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0304部队的干部战士,都管宣传处新闻报道员补声怀同志叫“特等射手”。可不。补声怀当新闻报道员仅一年多,就在电台、电视台、报刊上稿280多篇,其中全国、全军性报刊上稿80多篇。现在,有9家报刊社聘请他为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最近,部队党委给他记了三等功。补声怀两年前还是一名卫校学员。搞新闻报道时间不长却取得成绩不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全凭的三个‘闲不住’”,即闲不住的脑袋,闲不住的腿,闲不住的手。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他坚持每  相似文献   

2.
苗苗 《档案天地》2010,(4):11-15
我是在北影大院里长大的。因为我父亲是1941年的老八路.他是在1949年北平解放后。跟部队一起来到了这座城市。进京以后,那会儿好像什么都是要军管似的。就是需要派部队的人去代表管理某个单位。我父亲就是去了北影厂.当时他们好像有4个人吧,其中还有谢铁俪老师。当时他们其实很不愿意离开部队.像我爸爸那会儿在部队担任连长.他非常喜欢部队生活。  相似文献   

3.
人们都说他是一位后起之秀,仅两年功夫,他由一个新闻门外汉,变成一位新闻战线上的伎校者。翻开他的刊稿剪贴本,光中央级报刊发表的稿件就高达50多篇,《人民武警报》及省地级报刊电台刊播的近200篇。为此,部队党委先后两次为他记了三等功,去年还被武警总部表彰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他所在部队新闻报道工作,也由落后单位一跃变为全师第一,并被武警总部评为“橄榄杆”优胜单位。他叫李凌志,是武警8661部队的新闻干事。当笔者当面夸奖他取得的成绩时,他却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喜悦而又辛酸的泪水。1997年7月,李凌志刚从军校毕业分到部队…  相似文献   

4.
近3年,济南军区某装甲团新闻报道工作成果丰硕。3年来,在中央级报刊上稿150余篇,军区级上稿400多篇。一个团级单位新闻报道工作能取得如此成绩,来之不易。花红当知甘霖恩。他们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政委朱琳尽心抓新闻报道,倾心惜报道人才密切相关。朱政委善于为报道工作广开“才源”。他认为,只有团队建设基础牢,工作扎实有成效,新闻报道才会有写不完的题材。搞好官兵业余文化生活一直是全军各部队非常关注的工作,都在寻求着切实管用的办法。1996年初,刚到任不久的朱政委,带领机关同志扎进基层调查了解,经过反复实践,…  相似文献   

5.
少写应景稿     
有位初稿报道的战友向我们诉苦,“我稿子写了几十篇,篇篇都有时效性,可就是见不了报,你说邪门不?”我随手翻了翻他保留的底稿后,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不是邪门,而是你把门走邪了。”也难怪,他写的稿子都是一些“应景稿”。比如,“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时,他就写妇女生活;“五四”青年节时,他就写青年活动;春节前夕,他就写某某请假,正月十五前他又写起了闹花灯。底稿一大摞,真正反映部队中心工作的却不多。纪念节日的稿子,报纸需要,完全可以写。然而,这方面的稿件用量毕竟很少。再说你如果卡着“点”才往报社寄,弄不好就…  相似文献   

6.
新闻老兵     
一个70多岁的老人整天骑辆破自行车到处采访写稿子,近几年就有180多篇文章见诸多种报刊。他就是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教委离休干部李金铭。 1947年10月入伍的李金铭,曾参加过淮海、渡江等著名战役,立过功受过奖,有一股不怕流汗不怕流血的拼劲。渡江战役以后,党组织把他调到了团政治处做宣传工作。李金铭想不通。首长开导他:我们党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真枪实弹,一条是笔墨纸砚。你用手中的笔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同样是战斗,同样光荣。于是,李金铭渐渐爱上了宣传工作,开始给部队的《战斗报》写稿子。他描写部队在作战训练间隙开荒生产的通讯《蜜蜂崖下一新村》,先后被《人民日报》、《解  相似文献   

7.
某炮兵旅政治部主任吴红兵当主任两年多来,从本部向上级机关输送了11名搞报道出身的“笔杆子”,可他手下仍人才济济,请看他的生“才”之道。“就地取才,精心培养”,是吴王任的生“才”之道。战士时天存因“写作基础一般”,一直没能进报道组。吴主任主任后,通过和小时接触,发现他虽然写作基础差,但有潜力可挖。就把他调进了报道组,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摄影、写作经验传授给他。有一次部队抢险救灾,吴主任不顾关节炎,站在没膝的水望,边给小时打伞“保驾”,边给他讲抓拍等技巧,使他受到了一次实地锻炼,拍下了许多难得的镜头。当夜…  相似文献   

