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没有马和那位高雅、漂亮却面无表情的女骑手,这幅画只能算是一幅普通的夏季树林的风景画.在前景中,树上的叶子颜色很深,在它们与树林边缘的矮树之间可以看到有另外一层树叶,就像一面幕布隔在中间,色调较浅,很难看清它们到底属于哪些树.  相似文献   

2.
这幅画创作于1926年,当时28岁的马格里特正处于创作的转折点。这一变化已体现在这幅画中,可以说这幅画对他画风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这幅画中,马格里特独特的空间表现一点儿也找不到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痕迹。他在这里呈现了三层空间,它们各自独立。画中的海滩和树林地面好像被锯子锯过一样,呈现出锯齿状的曲线,而且边缘有一种木头的质感,  相似文献   

3.
“他们站在舞台上,英姿飒爽。尽管他们说不出一句话来,那无限丰富的表情与表达,却都倾诉在他们手指间的变化之中。他们的手指带动着整个手臂乃至全身舞动着,是那样充满韵律。我想起风中的树林,那一排排树木摇曳多姿的枝条,和尽情摇摆着的树叶,只有它们像是他们美丽的手语。”——肖复兴《与梦同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相似文献   

4.
碧雪 《世界文化》2005,(9):13-13
树叶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光合作用提供养分给树木。树叶的细胞含有叶绿素,这种化学物质让细胞能吸收阳光,并利用吸收到的能源制造养分。每年都会脱落树叶的树木称为落叶木(deciduous),它们通过一种复杂且消耗大量能源的过程脱落叶子,这个过程称为脱离(abscission)。秋季来临时,由于日照时间缩短和温度的变化,树叶会停止制造叶绿素,叶子中剩余的养分会被输送到树干和树根中储存。因为叶绿素是绿色的,在停止制造叶绿素之后,树叶中的其他化学色素就会显露出来,如黄色和橘色等,所以树叶会在此时变色。当糖分留存在树叶中时.就会出现红色和紫色。同时,  相似文献   

5.
王颖 《世界文化》2007,(12):16-17
“棕色的叶子凋落的日子来临了。它们从树上落下,飘散到地上。我听到了它们的低语,讲述着作为树叶第一次来到世上的那天所发生的事情。今天它们告诉我在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它们原是泥土和空气的一部分。现在,它们要回去了。在冬天灰蒙蒙的日子里,它们要回归泥土。但是它们并没有死亡。”  相似文献   

6.
树叶的启示     
我从小在云南生活,身处"植物王国",见惯了青山绿水和古木参天的景色.自然,我喜欢看树,也喜欢赏叶.无论季节如何变化,树林总是非常幽静,而树叶却如油画般多彩.……  相似文献   

7.
无言的交易     
斯里兰卡的维达人 ,长期生活在深山老林 ,食肉寝皮居石穴 ,过着比较原始的生活。维达人居住的地方 ,盛产兽皮、蜂蜜、草药等 ,他们常把这些东西拿来与外界交换布匹等商品。不过 ,他们的交换方式十分独特 :悄悄来往 ,无言交易。当维达人需要箭头来猎取野兽时 ,他们会在深夜走出山林 ,来到外界的村庄 ,悄悄把野味挂在某个铁匠铺的门口 ,然后在树叶上画出所需箭头的形状 ,将树叶夹在礼物上。第二天早上 ,铁匠开门看见野味和树叶 ,便知维达人要箭头了。于是他按照树叶上所画箭头的形状和大小 ,打制好箭头 ,照样挂在门口。躲藏隐蔽处的维达人便会…  相似文献   

8.
这幅画是马格里特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作品,画中的人物是街上人群中的一员,但却有些与众不同。马格里特从不纯粹地画人物。他的作品中,人在逐渐消失,而这种消失的过程与抽象画中呈现的截然不同。在马格里特的作品中,人在玩捉迷藏,藏在那,而不在这。艺术家在找寻他,抓住他的外衣,却发现没有人。  相似文献   

9.
醒来的山林     
铁栗 《大理文化》2007,(5):17-22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起床后来到院子里,忽然听到我家对面的山林里传来嘹亮的鸟鸣。我对那片山林非常熟悉,听到鸟儿们忽远忽近地鸣叫,我的眼前立刻就出现了那种苍野的景象:淡绿色的雾已经散去了,雾气一散山峦就不再是黛青的颜色,无数个绚丽的光点在树叶上欢快地闪烁;树林变得明亮起来,野兔和雉鸡开始觅食,清澈的溪水发出动听的。  相似文献   

10.
晓雪 《大理文化》2005,(1):12-14
树深时见鹿 美国密西根大学所在的几千亩土地,原是一片森林繁茂、鸟兽兴旺的丘陵地带.建校一百多年来,学校师生员工和过往的行人都自觉遵守不伤害鸟兽的规定,形成风气,所以每一个学院、每一栋大楼和每一片校舍周围的树林里,每一处校园和穿行在树林、花丛、草坪间四通八达的公路边,各种鸟儿飞来飞去,自由歌唱,大小松鼠跳上跳下,自由自在.它们都不怕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  相似文献   

