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政府、市场、大学三种力量对高等教育的作用分别体现在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保障等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巨大社会变革 ,促进“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因此 ,建立新型的“政府、市场、大学”之间关系面临着诸多问题。本项研究在立足解决有关问题的基础上 ,研究提出由构建“新型公共教育权力结构”、构建新型“政府、市场、大学”之间良性互动机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等三个方面内容共同构成的新型高等教育治理结构 ,即新型的“政府、市场、大学”关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高职"校企一体化"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校企一体化是建立在大学与企业(行业)、大学和政府之间的紧密型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校企合作组织,它是校企合作由浅层次走向深层次,由松散型走向紧密型发展的新阶段.校企一体化的主体关系涵盖了大学--企业之间、政府--大学之间、政府--企业之间三类双向互动关系,其中大学--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核心.三重螺旋理论强调大学、产业、政府都可以是创新的组织者、主体和参与者,在校企一体化中这三类主体关系存在着不尽相同的动力因素,而且这些动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校企一体化的系统关系及其动力因素来看,虽然它们之间主体关系在校企一体化进程中主体地位的影响大小有时会有变化,但是大学、企业、政府三类主体在校企一体化进程中基本动力因素没有改变,因此,构建校企一体化动因机制的主体也应该紧紧围绕大学、企业和政府这一主线.利益驱动机制、政策驱动机制、人才驱动机制、保证驱动机制等是校企一体化动力机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课题总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侧重研究"政府、市场、大学"之间关系的形成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采取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由静态研究入手,分别从"政府职能"、"市场本性"、"大学传统与功能"等三个维度,探讨"政府、市场、大学"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形成.然后,深入进行动态分析,分别从"政府职能的变化"、"市场发育的程度"、"大学传统及功能的变化"等三个视角,探讨它们对"政府、市场、大学"之间关系的影响.第二部分,侧重研究政府、市场、大学及三者之间关系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作用.采取"突出重点"和"整分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抓住"对高等教育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三大问题--发展战略与规划、资源配置、质量保障,分别探讨"政府力"在三大领域的影响和作用,"市场力"在三大领域的影响和作用,"大学力"在三大领域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分解研究,旨在揭示由政府力、市场力、大学力所形成的"系统力"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这个"系统力",并不是政府力、市场力、大学力的简单之和,而是三者的有机合力,这一有机合力的形成与强弱,受"政府、市场、大学"之间关系的影响极大,从而凸显本课题--"政府、市场、大学之间关系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三部分,侧重研究在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构建"政府、市场、大学之间新型关系"的目标模式.采取历史和现实相结合以及分析与归纳等方法.在以上两部分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探讨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够与国际接轨的"政府、市场、大学"关系模式.侧重从三个方面来架构这一模式一是构建新的公共教育权力结构.包括①"构建政府内部,即各级政府之间的有效权力结构,及行使权力的方式";②构建政府外部,即"政府与大学"、"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有效权力结构,及行使权力的方式.二是构建"政府、市场、大学"之间良性互动机制.包括①政府宏观管理;②市场适度调节;③社会广泛参与;④大学自主办学,自我约束.三是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包括①确立大学"独立法人实体地位";②确立明晰的产权制度;③确立科学的大学治理结构和明晰的职责框架;④建立"决策科学化、管理民主化"制度;⑤建立"信息公开化、监督社会化"制度.本课题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国际和国内相结合,在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变革"及"政府、市场、大学"关系变化新趋势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的实际,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发布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育健全的实际,紧密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实际,分析新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哪些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以及这些矛盾和问题存在的致因,进而从理顺"政府、市场、大学"之间关系入手,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和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重点大学建设政策的延续,“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政府干预行为较为明显,因此如何协调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是“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来看,“双一流”建设中政府与大学之间存在资源依赖关系,并且是一种非对称资源依赖关系,具体表现为:大学对政府的资源依赖属于索求性依赖,而政府对大学的资源依赖属于选择性依赖;大学使用政府资源的自主性远低于政府使用大学资源的自主性。这种政府与大学之间的非对称资源依赖关系妨碍了大学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造成了大学的同质化发展甚至引发了大学之间的不正当竞争。通过借鉴资源依赖理论相关内容,可从构建契约型合作关系、确保大学外部资源渠道多样化、组建大学联盟和重视大学特色发展四个方面,探索“双一流”建设中政府与大学非对称资源依赖关系的协调路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与政府关系历来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英国高等教育史学家哈罗德·珀金曾经指出,“一个人如果不理解过去不同时代和地点存在过的大学概念,他就不能真正理解现代大学。”因此,对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研究,必须从大学与政府关系的源头开始。英国是大学的重要发源地,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领域中,制约其变革和发展的力量主要来之于政府与学术。这些力量长期依赖不断改变着教育的面貌,伴随着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突出。在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方面,政府角色错位,大学没有足够的“自治权”,因此,理顺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拟构建政府与大学的良性互动模式为我国高教管理的发展取向,也为本文探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逐步确立的客观要求,是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是深化办学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客观要求。理解现代大学制度至少要从四个方面来考虑:(1)现代大学制度应该符合大学的基本特征;(2)现代大学制度应该体现现代大学理念;(3)现代大学制度应该依据相关的法律和法规;(4)现代大学制度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应当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1)大学与政府的关系;(2)大学与社会的关系;(3)学术与行政的关系;(4)大学与教师、学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德国和美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都从不同的基点论述过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并各有所侧重;两国学者有关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观都具有理性的特点和辩证的风格;两国学者不同的诉求反映了大学自身就有平衡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的矛盾的需求。