8.
海军政治学院阎王才和大连日报段继凯同志,在教授业余新闻写作和报纸宣传的实践中,精心探索业余新闻写作的规律,最近有《业余新闻写作》专著面世。静夜展读,多受启示,不禁想发点议论。在我们的新闻大军中,有一支举足轻重的队伍,那就是广大的业余新闻写作群。这支队伍的重要性,是每个新闻从业人员所深知的。打个比方吧,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我们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是由野战兵团。地方部队和民兵游击队组成。如果把专职新闻工作者比作野战兵团,那么各级机关的新闻干事和广大通讯员,就是地方部队和民兵。可见这支队伍是三分天下有其…  相似文献   

9.
《新闻前哨》2004,(2):63-63
张维斌、张继芳在《中华新闻报》上撰说,20世纪60年代末有这样一件事:一个农村青年经过体检、审查应征入伍。然而,刚到部队第二天就“复员”了。原因是他参军的思想动机有问题。据说,他到部队吃第一顿饭时,两眼盯着香喷喷的白面馒头,自言自语地说:“我就是为你来的!”一句话反映了他思想深处的从业观。这话传到部队首长耳朵里,他被责令脱下了刚刚穿上的军装。  相似文献   

10.
涉险赴难谋佳作。这是济南军区某旅战士报道员黄建华在新闻写作之路上恪守的信条。几年来,他正是凭着这股勇气,敢于涉险赴难,到别人不愿或不敢涉足的地方去抓“活鱼”,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结识“掏粪工”在该旅驻地康家庄,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叫朱志信,从60年代末开始就义务为部队扫厕掏粪、种植蔬菜,至今已30余年了。去年3月的一天,阳光明媚。小黄背着相机去采访正在家中午休的朱老汉,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回来一打听,才知道朱老汉性格比较怪癖,不喜欢接近生人。此路不通,另行它道。第二次去时,小黄和几个与朱老汉十分熟悉的…  相似文献   

11.
7年前,我与入伍不到一年的小伙子何基刚相识,那时他一说话就脸红。他既精明又能干,虚心好学,于是我们成了忘年交。我鼓励他:“你既然对写作感兴趣,不妨就利用业余时间多写写新闻报道吧!”他自信地点点头。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当初对写作的ABC不知一二的小何已成为小有成绩的部队报道员,被抽调到政治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5年来,他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和兵种报等媒体上发表文章600多篇,多次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两次荣立三等功,去年又荣立了二等功。1998年,刚入伍的何基刚担任连队通信员,每天的报纸经他之…  相似文献   

12.
十年前,笔者所在部队有位战士,其父在他和妹妹很小的时候就抛弃他们母子三人,和其一位女学生同居,后来还生了两个小孩。他母亲和妹妹多年靠拣垃圾维系生存。这位战士参军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锻炼好身体,日后好找父亲“算账”。到部队后,他思想很不稳定。部队领导得知此情后,积极做好这名战士思想工作,鼓励他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并派出保卫股的同志多次到战士家乡调查了解情况,帮助其打官司。半年后,战士赢了官司,他的父亲因犯重婚罪受到了法律制裁。笔者感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新闻素材,就连夜写了一篇部队帮助战士维权的通讯寄发《解…  相似文献   

13.
A走进齐文中的书房,他用以自勉的条幅映入眼帘:“我以人的资格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就有任何人一样的脊梁,没有人比我高贵,没有人比我低贱”。齐文中说:“我的脊梁就是写作”。他把写作看作是自己工作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执著追求,笔耕不辍,从学校写到部队,从部队写到医院,三十多年来在中央、省、市各级报刊、电台及业务刊物发表各种文体的新闻报道、调查报告3000多篇,论文50多篇。有人说老齐爬格子“最没情趣”,也有人说老齐“不会生活”、但老齐却说,他对写作有极度偏爱,有时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他不会打扑克、下棋、搓…  相似文献   

