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格物致知”这一命题在朱熹这里获得了全方位的诠释,朱熹不仅赋予了“格物”与“致知”新的内涵,而且正确解释、安排了二者的关系,揭示了“物”和“知”的内涵及其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格致”方法。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诠释,不仅超越了他的前辈,而且推动了“格物致知”这一命题在性质和旨趣上的转向,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  相似文献   

2.
3.
宋代的诗歌“虚字”理论已经全面地涉及到对诗歌中虚字的态度、作用,是古代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第一,宋代诗歌虚字理论认为虚字能够把复杂的、细微的情事表达出来;有时炼字得当,虚字甚至能成为句眼。第二,宋代诗歌虚字理论认为虚字有“斡旋”之功,能使得诗句有流转如弹丸之美。第三,虚字可以使得诗句疏宕、散朗。宋代是中国古代诗歌“虚字”理论的繁荣期,对元明清诗论家有关古代诗歌“虚字”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有关杜甫诗歌风格的“沉郁顿挫”论,主要是在两宋时期生成,其主要内涵,是“沉郁”之艺术境界——深沉、浑厚、壮阔,与“顿挫”之艺术表现——抑扬、跌宕、逆折,二者之兼容。有宋一代众多的诗话,对此皆结合杜诗的创作,加以论证。而杜诗风格“沉郁顿挫”论的定型,也在此后的杜诗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绘画对于学前儿童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这是基于自我需要的主动外界认知与内部体验的个性表达。本文提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幼儿绘画的学习品质,回归幼儿生活,创造支持性的环境,鼓励幼儿“说”画并“听”画等,达成儿童各方面的发展,让儿童画成为真正的儿童画,成为充满灵气的儿童精神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两宋时期,是杜诗学史上第一个研杜高潮期,杜诗被奉为诗学楷模,“诗圣”说确立并得以推广,成为宋代杜诗学三大理论支柱之一,其内涵包括儒家伦理道德与艺术表现两大层面的因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是中外美术史上两种最主要的绘画形式。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具象绘画中含有抽象表现性因素;抽象绘画中也含有具象再现性因素。探讨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把握这两种不同绘画形式的艺术本质,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宋代出现冰嬉”这一观点及其依据、来源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宋代出现冰嬉说”在当代流传甚广;但该论断的史料依据不实,为误传;“宋代出现冰嬉说”最早可能来自于清代的《通俗编》.在国内承办冬奥会、发展冬季运动如火如荼之际,该研究对深入探讨我国古代冰雪运动,使世界各国正确认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整理分析北宋(960-1127年)至南宋(1127-1279年)共376篇“学记”中的相关体育状况,包括小学记、县学记、州学记、镇学记、府学记、儒学记、庙学记、军学记等各类学记.研究认为:宋代非常重视体育教育,体育是文武兼备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支撑;体育是健全品德、格物致知的重要工具;体育是完美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体育是身心协调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体育须承担文而化之的社会教育及引导义务;体育普及与提高共存.建议借鉴宋代体育教育文而化之的社会教育理念,从文化角度思考今日体育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宋代盛行的相扑活动进行研究,以娱乐性为主的宋代相扑活动,遵循一定的竞技规则,竞技程式较为简单,以摔倒对方为竞技目的,规避了宋代以前致残对手等恶俗手段,简化和规范了竞技机制。研究认为,宋代相扑集观赏性和竞技性,是对前代角力活动的超脱和通俗化。尽管曾被贴上猥俗的标签,但鉴于竞技条件简单和不限参与者身份,遂成为宋代市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宋代相扑活动的流行与宋代社会文化的开放性一致,是商品经济发展下市民对娱乐体育活动的一种主体价值诉求和体育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1.
赵振宇 《美育学刊》2022,13(1):105-113
北宋徽宗画院因与画学设置问题相关联,历来为探讨宋代画史者所重视。本案在重新梳理国子监画学生成背景与教育理念的同时,力图将其实际意义的考察置于徽宗一朝画院建设的历史轨迹之中。由此发现,以崇宁兴学为背景,画学的应运而生,并非代表徽宗的个人意愿,而画学对于绘画人才的文人式教育并不成功,这也构成了画学罢停的重要原因。而自政和始,随着与画相关之事复入内宫,图画院再次成为绘事变革的焦点,这才意味着徽宗朝的绘画改革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虽然,图画院创作与后起之文人画理念存在根本差异,但这种审美取向的双重标准并未造成宫廷绘画的内部冲突。而这种在皇权影响下的北宋绘画的文人式探索,在徽宗朝实际呈现为画学罢停前后的两个阶段,但其结果则是无论画学生还是院画家,他们的地位始终不能等同于文人。另外,崇宁与大观间的画学设置并不能构成政和及宣和间画院人才兴盛的直接原因,而在圣艺的光环与禁锢下,画院创作专尚法度。虽然徽宗画院的创作规模与制作水平均称极盛,但就个人成就而言,却可谓星光暗淡,这与北宋宣和间绘事的鼎盛局面形成了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12.
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但这并没有使统治阶级放松对违禁书籍的审查和限禁,而是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禁书的查禁范围和打击力度,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尽管此举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但在总体上对规范宋代图书市场,净化民情风俗和学术、教育环境,进而加强宋朝统治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 ,认为宋人的养生之道极为精辟 ,养生方法极为丰富 ,并注重情绪和心理方面的调节 ,认识到健康长寿不是由命运决定 ,而是靠自我保养  相似文献   

