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想像时空极广的学科,儿童又喜爱想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各种契机,促使学生开启思维之窗,发挥丰富的想像力,让他们创新的花朵竞相绽放.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想像时空极广的学科,儿童又喜爱想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各种契机,促使学生开启思维之窗,发挥丰富的想像力,让他们创新的花朵竞相绽放。一、巧用导语,激发想像导语是教学活动的序幕,富有艺术性的导语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起到思维的定向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迅速进行对课文的深入探索,激起想像。如在教学《奇妙的眼睛》一文时,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像能力和创造潜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想像可以使人成为万物之灵”。由此可见,想像力是人类思考的原动力,也是创造的源泉。离开积极丰富的想像既难以理解教材内容,又难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一、借助插图,激疑拓展,激发想像小学语文教材,一般都是图文并茂,情趣盎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激发学生想像。可让学生绘声绘色地…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想像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能力。它可以弥补和突破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化无为有,化实为虚,使他们在想像的天地中找到闪烁着创意的亮点。一个人有了想像力,就仿佛鸟儿有了翅膀,可以在语文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自由飞翔。在语文学习中,不但文章的写作离不开想像,阅读也同样离不开想像。阅读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创造的过程,作品的价值要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实现。尤其是文学作品,必须借助想像来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才会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  相似文献   

5.
肖丽华 《湖南教育》2002,(19):53-53
通过想像作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由此可知,想像是创新的翅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破旧的书本,我问:“假如你是这本书,你会说些什么?会想些什么?请看一篇作文《救救我吧,小主人》。”在习作中,让学生发挥想像力。例如,学生写道:每当小主人陷入沉思时,我又成了他的“快乐园”。他拿着笔,闭着眼,嘴里叽哩咕噜的,在我的身上乱涂乱画,把我画得像丑八戒;一…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学角度讲,想像是人们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头脑加工厂构造出新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一个想像力丰富的人,他的创造力就强,能够把自己已经占有的知识重新组合,创造出种种新形象,或幻想出前所未有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想像力其实就是活化知识的酶。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想像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飞扬起来呢?一、凭借语言文字启发想像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是用词来表达的。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决定教学目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黄忠艳 《中学文科》2007,(11):143-143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所谓想像力,就是对感知到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像力在创造性的劳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想像力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丰富的想像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实践的经验证明,想像力对于语文学习的作用尤其重要,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能以丰富的想像构思能力应对作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尤其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想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想像力特别丰富。儿童时期是培养想像力的黄金时期。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想像作文,要求我们"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赞叹说:“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要钻入蚁穴。”孩子们确实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可是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长,孩子们的想像力却黯淡无光了。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因此,语文教师应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去开采想像;应做一位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去升华想像。一、抓住契机,激活想像授课中,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动态,抓住教材特点,紧扣课堂脉搏,随机应变,及时稳妥地抓住契…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而创新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而创新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2.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习作目标中又提出,小学生要能写简单的想像作文。由此可见,指导学生在合理想像的基础上写作文,符合《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指导学生进行“故事新编”是想像作文的一种常用的而且有效的形式。所谓“故事新编”,就是以某一个熟悉的故事为基本框架,展开合理的想像,改变它的故事情节,赋予它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想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想像力特别丰富。儿童时期是培养想像力的黄金时期。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想像作文,要求我们“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想像作文给儿童的思维空间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开展想像作文呢?  相似文献   

14.
创新意识的培养 ,离不开想像的训练。想像是创新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生思维活跃 ,富于想像 ,但是他们丰富的想像力不是天生的 ,而依赖于老师的启发引导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位地想 ,并努力创造出想像的空间 ,让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飞起来 ,在创新的天地里翱翔。一、在质疑中培养创新意识学生主动质疑 ,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是促使想像动机形成的表现 ,是培育学生创新意识的支点。教学时应抓住这些引导学生思考、想像…  相似文献   

15.
一、大胆想像,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想像是创新的孪生兄弟,想像力丰富的人创新精神也强,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创造能力高于成人,这与儿童有丰富的想像力有关。学会联想,又是促进学习思考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联想。鼓励他们多想、大胆地想,给学生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让学生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如在学习《凡卡》一课时,课文中的结尾是凡卡写信封,写了“乡下 爷爷收”,又补充写到“康斯坦丁·马卡里奇”。这是一个悲剧故事,按常规凡卡的爷爷收到信的可能性极小极小,但我在课堂问到:“凡卡的爸爸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由此看来,想像是激发知识的一种源泉,是促进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的一种酵素。如果没有想像,人就不可能有创新发明,不可能有任何预见。况且,未来社会评价人才的标准不是看掌握知识的数量,而是看驾驭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看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想像因素,用自己创新性的“教”来诱发学生创新性的“学”,充分发挥想像的功能,注重引导、点拨,启迪智慧,开启创新思维之窗,培养学生创  相似文献   

17.
想像,是创新的先导,没有想像,就没有创新。在技校作文教学中应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设情景,激发想像;或借用修辞,展开想像;或再现梦境,丰富想像;或拓展思维,升华想像,从而使技校学生的作文富有感染力与表现力,具有创新色彩和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想像作文的重要性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而想像作文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 ,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 ,正越来越多地为大家所重视。我们知道 ,想像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形式 ,而发散思维又是衡量创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想像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而想像作文恰恰可以孕育创造性。它可以帮助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框框 ,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空间 ,培养思维的主动性、灵活性 ,提高认知能力 ,增强综合素质和创造意识。二、训练学生想像力的方式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方式方法多种…  相似文献   

19.
王兰 《华章》2011,(20)
作为语文教师,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得知:想像力可以丰富学生思维的羽翼.可以给人们的思想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突破时空的阻隔,想像可以激发人们大胆探索,敢于探求未知的领域;想像可以鼓励人们勇于创造,因此,不但科学家,连我们学生都承认,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成绩,笔者是这样培养学生想象力的.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要大胆地去探索和研究。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会思考,善于思考,说别人没有说的话,发表有新意的见解。具体在语文学科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独特的联想和感悟的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科人文特性的设身处地替学生着想,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慎重考虑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步骤灵活诱导,培养学生的想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