14.
春节军校放寒假,我回到了家乡。乡亲们见两次参加高考、两次参加军校招考都未实现“跳龙门”夙愿的我忽然肩扛红牌、头戴红圈大檐帽、穿着干部服回到家乡,都惊讶不已。接连两次高考都名落孙山后,我抱着考军校、当军官的想法来到部队。可到部队后才知道,军队院校招生主要考核数理化等,而我偏爱文科,要想圆将军梦又谈何容易。一天,我到老乡处去侃大山,见他正津津有味地读一本书。看我去了就说:“天良,你是文科高中毕业生,学学新闻写作多好,就是以后退伍了也能用得上”。他随手把那本过期的杂志递给了我,我翻开见是一本《新闻爱好者》。我很快就破它迷住了,立即修书杂志编辑  相似文献   

15.
徐颇 《军事记者》2007,(1):71-71
老马,大名马军升,是96251部队水电队的代理副队长、四期士官。老马不老,才29岁,但大家都叫他“老马”,是对他的尊称,也是大伙对他的赞许。老马“识图”老马调入营房处时恰逢部队后勤办公楼、家属楼和文化广场改建,水电队的同志整日忙得不可开交,可他发现安排给他的工作总是帮别  相似文献   

16.
一个远离上级机关,身居山沟的某坦克旅,连续获得军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这不能不说与‘寸”迷心窍的李炳武主任有关。他的育才经可用四句话来概括。就是:选才,不拘一格;有才,海人不倦;用才,大胆放手;荐才,坦荡无私。选才,不拘一格旅里有个才子群,不愁工作不出新。李主任一向爱才,而对于新闻人才更是情有独钟。为了选拔和引进报道人才,李主任从来不论亲疏,不拘一格。小于在该旅当战士时,业余报道很有成绩,李主任认准他是块“玉”,就经常给小于改稿,教小于写新闻。随后在李主任的关心下,小于参加了军校考试,并被…  相似文献   

17.
写华阴县人武干部李毅迷恋新闻写作的这篇短文(《新闻知识》第12期)真是写绝了写活了。一行字交待了他在部队就是一个出了名的新闻干事.五行字道出了李毅转业到地方人武部后不忘老本行,以几个典型事例概括了他的成绩。至于李毅又如何痴情写稿呢?作者别出心裁完全由他妻子、娃他妈说出来,绝就绝在这点上,妙就妙在这种巧妙的构思和写法上。大嫂的开头话就吸引了读者,“要不是娃我早跟  相似文献   

18.
我们部队报道员刘志伟,两个半月时间上稿二十一篇。我问他有什么诀窍,他指着在桌上的《新闻知识》感慨地说:“是她帮了我的大忙。”去年年底,他从连队被调入团报道组担任报道员。到团后,每天都进行六、七个小时采访写作,晚上熬到深夜一、二点钟才睡觉。就这样,他四个多月向报社电台投稿二百多篇,一篇未中。他有点灰心了。正在这时,宣传股股长耐心地开导他,鼓励他重新振作起来,并送给他一套一九八五年度的《新闻知识》杂志,又帮他购买了今年一至三期《新闻知识》。从此,他犹如鱼儿得水,一下子被《新  相似文献   

19.
涂国之 《军事记者》2006,(10):32-33
从事军事新闻报道工作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快出、多出成绩,可部队不少新闻报道人员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过好“两个熟悉”这道关。所谓“两个熟悉”,就是熟悉部队章程、熟悉部队生活。因为我们的军事新闻报道,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要对部队工作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引导,这就要求其必须具有针对性,即必须抓住部队工作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加以回答,通过报道某些单位或者个人的事迹,告诉其他单位或个人应当如何做或不该如何做。所以,我们常见的大量军事新闻报道,都是为“纠偏”而刊登的。而要知道究竟谁偏了谁没有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孙向晖报道:烟台警备区针对过去报道骨干复转到驻地报社、电台等新闻单位多的特点,经常邀请他们来部队传授经验,研究报道线索。每逢部队有重大活动和举行报道会战,警备区都主动向老报道骨干汇报新闻线索,请他们参与工作。原警备区新闻摄影干事武前才转业到驻地《烟台日报》后,警备区新闻摄影报道陷入低谷。为改变这一局面,警备区主动与他加强联系,邀请他来部队帮助工作,仅去年一年,他给部队在中央级报刊见稿30多篇,从而使部队新闻报道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烟台警备区发挥地方新闻单位复转军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