14.
叙事性诗歌是以记叙人物事件为主的一类诗歌,它既有故事情节的叙述,同时又少不了抒情,二者往往是紧密结合的,可以说是一种介于纯叙事和纯抒情之间的一种文学样式。宋代的叙事性诗歌具体描述人民悲惨命运,揭露官吏的丑恶嘴脸,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阶级,体现了此类诗歌的深刻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5.
对宋代无和亲这一独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并以昭君诗为主,解读此现象对两宋和亲题材诗歌的影响,希望达到以诗证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宋代是我国书院制度创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书院在当时形成了完整的经费制度,其经费主要来源于朝廷和地方政府的拨付、士绅捐输以及书院自营等途径。宋代书院经费的多渠道拓展,对当今高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高校应在主动争取财政拨款的前提下,努力拓展高校办学经费渠道,利用高校自身的科研优势,吸引民间资本、鼓励民间捐赠,转化科研成果、发展校办产业。  相似文献   

17.
宋代体育赏赐内容丰富,包括货币赏赐、物品赏赐、官品赏赐,涵盖了相扑、弄潮、蹴鞠、竞渡、骑射等官民热衷的体育项目,其中相扑、弄潮、蹴鞠、竞渡等以短期激励为主,骑射则赏令众多,注重赏赐的长期激励效应,这与宋面临北方强大的军事压迫紧密相关。与前代相较,宋代体育赏赐表现出赏赐主体扩大、规范性更强以及首次出现纸币赏赐等新特征。宋体育赏赐在满足从业者生计的同时,也促进了体育向商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相扑、竞渡等项目正是在高额赏金的刺激下初步具备了现代商业体育的运作模式,开创了体育市场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宋诗中人文意象丰富,充满人文色彩,这与宋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的空前发展,学术文化的全面繁荣,文坛领袖的人文雅好,共同构成了宋诗人文意象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9.
宋代"武科"中的体育文化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体育文化角度对宋代“武科”的确立与制度化、应试人资格与应试内容、武学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武科”又称“武举”,是以“武艺弓射”等体育项目取士的科目,宋仁宗天圣七年(公元1029)正式设立,天圣八年确立三岁一贡举的制度;“三班使臣”、“虽未食禄实有行止”及“文武官子弟别无负犯者,如实有军谋武艺”之人可应试“武科”;武学课程除研习兵法,操练弓马外,还讲释“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武学教职由武学博士和学谕“一文一武”充当。宋代“武科”有助于社会“尚武”风气的形成和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宋代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