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高等院校物理系最经典的数学教材,当推斯米尔诺夫的巨著《高等数学教程》。该书在1948年第一卷第十一版发行时荣获了斯大林奖金。到1974年第一卷印刷次数达23次,第二卷达21次。这本书对苏联、东欧以及我国的数学教学都曾起过重要的作用。7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物理的发展以及计算方法和计算技术对数学的影响,苏联大学物理系的数学教材面临着一个更新改造的问题。我们发现,近年来苏联物理系的教材似有以下两方面特点:一是加宽加厚数学基础,并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二是把古典的微积分内容加以现代化处理,以适应现代物理的  相似文献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白月桥同志最近翻译了两本苏联学者的专著:莱纳的《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版)和扎波罗热茨的《历史学科培养能力与技巧的方式与方法》(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版)。这两本书对于我们了解苏联历史教学领域的进展水平很有帮助,这里仅谈第一本译著。该书作者莱纳,是苏联著名的教学论和教学法  相似文献   

3.
该书是一本高中数学的教材分析书籍,又是一本数学教育思想和数学教育方式研究的专著,其主要对象是高中数学教师、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者、高中学生和对中学数学教育研究感兴趣的读者.该书运用学科特征统筹的思想,结合自己40多年的教学经验,低起点、高观点,对高中数学各章内容从数学语言、数学思想方法的视角,逐一作了有独到见解的定位与剖析,向读者展示了以数学自身学科特征为出发点的数学教学是怎样走入“MM教育方式”的,又是怎样接受了“孙维刚数学教育思想”,让数学教学站到系统论的高度上,实现数学教学的科学化与艺术化相结合的.该书…  相似文献   

4.
该书由苏联莫斯科《教育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为集体创作。主编是曾长期任苏联教育部长的M·A·普岁柯菲耶夫。这是1957年由N·A·凯咨夫和H·K·冈查洛夫等人主编出版的《苏联国民教育》的续编。该书全面介绍和论述了苏联的国民教育制度,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的改革和发展,直至1984年苏联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5.
从1993年以来,应用题作为高考的热点问题而倍受人们广泛关注,它已经成为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而且还在加大考查的力度.特别是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中,有三道题目考查了应用题,这些都应引起我们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的各位同仁的重视.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思想,形成数学建模的能力,即高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1提高对应用题教学的认识众所周知,在建国初期,我国承袭了苏联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甚至到今天仍存在着),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数学教育就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了我国数学教育界流行数…  相似文献   

6.
经国家教委批准,由“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于1992年4月在上海举行了《学习上海市青浦县数学教改经验现场研讨会》。上海市青浦县的数学教学改革历时十几年,取得了丰富经验,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学会教学》一书(该书信息详见本刊1991年第6期第32页)现将该书的《课堂实录》之六——“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转载如下,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苏联《星期》周刊1984年第三十五期摘要介绍苏联心理学博士沙尔瓦·阿历山大罗维奇·阿莫纳什维利的新书《孩子们,你们好!》。该书内容丰富,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结晶。它给中小学教师,广大家长及教育研究工作者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发。现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8.
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首先是美国,继而伸展到世界各地,出现了规模不同的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运动。 美国在五十年代初期就在大学中进行数学教学改革试验,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对美国刺激很大,美国认为科学落后于苏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的基础科学的教育水平低于苏联。这样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压力,要求进行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另一方  相似文献   

9.
数学史是数学产生、发展的历史。 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发展史给我们提供了关于数学概念、方法、语言发展的历史道路的重要信息,它常常指示我们在学校教学中形成和发展这些概念、方法、语言的途径。”数学教师若能把自己教的东西的来龙去脉都搞清楚了,对他在教学中增强科学性、启示性、系统性及趣味性都将起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苏联数学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们要把数学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于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游戏、竞赛等情景吸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成功的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内在情趣。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在教学中要克服学生畏难情绪,使数学活动更具情趣化,让学  相似文献   

11.
1996年3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苏联史研究》一书,计21余万字,是由广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李冠乾先生著述的。该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论史结合紧密,有许多独辟的见解和创新。该书的出版,是对前苏联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苏联史研究》的第一个特点是体现作者勇于探索的精神。长期以来,在我国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出版苏联史专著十分困难,加上资料缺乏,对这个领域的研究相当薄弱,出版的专著更是寥若晨星,而且一些观点也有失偏颇。李先生多年从事世界现代史和苏联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积十余年的辛勤笔耕心得,合十九篇专题研究论文,辑成苏联史研究专集。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速科学技术人材的培养,苏联从六十年代开始狠抓学生的知识质量,加强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的教学,在许多城市专门办有数学学校,这种学校以比普通中小学多一倍的时间进行数学课程的教学。与此同时,各类高等学校也创办了各种课余形式的附属青年数学学校,拔尖培养有才能的中学生。莫斯科大学是苏联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大学。莫斯科大学附属函授数学学校是由该校数学力学系在1964年筹备创办的。创办这所学校的基本目的是要把选拔和培养具有优秀数学才能的中学生的范围扩大到整个苏联,消除国内地区之间的差异;使受到特殊培养的学生将来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阅读能力的高低是个体学习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被提及的较多,但是在数学教学中往往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则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值得我们重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数学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数  相似文献   

14.
论争一:中小学数学课程是否要照搬苏联? 1949年以前,我国数学教育深受英美数学教育的影响.仅就使用的教材看,大多从国外引进,耳熟能详的就有<3S平面几何><范氏大代数><斯盖尼解析几何>等.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是国家政策.但是,我们是否要全盘照搬苏联的中小学数学教材呢?这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相似文献   

15.
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苏州大学《中学数学月刊》主编的“高中数学教学与测试”系列图书 ,已与数学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称它为“苏纲”、“苏大本”.尤其在 2 0 0 3年数学高考倡导课程改革方向、以能力立意命题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之后再来审视此套图书 ,发现解答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个别题目就象做此系列图书上的部分练习题一样 ,足见这套书的价值和权威性 .1 重视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高一数学教学与测试》、《高二数学教学与测试》(试验修订本 )是与高一、高二教学同步的教辅材料 .该书重视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  相似文献   

16.
郭思乐副教授,广东省梅州市人,1944年生,1964年毕业于广东师范学院数学系,1989~1990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苏联教育科学院学习,现任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广东省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一种语言,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所以,数学的学习也不能离开阅读,这就反映出数学阅读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18.
<正>从广义上来说,任何一个学科本质上都是语言,数学学科也不例外。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也因此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核心素养的达成水平按体现数学学科素养的四个方面进行了表述,分别是: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使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下简称《必修2》)进行教学时,也仔细研读了该书,现对该书提出几点建议,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由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和辽宁大学等九所高校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共同编著、张义德同志主编的《苏联现代史》一书,已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是我国社会科学界越来越重视苏联史研究的直接结果,它填补了我国高校一直缺少我们自己的专家和学者编著的苏联现代史教材的空白,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我国史学界对苏联现代史教学与研究一直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为模式,因此在阐述这一时期的苏联历史时多有歪曲,不能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史学工作者开始打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所圈定的框架,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