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抱薪救火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  相似文献   

2.
抱薪救火     
【读音】bào xīn jiù huǒ【出处】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史记·魏世家》)【释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故事链接】战国时,魏国连续遭到秦国的侵略。魏国的安釐王即位后,秦国加紧了对魏国的侵略步伐。安釐王元年,秦国进  相似文献   

3.
抱薪救火     
<正>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  相似文献   

4.
5.
~~成语歌谣 抱薪救火@戚万凯~~  相似文献   

6.
教师不能当众点燃学生不满之火,不管其动机如何,都不能.例如,某位青年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认真,作文敷衍了事之后、为了找出厌学之因,弃作之由,以便对症下药,于是布置了一次作文,题目是《我讨厌语文(或作文)》.尽管教师动机是可取的,但结果又怎样呢?该次作文学生又是敷衍了事,且大大地、反复地渲泄了一通不满,而语文课依然故我.  相似文献   

7.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State of Qin attacked the State of Wei on a large scale repeatedly and occupied large areas of land, for the State of Wei was too weak to defend itself. In 273 B.C., the qin army launched another attack …  相似文献   

8.
苏洵的<六国论>中有一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其中的"抱薪救火",好像没有什么问题,都能理解,就是"抱着柴草去灭火"的意思.老师不会深究,学生更不会深究.其实,这四个字是很好的语言学习点,还是很值得深究的.  相似文献   

9.
王晓维 《学语文》2006,(4):48-48
苏洵《六国论》中有“: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句,教材注为:“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课文注释并未对这句话作具体的解释《,教师教学用书》将这句话译为:“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很显然,它是把“抱薪救火”之“抱”理解为“抱着”。这是不恰当的。有些工具书对“抱薪救火”的解释也是不恰当的。《中国成语大辞典》释为:“薪:柴草。抱着柴草救火。比喻以错误的做法消除患害,结果反而使患害扩大。《”辞海》释为“:亦作‘负薪救火’。比喻想消灭灾害…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抱薪救火”的“抱”字的理解出现了一种新说,认为“抱”通“抛”,抛掷义,“抱薪救火”就是抛掷柴草救火。这种观点不仅流行于学界,而且进入了部分词典。本文通过对传统文献的全面考察和分析,认定新说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认为,“抱薪救火”中的“抱”字应解释为“抛、扔、抛掷、抛弃”,“抱薪救火”即“抛掷柴草救火”。一、“抱”在古籍中(南朝以前)有“抛、掷扔”义的用例。1.司马迁《史记》卷十三《三代世表第一》:“(姜女原)则生后稷。姜女原以为无父,贱而弃·之道中,牛...  相似文献   

12.
《语文知识》1992年第6期“字词天地”栏所载胡星林《“抱薪救火”的“抱”和“救”》一文我不敢苟同,以为大有商榷的余地。胡文训“抱”为“抛”的论据之一是“从语境看”。而遗憾的是理解片面,穿凿附会。甘肃师大中文系编写的《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抱薪救火”条注释云:“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