西方学者在政府与大学关系问题的研究上,其逻辑起点主要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出发,而很少兼及政府公共行政的规律。以高等教育公共行政的权力边界为切入点来研究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应是我国学者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浅谈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间关系是组织间关系的一种形态.如何建立大学、政府与企业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关系是21世纪国家构建创新体系的关键与核心.本文对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间关系发展的实践模式进行了介绍,阐述了三者间关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大学、政府和企业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问题.文章最后对未来有关大学、政府和企业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但是本文没有直接论述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而是从政府与大学博弈的角度,研究第三部门在两者权利关系争夺上的调适作用。文章先从政府与大学之间各自的利益追求探讨了博弈的存在性,随之讨论了他们博弈的内容及机制,并对突破博弈的条件及第三部门突破博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第三部门对它们权利关系的调适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央地关系相继走过了"集权制"下的"央主地从"、"分权制"下的"地方主义"以及"分权—合作制"下的"央地共治"等三个阶段。"央地共治"模式的提出,既改变了"央主地从"模式下中央对于公共决策权的垄断,也改变了"地方主义"模式下只强调"分权"而不强调"合作"的弊端。从决策—执行一体性来看,中央政府要想改变地方政府在执行中的"不合作",就需要在决策中采取"合作"。由此,中央政府在公共决策上逐渐向地方开放,并表现为决策权力上的地方分享、决策主体上的地方参与、决策过程上的地方影响,这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考察1928年济南惨案后的报刊文章,可以发现当时中国舆论界对日本军阀政府与日本人民之关系的辨析,已由寄望于日本人民及在野党遏制军阀政府转向强调日本民众和军阀政府的一致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报刊舆论对日认识的发展过程,对展现这一事件的诸多面相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与公立大学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而赋予大学治理者权力的边界却是一种“契约不完全”代理,正是政府决定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等多种委托关系的不完全性,党政权力边界交叉显著且责权利的不对称性,从而滋生了“寻租”、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监督机构的设置属于“自我监督”行为,难免要增加社会成本又难见成效,切实从制度框架变革委托代理关系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近期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确切涵义是中央权力机构与地方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社会法定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关系。在中央权力机构与地方权力机构的各种纵向平行的关系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整个纵向权力结构网络中的中轴。所以,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研究国务院与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上。要协调好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作关注省级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地位,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央政府集权和地方政府分权的度。此外,构建面向21世纪新型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战略时还应注意:继续稳步推进国家与社会分权;实现政治体系内部权力分配的集分平衡。  相似文献   

15.
执政为民与为人民服务思想之间的关系,“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提出的一种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向全社会提倡的一种道德思想;“执政为民”是共产党的本质要求,是对共产党党建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中,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其财富积累远没有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程度——社会财富按需分配.现代国家应该如何处理政府权力与财富分配之间的问题,经济学界存在“国富”与“民富”的争论.“藏富于民”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全面发展的保障.因此,国家在处理政府权力与财富分配的关系时,应坚持“藏富于民”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7.
《基础学位计划》是英国政府2000年7月颁布的政策文本,是英国政府为满足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教育的需求而进行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的重大改革。它反映了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家本位”倾向,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与政府宏观调控计划比较紧密的结合,渗透着合作的理念。这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戾家”的“戾”的含义由乖张、暴戾而引申为违反。按照启功等前辈的考证,“戾家”意指外行的、无师承的、非专门的、不精通的人,“戾家画”可指为脱略常法、无师承、有违绘画法则的画作,是一种业余水平的绘画;钱选和赵孟颓将“戾家画”与“士夫画”想对应,“士夫”应指在位的文人官僚。从钱、赵有关“戾家画”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钱选在某种程度上是自觉地游离于“士夫”之外的一位士人,其说蕴含了“道”、“艺”关系的历史内涵,表明了钱选对“道”的超越,其价值格趣由传统的“重道”而转向艺术。钱选以这样的士人格趣并通过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启迪了后来的文人画家,从而体现了他在艺术发展史中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的重大科学发现和重要技术突破大都源于高等学校,源于产学研结合方面的卓越贡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D)在与政府、产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横向交叠”体现了UCD通过项目合作与互动搭建了与政府之间的行政链,以及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聚集搭建了与产业的生产技术链;“纵向进化”体现了UCD通过与政府和产业的动态平衡促进了学校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的提升,以及UCD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上的螺旋式进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权力呈现"悬浮"态势,一定程度上出现基层政府消极行政,国家政策和意志不能有效深达基层,基层政府动员能力和服务能力减弱,基层政府"失信"和化解社会矛盾不力,基层政府与农民间因利益链条断裂而导致自我协调的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失效等问题。但从本质上而言,基层权力"悬浮"问题实则关乎着国家与社会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政府基层治理结构和基层政府角色定位等几个核心理论命题。解决权力基层"悬浮"问题不是回缩,甚至否定税费改革,而应从其本质出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