领了法国。一天清晨,巴黎一座小楼顶上,爬上来一个男孩。他要干什么?原来,这男孩特别喜欢养鸽子,昨天,一只刚会飞的小鸽子飞出去一直没回来,所以今天一大早,这个男孩就站在楼顶上,仰望着蓝天。突然,他发现一个小白点起来越大,果真是那只小鸽子。于是,小男孩赶紧掏出红布条,使劲地挥动着,好指引小鸽子回家。就在这时,几个德国鬼子发现了男孩,以为他在给城里的游击队发信号,马上端枪跑上楼,把男孩从楼上推了下去,男孩摔死了。随后,他们又用刺刀扎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男人婆”,因为长相性格等各方面都很像男孩。上幼儿园时,爸爸妈妈给我取了个名字叫张振。我不爱哭,不爱闹,更不爱撒娇,做事总是大大方方的,爱和男孩做游戏,只要是我们班的男孩,都与我一起做过“接电线”的游戏。我爱拿男孩的东西,一会儿拿拿陆聪的帽子,一会儿戴戴李康的手套,一会儿穿穿马帅的鞋;一会儿摸摸男孩的这儿,一会儿看看男孩的那儿。总之,只要是我班男孩的好玩意儿都被我看过,摸过。我的外号很多,“男人婆”、“卷毛”、“大蚂蚁”、“大蚂哥”、“泥鳅”、“老头儿”……应有尽有,数也数不清。别人喊我的外号,…  相似文献   

12.
拍卖会正在激烈地进行着。当第一辆脚踏车开始竞投,拍卖员问谁愿意带头出价时,站在最前面的一个男孩说:“5元。”这个小男孩大约十岁。“已经有人出5元,你出10元好吗?”“好,10元,谁出15元?”叫价继续进行,拍卖员回头看了一下前边那个小男孩,可他没还价。稍后,轮到另一辆脚踏车开投。那男孩又出5元钱,但也没再加价。接着几辆脚踏车也是这样叫价出售。那男孩每次总是出价5元,从不多加。不过,5元的确太少。那些脚踏车都卖到35元或40元,甚至高达100元。暂停休息时,拍卖员问那男孩为什么不出较高价竞争。男孩说,他只有5元钱。拍卖会继续进行,男…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17,(20):64-65
梳理常见习题,对遗传题中常见的有关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的计算进行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14.
<正>男孩身陷危机!从内容上来看,男孩危机是以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全方位危机;从时间上来看,男孩危机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线性危机;从发生的范围来看,男孩危机还是世界性危机!这种说法似乎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一本由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先生主编,著名儿童教育心理研究员李文道、赵霞合编的名为《拯救男孩》一书出版问世。该书列举了一大堆国内外关于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存在的日趋严重的全线性危机,呼吁男孩亟待"拯救"。该书的发表在社会各阶层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纷纷探究反思男孩在当代社会逐步走向"弱势"的原因及补救措施。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存在的"男孩英语学习危机"现象、成因和转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男孩危机”字眼频频出现在网络、电视等媒体中,它也成为关心教育的J,-4J'~经常讨论的内容。文章针对上海第八中学开设“男子实验班”的实际情况,从源头出发,深入分析“男孩危机”这个概念存在的基础。从“男孩危机”的概念界定、判断标准、比较对象,以及应试教育和当前就业形势背景下出现的“性别歧视”等方面论证“男孩危机”的说法过于主观和片面,是不合理的,而开设“男子班”的方式并无助于改善现状。最后提出针对“男孩危机”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正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拯救男孩,势在必行正方在《拯救男孩》一书中,孙云晓称,男孩危机从内容上来看是全面性危机,主要体现为学业、心理、体质和社会四大危机;从时间上来看,男孩危机更是全线性的危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各个年龄段的男孩都面临着重重危机,并指出:男孩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误区。其中,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  相似文献   

18.
“不高兴”和“没头脑”是两个男生,顾名思义,“不高兴”动不动就容易生气,“没头脑”则是个大大咧咧的男孩。可这两个男孩偏偏是好朋友,他们在一起简直就是搞笑拍档。  相似文献   

19.
孔悦 《云南教育》2014,(19):30-32
近几年,“男孩女性化”的现象一直备受关注,并引起了很多教育界人士的担忧。 一般认为,“男孩女性化”的表现主要是,男性应具有的责任、勇敢、宽容、独立等气质,在很多男孩身上并没有表现出来,相反,现在不少男孩缺乏阳刚之气,胆小懦弱,说话细声细气,有的甚至喜欢穿女孩的衣服,爱玩女孩的玩具,呈现出一些女孩的动作和姿态。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几十年中,澳大利亚一直致力于为女孩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提高女孩的学业成绩。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在近10年来,男孩在读写能力、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女孩,因此,男孩教育成为目前澳大利亚社会所广泛关注的另一重点。为此,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联合学校力量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推进“男孩教育”,致力于提高男孩的学业成绩:(1)开展专门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