11.
秋雾     
清晨,我推开窗户.哇,好大的一场雾啊!整座村庄都弥漫在秋雾里.朦朦胧胧的,好美啊! 门前那再熟悉不过的小河、小桥、树林在雾中显得是那么富有诗情画意啊.近处的小桥看上去不是那么清楚.再远一点的树林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到树林中,偶尔听到几声鸟儿清脆的鸣叫随着雾飘来,不知它们是为了这突如其来的雾而感到惊恐,还是在为这美景歌唱?  相似文献   

12.
画家的故事     
想不起是什么时候听谁讲过这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画家十里八乡远近闻名。每天他都在集市上当众作画卖钱,当然也赢得许多奉承与赞扬。一日作画,旁观的人群中有个外乡人直率地向他指出画中的不足。画家不悦,反讥外乡人不懂装懂,言来语去竟争辩起来。在众人怂恿之下,两人相约当众比画:集市中央的戏台一分为二,以布幔相隔,布帘相遮,在迎面墙壁上各作一幅画,翌日当众揭晓分高低。两位对手遂挑灯夜画,且秘而不宣。转天,集市上人山人海,人们都来观看画家与外乡人之间的比赛。相隔的布幔拉开了,布帘的后面是两位对手彻夜精心绘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颤动着的教堂。当阳光直接照射在蝶群上时,它们又象一阵橙黄色雨般四散开来。更令人惊异的是:一旦群蝶到达目的地时,它们都会密密麻麻地爬满冬夏常青的树干、树枝和树叶上。春天,交尾期过后,成群的大蝴蝶又登上了返  相似文献   

14.
    
夜幕已经笼罩着乡间。一轮红月正从树林后面徐徐升起,天上几乎看不见星星。在这苍茫的夜色中,寒气与露水降下来了。我坐在敞开的窗前欣赏着这夜色。耳边只听着那夏天的风声。大树的阴影像黑色的大船停泊在波浪起伏的茫茫海上。虽然我见不到红红蓝蓝的花朵,但是我知道它们在哪儿。远处的草地上,银色的查尔斯河闪闪发光。木桥那边传来了踢嗒踢嗒的马蹄声。接着。万物俱寂,只留下夏夜绵绵的风声。有时,我丝毫辨别不出它究竟是风声,还是邻近的海涛声。村子里的时钟敲起来了,于是我觉得并不孤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两位画家     
两位画家2300年前,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画家,名叫宙克西斯。有一次,他画了一串葡萄,画得非常逼真,连小鸟都从四面八方飞来啄食他画的葡萄。另一位画家帕拉西说:“我要画一幅更好的画。”很快,他给宙克西斯拿来了一幅画。宙克西斯一看到帕拉西的画,就迫不及待地大...  相似文献   

16.
是谁独具匠心,把纳斯卡图形画得如此巨大,以致于人们只能从靠近秘鲁南部太平洋海岸的纳斯卡荒原上空才能看得见它们的全貌?他又是为什么把它们画得这么大?虽然这些画在该荒原的松软平地和山腰上的长达几千英尺的花簇、飞鸟、走兽、螺纹图形、迷宫图、方格图以及各种几何图形,从发现到今天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但对考古学家来说它们仍然是个  相似文献   

17.
小池     
小池廖开志环山若皇冠、小池便是皇冠中的明珠一颗。清新、透澈、明晰是小池的特点,细腻、柔和、恬静是小池的风格。小池在山的环抱中酣睡,好比碧蓝的中天一轮明月,五彩的壮锦中一圆小镜,万绿的树林间盛开的一朵白花,崇山峻岭间落草的一颗钻石,隐于山间的一个泉眼。...  相似文献   

18.
动画片的发展,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艰辛历程。今天已采用高超的电影技术和最新设备摄制的动画片,最初不过是一种环状转动装置的玩具,即一种利用视觉残留图象的作用制作的、类似走马灯的玩意儿。后来才逐渐发展成动画片。拍制动画片的过程是极为复杂的。首先要把一秒钟内发生的动作分解成一点一点变化的二十四个动作,再把它们画成画,然后按顺序将一张张画拍成照片再放映。由于视觉残留图象的作用,这些照片看上去好象在活动。一卷长八百英尺的影片需要画一万三千张画,但现在只要把一张画分成活动部分和不动部分(背景),然后一一画出活动部分就可以了。把画面画在透明的胶片上,再在背面涂上不透明的涂  相似文献   

19.
箱根夜雨     
日本之行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箱根。 从东京去箱根,吻合着海岸线的走向由东北往西南,约两个小时的车程。其实,我并不知道车是何时进入箱根的,我愿意将车窗外开始出现成片的彩色树林及伴随而来的旅途中的第一场雨,作为箱根留给我的最初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在加拿大温哥华岛的西岸,有一处年降雨量超过三千毫米的地带,湿润的海洋性气候造成了这里典型的温带森林。几个人才能围拢的树木参差比邻,高耸入云的树干,遮天蔽日的树叶让一切都黑暗阴森,湿润的空气使得树干上布满了绿茸茸的苔藓。更奇特的是树木主干上长满指头粗的枝条,随意地伸出曲折的枝丫,上面挂满了毛茸茸的类似老人胡须的寄生藤。这其中有一棵八百年的雪松,树高超过比萨斜塔。风暴将很多树连根拔起,底部呈现出圆整如磨坊的圆盘,倒下的树给后来的植物腾出了空间,半人高的羊齿植物在黑暗树林仅有的几缕阳光里郁郁葱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